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啥意思?为何父母在不能庆生?

文摘   社会   2024-10-10 12:21   广东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这种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美德代代相传。作为一种承载智慧的语言形式,民间流传的许多俗语都体现了浓浓的孝道精神。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这句话,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例。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却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思考与体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母在不庆生”的含义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日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也是值得庆祝的好日子。每当生日来临,我们都会准备蛋糕、礼物,邀请朋友一起开,度过一个热闹的日子。

然而在古代,这种庆生的行为却是被禁止的,尤其是当母亲还健在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古人提出“母在不庆生”的规定呢?
首先,古人所说的“庆生”并不是指今天我们过生日时的活动,而是专指“过寿”。
在古代,并不是人到了一岁就可以过生日,而是要到了50岁以后才能称为“过寿”。据《周礼》的记载,六十岁为下寿、八十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也就是说,在古代,只有活到50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庆祝寿辰。
其次,即便是到了可以庆祝寿辰的年龄,如果母亲还在世,也尽量不要公开庆祝。
这主要体现了孝道精神。在古代条件下,女性生育非常危险和痛苦,可以说生儿育女对母亲来说是极大的苦难。
作为子女,自己的出生日恰恰是母亲经历巨大痛苦的日子,这时若还大张旗鼓地庆祝生日,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而是对母亲的伤害。所以古人强调,在母亲还健在时,不应公开庆祝自己的寿辰,这是对母亲孝顺的一种体现。
再次,“母在不庆生”中的“母”也有更广义的意思,代表着母亲这一生给予我们的养育之恩。
《诗经》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木需要静止生长,但风却不会停歇;孩子需要父母的养育,但父母的在世时间却非常短暂有限。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母亲还健在的时光,多陪伴在她身边,孝顺她,关爱她。在这些日子里,我们不应该只顾着自己庆生,而要让母亲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综上所述,“母在不庆生”这句民间俗语,是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浓缩与升华,它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二、“父在不留须”的意义
相比于“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这句话就更令人费解了。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基本都要蓄须,那时蓄须甚至被视为一种美德。像关羽的“美髯”就是当时男子追求的对象。既然如此,为何民间俗语还提出“父在不留须”的规定呢?
这个规定同样体现了对父亲的孝顺与尊重。根据儒家思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父母赐予的,不能够轻易毁损。

胡须也属于身体的一部分,不能随意剃除。但是儒家同时也提倡“尊亲在不敢言老”。如果父亲还健在,儿子就留起胡须,这在古代被视为一种不敬。因为养育之恩应当尊重父亲,不以儿子的年轻来强调父亲的老去。
所以,父亲还在时,儿子即使已经到了可以蓄须的年龄,也还是要忍让,不要留须,以示对父亲的尊重。
这种“父在不留须”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在清朝灭亡之后,民间甚至流传出了更细致的规定:父亲在时可以留上唇胡须,母亲在时可以留下巴胡须,父母双亡后才可以上下脸都留胡须。这种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所以,“父在不留须”的内涵也是孝和守礼。它要求儿子在父亲健在之时,要忍让自己的想法,打理自己的仪表,不要做过于张扬嚣张的事,从而显示出对父亲的尊重之心。这种含蓄内敛的孝道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三、传承中华孝道,当归本善
时代在进步,很多古训已经被人们遗忘,像“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这样的规定,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蕴含的孝道精神,却具有穿透时空的价值。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感恩与回报之心不应改变。父母养育之恩,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报答,唯有尽自己所能,多陪伴在父母身边,让晚年的他们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年轻人正在成长,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但在这过程中,也要懂得照顾父母的心情,体谅老人家的想法,不要过于自私自利,忽略了亲情和伦理。
父母盼望的不过是家庭和睦,儿女成功平安。习俗可以改,道德不应丢。让我们共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践行关爱之举,当归本善,亲情方长久。

深度杂评
更多热点,尽在深度杂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