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至29日,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某煤矿开展执法检查时,发现该煤矿4月20日、21日束管分析检测报告已经总工程师签字,但矿井JSC-8火灾束管监测系统4月20日、21日未进行检测分析,系统数据只截止到3月28日,存在记录造假。依据《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十八条第五项,上述行为应判定为煤矿重大事故隐患,违反了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第十五项。依据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行政执法部门当场下达了《现场处理决定书》,责令煤矿立即停止生产。
依据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行政执法部门责令该煤矿停产整顿,并罚款100万元,对矿长罚款5万元;同时,依据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一条,由颁证机关依法暂扣该煤矿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依据《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十八条第五项,图纸作假、隐瞒采掘工作面,提供虚假信息、隐瞒下井人数,或者矿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管理制度时伪造记录,弄虚作假的,属于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第十五项规定的“其他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矿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管理制度时伪造记录,弄虚作假的,是指矿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履职过程中故意伪造记录,在虚假报表、台账、报告等资料上签字的。依据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煤矿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提出整顿的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暂扣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本案中,该煤矿未按照规定定期检测分析采空区气样,总工程师即在分析检测报告上签字,伪造记录,弄虚作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仍继续组织生产,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据本条规定对煤矿及煤矿企业负责人进行处罚。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十七项承继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第十五项“有其他重大事故隐患的”的规定。《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对判定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作了规定。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条第一款关于重大事故隐患处罚的规定被《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六十四条承继,内容保持一致,但将“煤矿企业负责人”修改为“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处罚对象表述更精准。因此,2024年5月1日之后,煤矿企业存在上述重大事故隐患,继续组织生产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六十四条对煤矿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七十三条规定:“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企业,应当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本条规定承继了原《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因此,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颁证机关应当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本期“以案普法”,您掌握了多少?赶紧来自测吧~
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煤矿只要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行政执法部门就可以对煤矿进行处罚。(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来源:应急普法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