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客情韵1542】詹海林《存墨斋吟稿》诗词集新春推出

幽默   2025-01-22 14:35   广东  

     詹海林《存墨斋吟稿》诗词集新春推出

作者:颜如玉


     在这春风送暖、万物新生的大好时节,我们禺山八诗友怀着喜悦与由衷敬意,共同见证番禺诗社社长、番禺图书馆馆长詹海林老师厚积薄发之作——《存墨斋吟稿》的盛大出版。这部倾注了詹馆长近年来所有心力的诗集,囊括了530首精雕细琢而成的古典佳篇,其考究装帧与高雅气韵恰似一颗文化瑰宝,在当代文学群星中熠熠生辉。


    

     作为此书编撰工作的参与者,我倍感无上的荣幸和难以掩饰的自豪。从组稿到设计排版,再到亲笔撰写序言,每一步我都全身心投入,恐有负所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我得以沉浸于詹馆长博大而深远的古典意境,更让我被他对中华传统文化那股矢志不渝般执念所感染。他笔下每一句诗文皆是珠玉,每一个文字仿佛都有灵魂,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大师画作,还原历史画卷,让人叹服;更传递人生哲学智慧及浓烈的真情,这些篇章既是艺术珍品,也是探索中国传统精神的一扇窗。

     《存墨斋吟稿》绝非普通意义上的一本单纯诗集,它更像是一座时间封存之匣,铭刻着浓烈的人文记忆、交织着炽热情感寄托,同时,也肩负起薪火相传般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这本饱含生命温度和精神光芒之作,通过优美隽永之辞,描绘出其作者卓越学识,以及对于中华文明那份虔诚守护。在翻阅间,我们犹如踏入了一片充满韵律且无限辽阔之精神家园,从中汲取智慧,并再次惊叹中华遗产源远流长魅力所在!

     祝贺詹老师。

岁月沉香

海林老师文学与公益的双重奉献

     接到海林老师委以编撰此书的重任,我深感荣幸,几近受宠若惊。向慕海林老师才高八斗,有幸再一次从头翻阅他的佳作,仿佛在与一个妙笔生花的古代才子对语,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烟雨风尘,洞见诗人的喜怒哀乐。更大的收获是艺术美的体验和共鸣。这是对我精神内涵的一种再创造。

     认识詹海林老师,是未见其人,先读其书。那是一个秋日午后,我在番禺新华书店的书架间徘徊,偶然间翻开了《破碎的水滴》,第一篇便是《夏日荷梦》。我对荷花的热爱,源于此生与荷结下的不解之缘,它们是我缱绻的旧梦……文章读罢,我仿佛与作者心灵相通,在灵魂深处轻轻触碰。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毫不犹豫地将这本书收入囊中。那晚,我沉浸在书中,被其灵动飘逸的文字深深吸引,直至深夜。书中的文字,如同小蝌蚪般跃入我的脑海,成为永恒。这本书,即使在多次搬家后,我依然珍藏着。海林老师的文字,温柔如抚触,带着情感的温度,细腻地触动我的内心。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相逢的人终将重逢。在番禺的一个诗酒雅集中,我们相逢了。还因此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诗友,谓之“禺山八诗友”。诗逢知己,我们在酒酣诗热中成立了番禺诗社,并推选海林老师为社长。一条诗线如一条情感的藤蔓,将我们禺山八友紧紧相连。此后,在工作之余,我们经常以诗酒为媒,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一起吟风弄月,阳春白雪,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海林老师的朋友圈,是我每天的喜悦之源。他对古韵的驾驭,无论是律诗、绝句还是词,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且作品丰富。尤其是五律,音韵铿锵,跳脱于俗,尽显渊雅之气,深湛之蕴。这种格调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体现在主题上,让人耳目一新,更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海林老师独特的写诗方法和理念,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尊重传统规则的同时,勇于创新尝试。这对于同是诗词爱好者的我,是很好的学习榜样。

天下苦寒季,雪梅香倍增。

难邀追月客,时忆赏花朋。

溪水如明镜,诗情犹野藤。

归来城市里,枯坐学山僧。

   “天下苦寒季,雪梅香倍增。”

这句诗开篇即描绘了岁末的寒冷景象,同时用“雪梅香倍增”来表达在寒冷中梅花的香气反而更加浓郁,寓意着在困境中的美好和坚韧。

   “难邀追月客,时忆赏花朋。”

颔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追月客”可能指的是那些曾经一起赏月的朋友,而现在难以再聚,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溪水如明镜,诗情犹野藤。"   

    颈联这里用“溪水如明镜”比喻清澈的心境,“诗情犹野藤”则形容诗人的情感如同野藤一样自然生长,不受拘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对仗非常工整。

   “归来城市里,枯坐学山僧。”

     最后两句诗人回到现实,用“枯坐学山僧”形容自己在城市中的孤独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诗歌和精神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久阔青山今始来,登峰遥见越王台。

    再看这首七绝《大夫山之夏》

    故人一去无音信,十亩荷花寂寂开。

   “久阔青山今始来”

    诗人以“久阔青山”开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故地重游的期待。“久阔”二字,既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青山的熟悉和情感。

    “登峰遥见越王台”

     诗人站在山顶,远眺越王台,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情感的深沉。

    “故人一去无音信”

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情感由外在的景物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人离去的哀伤和对音信的渴望。

   “十亩荷花寂寂开”

    诗人以荷花的盛开作为结尾,既描绘了夏日的生机,也暗示了故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寂寞。“寂寂”二字,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大夫山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起承转合自然,语言简练,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生动的好诗。

 煌煌灯火月朦胧,街上车多行客匆。 

一卷新诗犹未写,七天长假蓦然终。

升平盛世欢歌舞,笑傲浮生乐酒盅。

散尽千金崇李白,相陪红袖醉筵中。

    "煌煌灯火月朦胧,街上车多行客匆”

    诗中通过对比明亮的灯火与朦胧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热闹的秋夜氛围。有了意境的衬托。

    “一卷新诗犹未写,七天长假蓦然终”

    接着颔联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创作未竟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升平盛世欢歌舞,笑傲浮生乐酒盅”

    颈联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繁荣和诗人享受生活的态度。

  “散尽千金崇李白,相陪红袖醉筵中”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豪迈性情的崇拜以及对诗酒人生的向往。同时,"红袖"一词不但增添了丝丝古典美,更是诗人心灵里所渴求的精神匹配。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余味。

    总体来说,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无论是在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还是在社会反映和文学引用上,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现代生活的深刻理解。

    纵观海林老师的诗集,珠玉纷呈,令人叹服。他的诗作不仅意境深远,意脉清晰,更以其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传递了独特的思想感情。品之,令人如坐三月之惠风;咏之,如饮百年之甘醇。在当下的写古体诗人中,乃艺苑之佼佼,尤为凤毛麟角。

    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林老师在文学造诣上的卓越成就之外,还是书画家。他是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番禺区书法家美术家协会理事,每年都有书画作品入选各种级别的展览。他同时在公益事业上不遗余力,他向故里的小学捐赠文学书籍,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在番禺图书馆免费开设诗词培训班、诗词与国画培训班,亲自担任主讲导师,致力于诗词、国画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不仅体现了他的上善若水,正德厚生,更是对文学最深情的诠释。

    祝贺海林老师又一本新书问世,不仅是我们文学爱好者的一大佳音,更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籍。


注:

作者:颜如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篱边小筑》



《存墨斋吟稿》作者简介


     詹海林,潮州饶平人,居番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深圳诗词学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兼职导师。中国诗歌杂志头条诗人,中国诗歌网诗词人物。作品获全国征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被编入多种国家级年选、合集。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诗歌月刊》《中国诗歌》《诗选刊》《作品》《散文选刊》《绿风》《当代诗词》《诗词报》《深圳诗词》等。出版诗集《并非现实》,散文集《破碎的水滴》等五部。著有长篇小说《夕阳东下》和武侠小说《飞刀情》两部。



声明:文观非本号立场,务求原创,文责自负

版权:图片视频若网载、侵即删

群歌:九村刘俊涛作词、作曲、歌唱

编辑:张翻雄

编委:聆听风雨、詹文波、詹饶,

      詹海林、山人、MARY、冬瓜、

      天狗、鹏诚、乐优、老尤头

投稿:940895236@qq.com

▼微信公众号友情互联

饶平客家语言传承网

饶北客栈

饶客家园

寒烟诗社

饶客情韵
欢迎加群 欢迎关注 原创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