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

文化   2024-11-17 15:53   甘肃  

青铜器纹饰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自诞生之时起就被赋予那个时代丰富的思想内涵。青铜器的纹饰与当时不断发展的铸造技术和人们的审美观点有着直接关系,还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同时期其他质料的纹饰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丰富多彩的纹饰,既美观又神秘,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组成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我国青铜文化艺术。在整个青铜时代,动物纹饰是青铜器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纹饰在青铜器上初现,一直流行至青铜时代的结束,此间种类繁多,其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纹饰当数饕餮、龙、蛇、虎、狮、鹿、凤鸟等形象。

近期,张家川县博物馆联合天水市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庄浪县博物馆、静宁县博物馆、麦积区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神秘与存在——青铜纹饰的动物形象》专题展,展出文物以各馆收藏装饰有动物纹饰的青铜器为主,分为狰狞之美、神秘之美、威仪之美、和谐之美四大部分,全面展示了青铜器动物类纹饰饕餮、龙、蛇、凤、虎、鹿等形象。本期选取展览中部分动物类纹饰青铜器以飨读者。


|饕 餮|
鎏金铜铺首

鎏金铜铺首

战国 庄浪县博物馆藏

鎏金铜铺首长5.9厘米,宽7.4厘米,厚3.0厘米。青铜铸造,表面鎏金,铺首为兽头形象,兽首双角多棱且呈“~”形,耳如羽翅上竖,耳角作弯钩状,额间有垂胆形凸起,双眼珠镶嵌蓝色琉璃,双眉及眼角斜上翘,双颊有涡纹。鼻头为半月状,鼻孔扁如枣核状。尖喙如弯钩。该铺首融牛、虎、鹰等动物面部特征于一体,形象奇特诡异,威武神秘,展现了战国时期高超的铸造工艺和审美水平。

【纹饰解读】

饕餮一般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凶兽,是贪欲的象征,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据《山海经》记载:“饕餮其形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汉代东方朔著《神异经》中记载:“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这两条记载可归纳出饕餮的形象是人面兽身、眼睛在腋下。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神异经》说,饕餮指的是西南的三苗人。民间有龙生九子之传说,明代的陆容和杨慎将饕餮列为龙九子之一。刘持平先生的《青铜器饕餮纹质疑》则认为饕餮是神农氏。现在的很多研究青铜器的学者和专家称青铜器皿上的布局——“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的纹路,为兽面纹而不再使用饕餮纹。不管是饕餮纹或是兽面纹,这种夸张的动物纹饰和造型都给人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气氛和力量,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原始的情感、观念和理想。


|虎|
“右御卫”铜虎符

“右御卫”铜虎符背面

“左武卫”铜虎符

“左武卫”铜虎符正面

隋代 庄浪县博物馆

鎏金铜虎符,高4.7厘米,长7.2厘米,厚0.9厘米,重50克。青铜铸造,外施鎏金,铜质精良,制作规整、立虎状,均为左半,虎突胸昂首,竖目、张鼻、立耳,裂口露齿,作怒吼状,前肢直挺,后肢曲蹬,粗尾扬甩而尾端略卷,造型逼真、威武稳健。虎符正面均为阴刻小篆“xx府”,阴面阴刻楷书“xx卫”和“xxx”(编号),两行各三字,背脊合缝处阴刻小篆“x卫”铜虎符之x(编号)八字之半侧,可与右符上另半侧合对方得全文。所刻铭文清晰,字口深峻。胸部饰“+”字形凸牌,于右半凹榫可做扣合验证,耳下穿有细圆孔,便于系带。

虎符是古代军事调遣、命令传达的重要信物,一般为两半片,右半在君主或统帅处,左半由执行征防任务的统兵将领保存和持有,左右两片合在一起,合符验证后才能调兵遣将。

【纹饰解读】

虎形流三足铜盉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藏

虎是百兽之王,古人对虎的形象是既畏惧又崇敬。《风俗通义·祀典》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早在距今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就有虎的形象,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多个象形的“虎”字,从石器时代的岩画,到商周的青铜、秦汉的石雕、魏晋南北朝的壁画,乃至唐宋明清的书画都有虎形象的存在。历朝历代金、玉、瓷、铜器中,虎的形象更是丰富多彩。古代帝王将相利用虎的震慑力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龙为君,虎为将,自古以来虎就被用于象征战士的勇敢和坚强。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也以虎为形,称作“虎符”。我国古代,四神又称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虎威猛的形象在四神中具有降服鬼怪、消灾避祸的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百兽之王,是力量、勇敢、无畏的象征,不仅被用来形容体魄的强健、身姿的矫健,更指代精神的焕发、力量的凝聚。


|龙|
夔龙纹铜鼎

夔龙纹铜鼎

西周 灵台县博物馆藏

夔龙纹铜鼎,西周时期,高18.6厘米,口径17.8厘米。青铜质,折沿,方唇,沿上竖对称立耳,垂腹,半圆柱足较短,圜底较平,略呈三角形。沿下两周凸弦纹之间饰三组回首夔纹,腹中部饰一圈较粗凸弦纹。底、足有较厚烟炱。

【纹饰解读】

在所有青铜器纹饰中,龙纹大约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图像。《管子·水地篇》记载:“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正因为龙具有如此玄妙的神力,故上古时期被人们奉为神物。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古帝王都以龙作为皇权神威的象征、世人称中国为东方巨龙、中华儿女皆是龙的传人。在远古先民的意识里,龙是沟通天地神人的瑞兽,能兴风雨、预示吉凶祸福,所以对其崇拜有加,并用多种方式将其形象刻画出来。

龙首曲形柄铜鐎斗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藏

中国的龙形象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较多发现,如距今8000多年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石块堆塑巨龙、距今6000多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蚌壳堆塑的龙形图案、距今5000多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玉龙、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和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纹彩绘陶器等。

龙作为青铜器的纹饰,其形象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岗时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龙纹主要体现在对龙的神秘力量的敬畏,此时的青铜龙纹的特点是古拙、神秘、威严。以形态多样的夔龙纹、蟠龙纹为主。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龙纹基本延续了商代晚期的风格,有各种夔龙纹、卷龙纹、花冠龙纹、两头龙纹、双体龙纹。西周中期,人们开始追求青铜器龙纹的艺术审美,夔龙纹逐渐消失,龙身鸟尾的鸟体式花冠龙纹、身尾分离的顾首龙纹逐渐大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龙纹写实化,从商周严谨雄浑的规范变为活跃清新的风格,纹饰上的神秘色彩大大地减少,龙身上出现了四足,使龙的形象更加俊美神采。同时,也出现了活泼、玲珑的蟠螭纹和蟠虺纹。秦汉之后,龙的形象逐渐统一固定下来。

龙的形象自出现到成为沟通祖先与神祇的最重要媒介,再到龙成为帝王的象征,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标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有关龙的文化内涵。


|鸟|
兽面纹铜簋

兽面纹铜簋

西周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藏

兽面纹铜簋,宽32.5厘米,高17.9厘米,口径23.1厘米,底径18.3厘米。铜质,侈口翻唇,弧壁浅腹,高圈足,足底外撇,口沿前后各饰一兽面,上腹部及圈足饰有四瓣目纹和涡纹条带,腹中部以下为纵向瓦垄纹,附耳垂珥处饰有兽首鸟身纹样。

簋在商周时期不仅是实用的餐具,还是重要的礼器。在宴享和祭祀时,簋常以偶数出现,与列鼎配合使用,象征不同的贵族等级。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这种使用规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

【纹饰解读】

鸟纹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常见于青铜器、玉器和陶瓷器的表面。鸟纹在商、西周青铜器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纹饰,最早出现于殷代中期,但直到商朝晚期,鸟纹形象多为身与尾部皆较短,形体较小的小鸟纹,也有长卷尾鸟纹,多饰于器物颈部、肩部,作为辅助纹饰存在。西周初期,作为主题装饰的鸟纹就已经出现了。到西周中期前后,作为主题纹饰的凤鸟纹非常流行,凤鸟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一派勇武健硕的姿态。西周晚期以后,鸟纹衰落,在青铜器上已很少见。至春秋晚期,各诸侯国青铜器上又有不同形态特征的鸟纹出现,飞翔状立鸟纹,成为该时期铜器装饰的鲜明特色。

从鸟纹初现到各个时代各种工艺品和建筑装饰上鸟形图案题材的应用,鸟儿作为人们最常接触的动物之一,有着人们所不具有的行动能力,能够去往更广阔的天空,因而获得广泛的崇拜,甚至成为原始社会部落的图腾或族徽。鸟纹来源于人类对高空翱翔的鸟儿所产生的崇敬之心,因此多带有自由、美好、幸福、长寿之意。

鸟类的活动与季节的更替息息相关,这对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极为重要。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中,鸟类被认为是自然的恩赐,对鸟的信仰与崇拜处处可见。《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讲道:“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是说汤谷上面长有扶木,一个太阳刚到达扶木,另一个太阳就从扶木上升起,这两个太阳都载在三足乌的身上。它们随着太阳东升西落,十只金乌十天轮一次,所以中国的农历才会把十日定为一旬。除此之外,古人对鸟的崇拜不仅仅局限于鸟的形态和象征意义,更进一步衍生出“身生羽翼,变化飞行”的羽人文化。羽人,指的是传说中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的人,这一文化现象源于我国古代早期的神仙思想。


|鹿|
透雕鹿形铜牌饰

透雕鹿形铜牌饰(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战国 静宁县博物馆藏

1978年出土于静宁县李店镇李店村,铜质,薄片状,共出土8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长约8.2cm,通高约6.3cm。鹿为奔走状,大眼,角呈波浪状向后延伸与尾相连。

【纹饰解读】

《诗经·小雅·鹿鸣》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鹿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由来已久,其内涵丰富,起初,鹿对人类祖先来说只是食物来源之一。随后,鹿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成为婚礼中隆重而贵重的礼物,也是诸侯之间的外交工具之一,代表着美好和吉祥太平的寓意。同时,它也成为统治者借以弦歌纳贤的象征,鹿的形象也就是统治者所渴望的贤才的形象。在各类民间故事以及佛教故事中,鹿成为各路神仙和良人的化身,是行仁义的“仁兽”,鹿也自然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载体。鹿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在我国特有的人文习俗和精神氛围中不断积淀形成的。

青铜纹样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和民族的图腾”,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姿。不同时期的青铜纹饰都有不同的艺术特点,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青铜纹样之所以惊艳美丽,不仅因为它的美,更因为它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它让我们明白,传统并非陈旧,文化绝非束缚,它们可以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力量,是可以激发创造力的源泉。这些看似尘封于历史深处的图案,其实一直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我们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寓意着人们对幸福繁荣的美好向往。


源丨甘肃日报(文/马悦)
编辑丨甘小博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门票实行免费预约制度,请在菜单栏“门票预约”处进行预约,欢迎您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