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史的开端与秦文化的萌生,曾经以今天的甘肃为空间条件。秦作为早期部族文化的发生,作为强势政治实体的崛起,以及后来成立了强盛的东方大一统帝国,是以这里作为最初的根据地的。甘肃显示出秦文化发展轨迹的诸多文物遗存和历史印记,以及存留于后世的文化影响,都体现了国家历史、社会意识和民族情感对于秦史与秦文化的长久纪念。
“秦”的称号来源于甘肃。根据清华简记载,周成王时期,飞廉因参与商人反叛,事败被杀,“成王伐商盍,杀飞廉,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邾”即甘肃天水甘谷县的朱圉山,秦人被周成王迁于此。从西周中期非子之父大骆的时代开始,秦人已经以犬丘为据点,为周“保西垂”。周孝王时,非子为周养马有功,被封为附庸,“邑之秦”,这就是秦人得名为“秦”的开始。
早期秦人世居甘肃陇右地区。考古考察发现和文献记载,秦人至迟在商代末年已经活动于甘肃东部。秦人族出东夷,其始祖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嬴氏,并列为继承人。大禹去世后,伯益被大禹之子启所杀,其部族遭到打击并迁移流散。夏末,嬴秦参加商夷联军灭夏并进入关中,由此成为商朝的显贵。周人灭商时,追随商王的嬴秦又遭受沉重打击并迁移各处。其中,嬴秦首领中潏被迫归周并西迁陇右西犬丘(今礼县一带)。周初,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将参与叛乱的今山东曲阜一带的嬴姓商奄之民迁往“朱圉”(今甘谷县西)。至此,嬴秦在经历夏商两代千年之久的起伏动荡和迁移流散后,在甘肃东部定居下来。
早期秦文化发源、发展于甘肃境内。根据史料,秦人自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至文公东猎并在关中择都营邑之前,十三代秦人世以犬丘、秦为居地,主要活动于甘肃天水一带。这期间嬴秦在非子、秦侯、公伯、秦仲、庄公、襄公、文公的经营下,逐渐强大并向东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早期秦文化。非子“邑之秦”,这个“秦”就在今甘肃省清水县或张家川,也正是后人所讲的“秦亭”。在早期秦人的发展历史中,秦亭是重要的立足点,是秦人向西扩张、向东发展的根据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早期秦文化。包容多元的早期秦文化,对秦的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秦统一全国,早期秦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在甘肃发现的秦文化遗址,提供了秦人早期历史的重要线索。已发现的遗址年代,上起西周下至秦朝,聚落、都邑、城市、墓葬、祭祀、礼制等遗址和车辆、乐器、各种金属器具和陶器等遗物的出土,商式风格陶器的发现,共同印证秦人系西迁而来,兴起、建国于甘肃地区。大量遗存从制度、经济、社会生活、城池、建筑、礼仪、丧葬、习俗风尚、器用等多方面,立体地展示了其文化的多姿多彩,为揭示秦文化早期面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秦文化与西戎文化遗址的交错分布,保存了秦与西戎交往交融的活标本,为探究秦戎民族融合与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概括起来,秦人族体形成于甘肃,秦文化孕育于甘肃,秦人建国于甘肃,甘肃是秦人、秦国、秦文化的发祥地。秦人在兴起、建国、东出、统一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务实创新的价值追求、开放包容的进取精神、尚武坚毅的民族性格、令行禁止的法治观念、上下一心的团队意识、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等文化特质和品格,对后来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意识的孕育,产生了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