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初三的合子是怎么往家转的?

政务   2025-01-31 11:00   天津  

#FF2941#FF2941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堪称天津卫春节食俗独具地方特色的“三部曲”,且包容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初三的合子往家转,一转转个大元宝,骨碌碌往家跑。”在欢度春节的大喜日子里,人们更容易展开想像的翅膀,企盼幸福;通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收获累累硕果,赢得人财两旺。

春节期间包合子吃,其主题当取“和合”之意。中国一神话传说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名叫“和合二仙”:常画二像,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和好”之意。“荷”与和、合谐音;合子与圆盒之圆同形;二者其形、音、意是何等的相合!由此可见,把合子列入春节期间的食谱,大有象征阖家团圆、家庭和睦、家人和谐、生活和顺的寓意。
为了使合子包得圆,周边齐整,老人们还用碗边修整一番;合子的馅要装得足一些,其间包进多少团圆、美满的良好意愿。为使合子“溢美”,周边还要捏成花边,可视为面食的艺术品了。

吃合子 求美满

咱天津卫有句俗话:“初三的合子往家转。”民俗学者由国庆介绍说,天津人在这天爱吃的圆圆的合子实际上是饺子的变体,有时还要捏上一圈花边,预示家庭和美圆满、社会和谐。因为“转”与“赚”同音,合子又有财源不断的寓意。旧时,初三的合子还要给财神供上一份呢。

各地风俗大不同

不外出拜年

正月初三又称赤狗日,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因“赤口”,正月初三一般人们不会外出拜年,以此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烧门神纸

老一辈的人到了正月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老鼠娶亲

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小年朝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

东北—扫帚日

正月初三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的意思。

山东—回娘家

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

甘肃、江浙—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闽南—竹竿舞

从正月初三开始,福建闽南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表达欢乐的心情。





来源:天津政务信息发布综合今晚报、光明网、天津发布

天津政务信息发布
天津政务信息发布,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发布中心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天津市重要新闻、政策文件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