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冬至宜进补,解锁藏在齐博里的精美食器
旅行
2024-12-21 08:03
山东
鼎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器类,不仅可以作为贵族们日常生活中的炊器与盛食器,还是贵族在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的重要礼器之一。成语“钟鸣鼎食”就是对贵族豪奢生活的写照。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之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表明了鼎在古代社会中特殊的重要地位。铜豆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用来盛放肉酱、酱菜等的盛食器,相当于今天的菜盘。《周礼·天官·醢人》记载:“醢人,掌四豆之实。”豆实即所盛食物。簋,盛放黍稷之用。《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设黍稷六簋于俎西”亦可证其属于盛饭器。簋在使用时多与鼎组合鼎用以烹饪或盛肉食,而簋则专以盛放黍稷食粮。另外簋亦可作为温食器,1933年发掘的浚县辛村M29出土簋,底外留烟炱痕迹,郭宝钧指出,此簋似食器亦可兼做温饭之用。敦作为器名已见于《仪礼》等先秦文献。《礼记·内则》:“敦牟卮匜”,郑玄注:“敦、牟黍稷器也。”说明敦亦是一种盛放黍稷用的食器。青铜甗从器型上看是上为大口盆形的甑下为鬲,合二器为一,在铭文中自名“獻”或“鬳”。用以蒸炊,鬲盛水,甑置食物,下举火煮水,以蒸汽蒸炊食物,作用同于现在的蒸锅。甑鬲之间有箅,上有十字形孔或直线孔,以通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