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在天津得介样过!

政务   2025-01-29 10:31   天津  





话初一


百节年为首。今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中国人最为看重、庆祝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此刻,最浓的是亲情,最美的是笑脸,烦恼抛在脑后,祝福献给新年!
中国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图的就是在新年里合家欢聚,幸福美满。
吃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对于天津人来说,大年初一这一天最重要的吃食当然是打头儿的“初一饺子”。天津过年习俗中的“北礼儿”中,除夕“合家欢乐吃扁食”指的就是吃饺子。天津人是明朝军卫的后代,这“扁食”就是明代饺子的口头语。

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老天津吃的多为素馅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据1933年《天津市之风俗调查》,不仅黎明吃素饺子,“一日内皆食素”
对于天津人来说,津味素是走到哪里都无法复刻的美味。虽然没有肉馅,吃起来却酱香饱满,香气悠长。  


清爽的豆芽菜,混合香干、香菜、红粉皮等丰富的食材,以麻酱、腐乳调成特有的津味素馅,一口咬破薄薄的饺子皮,香气在口中迸发,久吃不腻,回味无穷!   

做法步骤


1.

热锅凉油,放入豆腐煸炒。

2.

把处理好的豆芽菜、木耳、香干、面筋、红粉皮、香菜和煸炒好的豆腐放入盆中,加入姜末、腐乳和麻酱,放适量盐、鸡精和香油搅拌均匀,调成馅料。

3.

中筋面粉逐次打水,和成面团,搓条下剂,包入馅料,放入锅中煮熟,即可出锅品尝。




拜大年
过年当然少不了祝福,也就得说说吉祥话。大年初一,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长辈叩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天津人以嘴皮子利索而著称,所以在人际交往上历来注重语言的得体性,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对于吉祥话的表达,更能体现出地方性格的特点。



旧天津的年俗



1936年1月23日天津《大公报》所刊《旧天津的年俗》一文记载:“从除夕白天起始,就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为预防小孩子顺嘴说出一言半语不吉利的话,便在屋中贴上一个‘童言不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天津人很讲究礼节礼数。



天津过年歌



旧时天津,还有一群人,他们专门靠在大年初一给富户们拜年说吉祥话来领赏钱,他们主要以乞丐和穷人居多,在《天津过年歌》中记载:
“天发亮,神敬完,念喜歌的到门前,增福财神数一遍,爷爷奶奶叫一番。不耐烦,快给钱。紧接着又要拜大年。”
要想赏钱多,口才很重要。当然除了说好听的话,还要注意避免说晦气话、发晦气音、沾晦气边,老天津过年的避讳习俗:“一般风尚,新年言语趋吉避凶,津俗尤甚,且多附会于字声之相同。比如有人姓‘柴’,但‘柴’和‘财’相似,所以如果在过年的时候有姓柴的人来拜访,也表示吉祥。”
天津人懂生活、喜欢安逸,在春节是无论如何都要歇上几天的,远离了职场上的是非恩怨,回归到单纯的节日氛围当中,说说吉祥话,表示对所有人的祝福。


传统拜年礼仪

01

叩拜

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02

躬身作揖

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行礼时,双手抱拳前举,左手握右手,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


02

抱拳拱手

多是平辈间的拜年。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


祝大家新春大吉!




来源:天津政务信息发布综合新华网、天视第六频道、

   天天电台道

天津政务信息发布
天津政务信息发布,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发布中心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天津市重要新闻、政策文件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