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成果搭红线
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专题
前 言
近日,陕西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若干措施》共有20条“硬核”措施。(详情点击:硬核!“三项改革”最新20条措施发布)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路径,其中,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核心力量,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的“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这个“科技红娘”来“搭鹊桥”。
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作为我省重点建设的“三支队伍”之一,是全省秦创原建设的“探路者”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摆渡人”。他们用专业的服务和较强的整合资源能力,为陕西的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着力量。
秦科技特别推出“我为成果搭红线”专题,展现那些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工作突出,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贡献的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的生动实践。他们的工作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更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涌现,携手搭建起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桥梁,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七期
个人简介
王华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战略与运营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总经理。王华林以“通信兵”式的精准链接匹配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以“勤务兵”式的零距离全流程全链条服务做好科技创新团队成果转化综合保障,以“特种兵”式的样机试制与概念验证基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本化“第一公里”,自2017年起累计促成技术合同交易额近1亿元,先后获(聘)评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金桥奖一等奖等,并依据“三项改革”政策取得科技成果转化高级职称。
当好科技成果对接“通信兵”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过程,要想跨越两者之间的峡谷,首先要破解当前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不匹配的困境。王华林紧紧以企业需求导向为牵引,充分发挥“通信兵”式的点对点精准链接与匹配功能,力争企业的技术需求能够最大效率、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找到解决问题的“人”。2022—2023年间,他着力航空电子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工作,与团队成员深入走访调研了西安航空基地以试飞院、一飞院以及泽达航空、兴航航空为代表的100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收集企业技术需求近200项,精准对接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促成了上述企业与高校形成2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元,促进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的有效耦合,助推更多的高校自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当好科技创新团队“勤务兵”
当好科技创新项目“特种兵”
END
转载请注明: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