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涠洲岛看鲸鱼火了,但冬天温暖避寒的广西可不只有鲸鱼!
野孩子12.12冬游记
寒假出游最后优惠
广西桂南珍稀动物观察,招募30组7-12岁对动物感兴趣的亲子家庭(若特别感兴趣,年龄可适当放宽)
在山海之间大开眼界:布氏鲸、中华白海豚、中国鲎、白头叶猴,邂逅这些可能95%的人一辈子也见不上的珍稀动物
看见,更看懂它们:与当地长期从事动物研究、保护与科普工作的专业研究团队联合设计课程,团队专属深度研学+复旦学霸游学老师全程陪伴
孩子将收获:
- 从喀斯特地貌和海湾两个地理环境出发,学会观察和保护野生动物,理解以京族为代表的原住民生存智慧
- 通过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调查和探访,认识到人与地理环境、动植物是密不可分的,激发孩子的生态保护意识
一年仅一次的观鲸季
和野孩子一起去看神奇动物
扫码添加旅行顾问详询
01
认识四种珍稀神奇动物
大嘴“干饭鲸”——布氏鲸
中国唯一已知稳定栖息的大型鲸类
广西涠洲岛是中国大陆近海唯一一个能稳定看到大型鲸鱼的地方,这个“唯一”的背后是人类与动物之间一场“失而复得”。
早在300多年前,清康熙年间出版的《廉州府志》就记载了北海有“大鱼”出没,但后来随着环境变化“大鱼”数量越来越少,我国甚至一度曾经被认为已经没有大型鲸类生存。直到2018年涠洲岛海域发现中国大陆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鲸类生活群体——布氏鲸群,这些海洋巨人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而它们也是目前已知唯一稳定在中国海域生活的大型鲸类,每年9月至次年4月都会有数十头布氏鲸来到这里。
那为何布氏鲸独爱涠洲岛?这些海洋巨兽为何去而又返?当布氏鲸潜在水下时,我们该怎么判断它们的位置?出海观鲸时要注意什么,才能不扰乱布氏鲸栖息环境?……
(图源新华社)
大鲸鱼有大学问,野孩子复旦学霸游学老师会用一堂“海洋哺乳动物与鱼类”自然课为大家完成知识铺垫,了解布氏鲸的生物习性、捕食技巧,然后再乘上快艇前往布氏鲸聚集活动的海域,运气好的话就有机会亲眼目睹长达十几米的布氏鲸壮阔的身姿,听见它们悦耳的鲸鸣声。
石头里蹦出来的——白头叶猴
我国特有的仅分布于喀斯特石山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
白头叶猴可以说是一种极其珍稀又极其娇贵的物种,它们只存在于我国广西崇左周边的一个非常狭小的三角形区域内,整个物种的生存范围还不足200平方公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它们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所发现的500多种灵长类里唯一一种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猴子。
经验丰富的保护区研学导师会给我们讲述妙趣横生的猴群日常,教会孩子们如何观察这些“山中精灵”们的野外生活状态,仔细记录下珍贵的《白头叶猴观测记录》。
尽管白头叶猴族群数量稀少,但它们每日需要摄取的不同种树叶却超过三十种,对栖息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无疑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复杂性。
现在保护区里已经打造了700多亩供白头叶猴采食的树林,研学导师会带我们在这里展开白头叶猴生境调查,观察记录这里的环境、地貌特征、水文条件和伴生植物等,孩子们还要为白头叶猴找食物,在树林间仔细辨别出猴子们钟爱的食源性植物。林子里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是提示,就看孩子们的观察力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获得白头叶猴保护区颁发的研学证书。
比大熊猫还稀少——中华白海豚
唯一以“中华”命名的鲸豚类动物
广西钦州三娘湾,是我国海域范围内能见到中华白海豚数量较多的地方之一,被誉为“中华白海豚之乡”,这里生活着300头左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鲸豚类动物,作为我国独有的物种,中华白海豚有着重要的生物价值,是这片海域的旗舰物种,它的存在代表着这片海域的生态系统是稳定健康的。
想出海看白海豚并不难,网上一搜就能搜到当地私人组织的小船出海。但我们希望孩子们不只是简单的看一眼白海豚,而是能通过学习白海豚相关知识来培养自己的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野孩子复旦学霸游学老师会给孩子们讲述中华白海豚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理解为什么名为“白海豚”但有些白豚是粉色的?它们的生活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人类该如何与它们和谐相处?
我们还请来了专业研究白海豚的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研学导师为亲子家庭带来一堂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极强的讲座,帮助大家了解海洋哺乳动物的分类与中华白海豚的一生。
亲子们还会共同完成“我心中的白海豚”创意手工制作,孩子们将最终获得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颁发的研学证书。
带上大家的创意白海豚前往码头,我们就要去乘船出海观豚啦!仔细看海面,你能捕捉到“海上大熊猫”灵动的身影吗?也可以尝试实践刚刚学到的知识,推测观察到的海豚年龄。
三叶虫是它表兄弟——中国鲎
地球唯一蓝血生物,活了四亿年的史前活化石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认识“鲎”是从短视频里说人类对它们疯狂抽血做成试剂开始的……真相真的如此吗?就让我们走进目前广西唯一中国唯二繁育中国鲎苗的中国鲎繁育基地去一探究竟。
在这里,我们可以亲手触摸到这些从史前二叠纪时期走来的“生物活化石”,看看它们小时候的样子,揭秘它们生长、延续的奥秘,一解导致它们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并思考人类生活应该如何与动物保护实现平衡。
(中国鲎幼苗活体,还没有成人指甲盖大哦)
广西海洋研究所研学导师会带领我们一起了解中国鲎的育苗、养殖和它们的发育过程,动手给中国鲎“量身测龄”,并学会观察中国鲎的形态结构,在与两亿多年前灭绝的三叶虫化石的形态结构做比较分析后了解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形态差异。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增殖放流”,把可爱的鲎苗们送入大海,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为逐步恢复北部湾地区中国鲎的种群数量自己的尽一份力。
02
动物以外的人与自然
除了近距离观察四种桂南地区的神奇珍稀动物,我们还会去看看这里特别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
归春河上“竹筏外交”——德天瀑布
中国唯一的跨国瀑布
德天瀑布是中越边境处归春河上游的一个自然奇观,它不仅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跨国瀑布,也是中国唯一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的宽度达到200多米,高度落差70余米呈三级跌落状,年均水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视觉上极为磅礴壮观。
我们会从多个视角欣赏德天瀑布,并乘上竹筏划向河心,在瀑布的轰鸣声和水雾中,与对岸驶来的越南邻居“亲切交流”,体验特别的边境线上的旅行。
复旦学霸游学老师会在行中结合环境,给孩子们带来《边境与国门》、《喀斯特地貌的概念与分布情况》、《喀斯特地区的动植物》的多维度人文与自然知识。
“一根弦”弹响非遗百音——京族
中国唯一的海洋性民族
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生活在海边的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京族人民也爱唱歌,歌曲内容广泛,而独弦琴作为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是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根弦,百首曲”的独弦琴曾一度濒临失传,在苏春发老师等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取得了显著的传承成效。
独弦琴国家级非遗传人苏春发老师自1993年弃商从教,决意挽救独弦琴艺术,他的家成了独弦琴课堂,不仅免费教授独弦琴,还自掏腰包制作独弦琴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在他的推动下,独弦琴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他的学生遍布不同民族,独弦琴的美妙琴音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海世博园等中外舞台上响起。
这一次我们就会拜访苏老师,和他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京族的历史文化,试着弹奏独弦琴,感受京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野孩子双12全年最后优惠即将截止!点击查看【广西珍稀动物观察】活动详情
03
边玩边学,好玩不枯燥
在对珍稀动物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加入了“玩中学”的设计,让整体行程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轻松、好玩,爸爸妈妈们也能乐在其中。
原创《神奇动物在哪里》剧情式游学
孩子们将化身“野孩子调查团”的自然调查员,在广西的山海之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所学到的自然知识完成信息收集、观察记录、解谜答题等任务,来帮助四种神奇动物保住它们留在《神器动物图鉴》上的资格。
有趣的故事背景,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配合我们原创设计的各类教具、周边,将带领孩子们在游戏里获得乐趣,积累知识。
大人比小孩玩得还投入的海鲜大调查
活蹦乱跳的皮皮虾、张牙舞爪的花蟹、鲜活肥美的海鱼……海鲜市场里多的是新鲜生猛的家伙们,而我们野孩子的亲子家庭们要在这里进行一场新奇的海鲜大调查。
除了要认识市场里各种稀奇古怪的鱼虾蟹贝,还要利用自己的晚餐基金采购食材,同样的金额每一家会买到什么样不同的菜呢?晚餐吃得怎么样,就看大家的发挥啦~
北海银滩戏沙,涠洲岛海边拾贝
在行程的后半段,我们给大家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在北海享受冬日的温暖海滩: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这里的沙子主要由高品位的石英砂组成,在阳光照射下泛出银光,因此得名“银滩”,退潮时还会遇上可爱的小螃蟹出洞觅食。沙滩上的沙子晶莹洁白,细腻如脂,松软如棉,大家可以在这里放松地戏沙。
涠洲岛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以其独特的火山熔岩、海蚀海积地貌和色彩斑斓的活珊瑚而闻名,被誉为南海“蓬莱岛”。
除了一起出海看布氏鲸,爸爸妈妈们可以美丽的涠洲岛上拥有大把的“甩娃”时间:复旦学霸游学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实地观察涠洲岛上的地质环境,赶海、拾贝,观察沙滩上各类贝壳、海螺和珊瑚,了解“古代最早的钱币”,认识五花八门的海洋生物,感受热带海洋生态的神奇,也给自己留下满满的回忆和纪念品。
专业摄影师全程跟拍
每个团我们都安排了专业的摄影师,为大家捕捉一路上的精彩瞬间,让一个个好奇心被点亮的成长瞬间和亲子在一起的温馨时刻都能成为永恒。
一年仅一次的观鲸季
和野孩子一起去看神奇动物
扫码添加旅行顾问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