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公开课都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在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公开课中的经历与收获,一同感受在枫桥大家庭中的温暖与成长。
“认识立体图形”是一年级数学的重要起始课,对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至关重要。教材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虽对立体图形有初步感知但准确辨认和区分特征有困难。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直观认识这些图形并准确辨认区分,培养空间观念、动手能力及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合作,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及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为认识图形特征及正确辨认区分,难点是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描述特征。因此我设计以“图形王国大闯关”为背景,创设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情境,把这节课的重难点融入到四个关卡中,帮助、引导小朋友们突破重难点。
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师父和同年级其他数学老师的悉心指导。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让我的课程不断完善,就像精心雕琢一块璞玉,使其逐渐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在第一次试课时,唐能源老师、喻原老师和李锦礼老师指出我的导入部分过于繁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后,我对导入进行了删减和修改,使其更加简洁明了,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引领他们顺利进入“图形王国”的奇妙世界。
为了增强学生闯关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我重新设置了闯关的奖励机制。以发放通关勋章的方式代替原来的简单奖励,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每一次成功闯过一关,他们都能获得一枚象征荣誉的勋章,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更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
喻原老师和邹璇老师在第二次试课后提出,第三关的“猜一猜”和第四关的“找出面包丢失案件的凶手”相似度较大,合并这两关可以删减流程,节约时间。于是,我将这两关进行了巧妙整合,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教学内容更加精炼。这样的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深入学习重点知识,避免了在相似环节上的重复消耗时间。
原第二关“说说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改为让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让课堂时间更加充裕,用于深入讲解图形的特征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另一方面,课后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能够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中,培养他们随时随地观察和学习的习惯,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后与家长或小伙伴一起寻找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终于迎来了公开课的正式展示,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他们在各个关卡中勇敢挑战,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然而,课程结束后,鲁校、刘波主任以及各位老师们的点评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为我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学生们在整个课堂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参与小组活动和各项闯关挑战。他们的小手纷纷举起,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期待和对探索的渴望,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以“图形王国”闯关形式设计的课程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程中设置了多处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如触摸立体图形实物模型,感受其特征;在图形分类大挑战中,让学生亲自对图形进行分类等。这些动手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提升。
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特别是在“生活图形大发现”和“图形特征大揭秘”等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和其特征。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小老师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愈发规范和熟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合理,从神秘图形猜猜猜的导入激发兴趣,到生活图形大发现的联系实际,再到图形特征大揭秘的深入学习,最后以图形分类大挑战进行巩固提升,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清晰的流程让学生能够轻松跟上教学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也为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开课未能按时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这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课堂时间,合理分配每个环节的用时。在备课阶段,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规划,预估每个环节可能花费的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同时,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在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上浪费时间,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整地掌握知识体系。
规范发言语言:学生在发言之前,应明确要求他们先组织好语言,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例如,在描述立体图形特征时,引导学生用“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这样准确、规范的语句进行表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交流更加有序和高效。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
明确奖励原因:奖励机制在课堂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主要原因是奖励过程不够透明和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奖励他们的具体原因,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和表现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例如,当学生准确地说出立体图形的特征时,可以及时给予奖励,并告诉他们:“因为你观察得很仔细,并且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长方体的特征,所以奖励你一枚勋章。”这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能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引导完整表达: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多种情况时,要强调一次性让一个学生说完,培养学生的完整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避免回答问题的碎片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先思考再发言,或者在学生回答不完整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进一步补充完善,例如:“还有其他的发现吗?”“你能不能再详细说一说?”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和逻辑性,又能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我的反思与收获
撰稿/一审:周月华
二审:喻原
终审: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