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旅行   2024-08-07 10:21   山东  


立秋。

七月节,

秋,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此时节,

白露晨起,雨荷唱晚,

寒蝉凄切,暑去凉来。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三伏天还未过去,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


此后,夏季的炎热虽未完全消退,但天气开始慢慢转凉。阳气收敛而阴气增长,意味着秋季来临,也是迈入秋收冬藏的过渡时分。


四季轮回,每个季节都会带给我们感动与欣喜,仿若每个年龄段都会赠与我们睿智与成长。


和热烈的夏挥手道别,迎来静美的秋。在这个意兴阑珊的节气,愿我们稳重成熟、坦荡旷达。


褪去夏天的浮躁与浓烈,在瑰丽且诗意的秋色中感受生活明朗、生命成熟。





我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所以一个节气大约15天,又被称为“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 | 凉风至


“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



二候 | 白露生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生,示秋金之白色也”。


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


三候 | 寒蝉鸣

“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 摸秋

摸秋是立秋时节民间的一种特殊习俗,意在分享和祈愿。在这一天,人们会结伴而行,进入他人的菜园,随意采摘各种瓜果蔬菜。


这种行为在立秋这天不被视为“偷”,而是被称作“摸”。


被“摸”走瓜果蔬菜的人家也不会因此追究,因为“丢秋”在民间被认为寓意吉利。


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友好和分享,也寄托了人们对秋季丰收和家庭和谐的期望。



■ 贴秋膘

贴秋膘是北京、河北一带立秋时节流行的习俗,意在弥补夏季体魄的消耗。


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胖瘦是健康的标志。


立秋这天,家家户户会炖肉或做红烧鱼等美味佳肴,尤其是老北京人,会选用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加入丰富的中草药香料炖煮。


这种炖肉的香味能引发食欲,帮助人们增加营养,滋补身体。


此外,立秋时人们还会用悬秤称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相比,若体重减轻则需“贴秋膘”。




■ 晒秋节

晒秋的画面,我们在网络上也常看到。


在昏黄的光照下,宁静的村庄里,家家户户的屋顶、窗户边,甚至院内屋前,都晒满了各种农作物,辣椒、皇菊、粟米等。


这起初只是山区农村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立秋这天的传统农俗之一,如今更是作为丰收最经典的画面。



■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啃秋,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



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云水长天收夏色,
风起叶落秋意来。
夏的葱茏还未褪尽,
秋的凉意悠悠袭来。
立秋,是夏的结束,
也是秋的开始。
伴着秋日的第一缕阳光,
心怀期待,努力向前。



雪舞红袖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摄影、诗和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