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常见的人称代词总结

文摘   2024-09-04 22:49   河南  


中国古代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倡导仁、义、礼,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礼仪关系。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首的差序格局,使整个社会等级分明。在这样的情形下,古代汉语中的称谓要体现尊卑敬谦。此外,古汉语追求表达的典雅性,文化气息浓郁。凡此种种,都使古文中的人称代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积累归纳。

 

   第一人称代词   

普通第一人称

(我、吾、吾属、吾侪、余、予、洒家)

子曰:三人行,必有师焉。(《论语·述而》)

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

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斯是陋室,惟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吾属

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一》)

吾侪chái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苏轼《三槐堂铭》)

尝贻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张岱《湖心亭看雪》)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洒家

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谦辞第一人称

(愚、臣、仆、某、私、赐、窃、妾、敝、鄙人、小人、不才、不佞、不肖)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项伯杀人,活之。(司马迁《鸿门宴》)

元礼问曰:君与有何亲?(刘义庆《世说新语》)

又薄从上雍。(司马迁《报任安书》)

启: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苏辙《东轩记》)

子贡对曰:不能识也。(《孔子犹江海》)

 

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鸿门宴》)

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范晔《乐羊子妻》)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邑,敢犒从者。(左丘明《殽xiáo之战》)

鄙人

鄙人固陋。(司马相如《上林赋》)

小人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不才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宗臣《报刘一丈书》)

不佞nìng

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袁宏道《徐文长传》)

不肖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司马迁《报任安书》)

 

君王第一人称

(孤、朕、寡人、不榖)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卿言多务,孰若(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陈寿《隆中对》)

帝高阳之苗裔兮,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为始皇帝。(司马迁《秦始皇本纪》)

注:在秦始皇以后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先秦时期,为普通第一人称,如上述屈原的《离骚》。

寡人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不榖gǔ(也作不谷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榖?(左丘明《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

 

   第二人称代词   

(汝、汝曹、女、若、若属、尔、尔辈、尔等、尔曹、而、乃、子、君、诸君、卿、公、公等、大王、陛下、足下、先生)

亦知射乎?(欧阳修《卖油翁》)

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愚公移山》)

汝曹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杜甫《渡江》)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往之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孟子·富贵不能淫》)

役,复赋。(柳宗元《捕蛇者说》)

为佣耕,何富贵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若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安敢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尔辈

尔辈不能究物理。(纪昀《河中石兽》)

尔等

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宋濂《谕中原檄》)

尔曹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妪每谓余曰:谋所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翁归,自与汝算耳!(蒲松龄《促织》)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翁。(陆游《示儿》)

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与家君期日中。(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

邻之厚,之薄也。(左丘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诸君

诸君勿复言。(陈寿《隆中对》)

言多务,孰若孤?(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等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司马迁(陈涉世家))

大王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陛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足下

足下事皆成,有功。(司马迁《陈涉世家》)

先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第三人称代词   

(彼、伊、渠、厥、其、之)

竭我盈,故克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虽与府吏要,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操蛇之神闻之,惧不已也。(《列子·愚公移山》)

吾视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愿陛下亲。(诸葛亮《出师表》)

太后盛气而揖。(《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高中语文教学笔记
高中语文教学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