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流行。鼠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规定为甲类传染病。
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一)传染源
1.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
喜马拉雅旱獭(又名土拨鼠、哈拉),是青海省自然感染鼠疫最主要的野生动物。藏系绵羊、狐狸、獾、艾鼬、荒漠猫、狗、老鼠等动物也可以感染鼠疫。
(二)传播途径
鼠疫可以经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1.媒介传播: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2.接触传播: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3.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鼠疫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
(一)腺鼠疫最为常见,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什么是鼠疫防控的“三不三报”?
哪些行为会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1、捕猎疫源动物
2、剥食、处理疫源动物
3、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
4、在鼠疫疫源地,接触病死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狗、猫、黄羊等动物
5、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或挖刨动物洞穴
6、在没有做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