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整版报道
“三项改革”
推动陕西科创浪潮奔涌
以“三项改革”为牵引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让科研与应用
“一键相连” “落地生金”
2025年1月15日《陕西日报》第05版
1
“三项改革”推动陕西科创浪潮奔涌
陕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军工科研单位、省属企业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连日来,记者走进多家高校和科创企业,实地探访“三项改革”实施以来的变化和成效。
一月十日,陈永楠(左)与科研团队成员做实验。
“20多年来,我进行了3次创业尝试。如今,我终于创业成功!”1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赵玉清说。
在“三项改革”推动下,从事了大半辈子电子束离子束装置与技术研究的赵玉清创办公司,将自己毕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生产出国内技术领先的离子束非晶碳基薄膜制备装置。
2022年起,陕西在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等难题,激发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探索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三项改革”正是陕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实践,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了有力支撑。
革新机制 激发人才活力
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让全省广大科研人员得以“松绑”,纷纷带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全省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现在,我们团队的科研人员只需要专心转化成果,不用再担心发不了论文影响职称评审。”1月9日,西安工程大学教授田宝华说。
田宝华长期从事工程应用及转化工作,先后主持设计1000款防寒服、150余款徽章、100余款辅料。由于长期进行科研转化工作,田宝华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论文创作,一直没有评定正高级职称。
“‘三项改革’明确了两类人员参与职称评定的路径及标准,一类是针对本人推动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根据实绩贡献纳入‘教学科研型’参加职称评定;另一类是针对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工程序列参加职称评定,并特设岗位,不占现有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杨凯表示,“这为田宝华这样的成果转化人员打开了职称评定的‘绿色通道’。”
“我凭借科技成果转化到款突破600万元破格晋升为教授。”田宝华开心地说。
“‘三项改革’实施两年多来,我们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创新改革举措、提升改革成效,改革范围不断拓展、改革举措不断深化。陕西省两个‘三项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特别案例’。”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表示,“目前,全省已有10.6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6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067家,630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在‘三项改革’带动下,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
集聚资源 加速成果转化
“在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这个从校园走出来的科创企业获得了创投基金的青睐。现在,我们的部分产品已经上市,且颇受好评。”1月10日,启承悬浮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山举表示。
杨山举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高速旋转机械与热控技术研究。在走访梳理全省科技成果时,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的科技经纪人马晟主动与杨山举对接,邀请其依托相关科研成果开办公司。“我们帮其进行项目路演、注册公司、对接金融机构、完善产品。现在,杨山举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马晟表示。
“三项改革”实施后,陕西以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创新驱动网络平台、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为依托,建设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以参与改革的高校、科研院所、单位、企业等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便利化、高效化、精准化、常态化科创服务,实现了从“创新主体找资源”到“为创新主体送服务”的转变,“唤醒”了大量处于“沉睡”状态的创新成果,打通了它们从“书架”走向“货架”的壁垒。
截至目前,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服务创新主体30余万次,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2亿元;秦创原创新驱动网络平台汇集各类数据信息超1100万条,推动580余家省级研发平台、1.46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帮助企业解决研发需求3000余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120亿元,同比增长34.96%,是2020年的2.34倍,就地转化技术合同数量占比超过50%,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391.44亿元,同比增长81.32%。”杨凯表示。
协同合作 优化创新生态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三项改革”实施以来,大量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有力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
“最近,我们正与西部钛业、西部材料等新材料‘链主’企业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微弧氧化原位纳米增强技术及成套装备。这项研究可强化钛合金等轻合金表面,增强其膜层膜基结合力、耐磨性和耐蚀性。”1月10日,长安大学轻合金表面强化研究所所长陈永楠表示。
在“三项改革”的推动下,陈永楠团队带着科研成果走出高校、走进企业,与“链主”企业等联合共建研究中心,共同攻克行业领域的科研难题。如今,陈永楠不仅是长安大学的教授,还担任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稀有金属材料涂层制品先进制造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朱晓冬告诉记者,瞄准省内重点产业领域,省教育厅加强有组织的科技创新,通过修订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推进“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等方式,加大服务地方项目支持力度,增设秦创原“总窗口”专项,让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答题”,加强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的科技攻关,深化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
围绕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和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编制重点产业链高校创新平台团队对接耦合图谱,梳理科研平台442个,同步整合全省高校优势资源,推动组建一批重点产业链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企业主导、高校策源、学科支撑、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新机制。
“近年来,陕西通过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引导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和支撑度。截至目前,全省依托优势学科布局建设高校重点实验室104个、工程研究中心143个,培育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0个,覆盖全省30余条重点产业链,推动高校与‘链主’企业等联合共建、协同攻关,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表示。
2
代表委员访谈
访谈嘉宾:
省人大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李学龙
省政协委员、西京学院校长 任芳
问:“三项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学院)在科研创新上有哪些变化和成就?
李学龙:“三项改革”为我们学院开展临地安防领域的科研项目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在“三项改革”的推动下,相关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大大提高,我们与企业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也能更早地参与项目研发,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反馈,使得科研成果更贴合市场需求。
学院在临地安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光电探测技术和设备,大幅提升了对低空目标、水下目标的探测能力。我们与众多企业合作,已经将这些技术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在人才培养方面,“三项改革”让我们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学院也因此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临地安防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后续科研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任芳:“三项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借力“三项改革”,学校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土木水利等学科聚力攻坚,注重工程应用,先后参与张靖皋长江大桥、引汉济渭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可控中子源、液晶聚合物智能显示、减污降碳、水风光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形成“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转化机制,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目前,西京学院已单列管理科技成果4000余个,转移转化科技成果460项;先后入选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理事单位、获批西安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获评“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A等”。
问:作为亲历者,您觉得“三项改革”为高校科研人员带来了哪些便利?
李学龙:“三项改革”让科研人员更专注于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积极与其他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组建方面,我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能够根据项目需求,从不同科研机构挑选具有合适技能和经验的人才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在科研项目管理改革方面,项目申报和管理流程简化,让我们能快速启动项目、整合资源,更加容易、顺畅地开展跨机构合作。
问:近年来,陕西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请您讲讲学校是如何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的?
任芳:作为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力军,高校如何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以“三项改革”为牵引,我校多措并举,快速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组建以校长为组长的科转小组,构建上下联动的高效转化机制;
二是对标对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先后出台、优化《西京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等相关17项文件,从制度、机制上进行改革,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创新创业;
三是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与当地政府共建西京学院科技园,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四是组建校企共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企业创新和区域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深化“三项改革”,从加强校地合作等方面着手,更加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助力陕西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3
短评
让科研与应用
“一键相连” “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只有转化落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慢转化可能落后。陕西科教资源雄厚,拥有百余所高校、千余家科研机构、上百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如何让科研与应用“一键相连”“落地生金”,“三项改革”用实践给出了答案。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等难题,2022年起,陕西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动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据统计,近3年,全省已有10.6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6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067家,630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可以说,“三项改革”让新企业“四处开花”,让新成果“落地生金”,让科研人员“尝到了甜头”。
改革没有完成时。“三项改革”目前已惠及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军工科研单位、省属企业。要进一步拓展政策覆盖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面向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靶向部署科技攻关项目,力促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把“三项改革”作为“点火器”,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依托秦创原打造一批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健全“双一流”“双高”建设战略投入、学科专业动态调整设置、省部高校共建、科技产业快速对接等机制,打破阻碍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壁垒,推动陕西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4
链接
2022年3月,在总结“揭榜”高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陕西出台“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召开全省试点经验交流会,全面部署试点推广工作。
2022年底,全省实现综合类、理工类高校“三项改革”试点全覆盖,省科学院主动参与改革。
2023年11月,“三项改革”扩大至省属科研院所,试点单位达93家。
2024年2月,新修订的《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施行,“三项改革”相关举措固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2024年9月,陕西发布《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新20条”),并推动“三项改革”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央驻陕科研单位,试点单位达201家。
“三项改革”让大量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成功从“书架”走向“货架”。近3年,全省高校签订技术合同5.3万余项,成交金额306亿元,年增长率超30%;科研人员以作价入股等方式创办科技企业800余家,一批高校孵化企业成功上市。
在2023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陕西省8所高校上榜;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陕西省4所高校跻身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50强,数量均居全国第四。2024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2.2%,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居全国第四。
END
来源: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