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3岁的于凤至在美国去世,临终前把全部身家6亿遗产都留给了前夫张学良,只有一个心愿:与他合葬。谁料,张学良却表示:“钱我可以收下,但合葬没门。”
1991年,美国,一位老人来到一座墓碑前,当他看到碑上刻的字时,先是一愣,随后号啕大哭:“你怎么这么傻…”
这个失声痛哭的老人便是张学良,而墓碑的主人便是他的结发妻子,于凤至。
于凤至是奉天首富于文斗的女儿,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长大后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1916年,18岁的于凤至嫁给了15岁的张学良。
于文斗给女儿准备的嫁妆相当丰厚,除了奉天边业银行一半的股份外,还有2家价值500万的钱庄。
那时的于凤至眼里有光,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以为嫁人后丈夫会为她遮风挡雨,却不知风雨都是这个男人带来的。
张学良结婚前就是出了名的花 花公子,结婚后也没半点收敛。
可于凤至却爱惨了这个男人,她努力扮演好少帅夫人的角色,打理帅府,相夫教子,她以为只要对他足够好,他总会厌倦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到自己身边。
可她错了,男人至死是少年,你一味付出包容,他只会更加放纵。
几年后,张学良娶了二房谷瑞玉,于凤至眼泪都要哭干了。
公公张作霖宽慰她:“只要保住自己夫人的位置,其他的不要太在意!”
这话于凤至听进去了,也是这么做的,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位置将来也不是她的。
1929年,张学良带回16岁的赵一荻,“我要留下她!”
看着眼前美得惊人的小姑娘,于凤至如坠冰窖,她可以接受丈夫不爱她,但不能容忍丈夫带着小三登堂入室,这是直接打她的脸!
冲突一触即发,直到张学良拿起了枪,于凤至毫无畏惧,直挺挺迎上去。
“有种你就一枪崩了我,来呀!”
那一刻她仿佛万箭穿心,可她还是爱惨了这个男人,终究败下阵来再次妥协。
“我可以承认她,但有3个条件:没有名分,不住张府,不冠张姓。”
之后她还用自己私房钱,给赵一荻买了豪 宅供她居住,只求丈夫能够多回家看看她和孩子。
谁料,短短1年,那边就传来喜讯,赵一荻生了孩子。
当时张学良正为赵一荻的孩子办百日宴,而于凤至的幼子才刚夭折。
2处宅子,一边披麻戴孝,一边张灯结彩,悲与喜的冲击折磨得她体无完肤。
其实早在成亲那天,张学良就当着2家祖宗牌位的面,发了3条毒誓:此生不纳妾,不离 婚,不跟别人生孩子。
可造化弄人,这3条到头来全部食言了。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于凤至四处奔波救丈夫,后来甚至自请入狱陪伴照顾,4年换了11个地方,环境一次比一比恶劣。
可她还是宽慰丈夫:“一定要保重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后来她因为压力太大,劳累过度得了癌症,被送到美国治病,那时的她还不知,这一别就是永别。
治病过程漫长又艰辛,于凤至头发几乎掉光,瘦得皮包骨头,可她还是咬牙坚持,她唯 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救丈夫!”
病好后,她一边为了救张学良四处奔走,一边拼命挣钱,只为丈夫出来后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一头扎进美国股市,混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连许多老外都称她为“东方女股神”。
就在她为了张学良以后生活拼尽全力时,命运却再次给了她致命一击。
她收到了张学良寄来的离 婚协议,“我要给赵一荻一个名分!”
“你要给她名分,那我的名分呢?”
无数的思念、委屈、心痛化作决堤的泪水,于凤至抱着协议,放声痛哭,“为什么?”
所有人都为她不值,可她终究还是选择成全,心如刀割,却还要强颜欢笑写信给张学良表达祝福。
不仅如此,为了让张学良出来后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于凤至还一掷千金,在洛杉矶买下2处豪 宅,一处给自己,一处给张学良和赵一荻。
1990年,93岁的于凤至生命走到了尽头。
当时她的3个儿子都已去世,她早已尝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只有女儿张闾瑛陪在身边,可她蕞大的遗憾不是没有儿子送终,而是没能再见丈夫一面。
临终前她拉着女儿的手,气若游丝地说:“我的6亿遗产都留给你父亲,我只希望能与他合葬,你一定要代我去看看他,告诉他,嫁给他我不后悔…”
1年后,恢复自 由的张学良来到于凤至墓碑前,只见墓碑上赫然写着“张于凤至”。
张学良泪如雨下,伸出枯干的双手,颤抖着抚摸着墓碑上的字,“大姐,是我对不住你啊…”
可怜于凤至为了他倾尽一生,到头来也只换来一声“大姐”,原来他从未把她当做妻子。
蕞后,张学良选择了和赵一荻生同衾,死同 眠,合葬于夏威夷,而于凤至墓旁为张学良准备的那座空坟,终究没有等来那个她爱的人…
爱到深处是卑微,卑微不过于凤至。
本是天之骄女,却痴心错付在张学良身上,为他倾尽一生,到头来却落得一个如此惨淡的结局,可悲可叹。
写到这里,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说:
娶妻当娶于凤至,嫁人莫嫁张学良。
参考书籍:《凤鸣绝响:于凤至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