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乡卫生院宣】|警惕鼠疫!健康科普鼠疫防治知识早知道

文摘   2024-09-11 17:52   青海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流行。鼠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规定为甲类传染病。








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一)传染源

1.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

喜马拉雅旱獭(又名土拨鼠、哈拉),是青海省自然感染鼠疫最主要的野生动物。藏系绵羊、狐狸、獾、艾鼬、荒漠猫、狗、老鼠等动物也可以感染鼠疫。

   2.鼠疫患者。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鼠疫可以经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1.媒介传播: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2.接触传播: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3.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鼠疫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



(一)腺鼠疫最为常见,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二)肺鼠疫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胸痛、咳嗽、咳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抢救不及时2到3天内死亡。
(三)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出现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病死率几乎达到100%。





什么是鼠疫防控的三不三报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三报”:即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患者;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



哪些行为会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1、捕猎疫源动物

2、剥食、处理疫源动物

3、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

4、在鼠疫疫源地,接触病死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狗、猫、黄羊等动物

5、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或挖刨动物洞穴

6、在没有做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

2、如果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以进行自我观察,或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报告,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3、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旱獭等疫源动物,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跳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循化县清水乡卫生院
清水乡卫生院是政府主办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全乡所辖17个行政村,有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机、血球分析仪等先进设备。清水乡卫生院全体职工将以优质的服务,一流的水准谒诚为全乡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