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陕西政协”,订阅官方微信号
关中地区,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如今,文旅产业在这里蓬勃兴起,成为展现地域魅力、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2年,省文旅厅印发《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构建“一核四廊三区”发展新格局,其中的“三区”之一便是“建设古都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等融合发展的关中综合文化旅游区”。
如何充分利用关中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11月12日至13日,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前往咸阳、西安两地多处文旅项目实地调研考察,了解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探索帝陵开发新思路
“无字碑头镌满字,谁人能识古坤元。”位于咸阳市乾县北部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举世闻名的无字碑就坐落于此。“
为什么武则天会为自己立一座无字碑?千百年来无数答案众说纷纭,可能真正的原因只有武则天本人才知道。正是这样的谜题,吸引着中外游客来乾陵亲身感受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魅力。”乾陵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着无字碑的前世今生。
“汉唐的帝陵都集中在关中地区,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帝陵的价值,打造专属的线路,能够吸引更多的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游览。”省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说。
曾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的关中地区,见证了秦汉唐等辉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古代帝王,根据《陕西帝王陵墓志》记载,目前陕西的帝王陵有82座,位居全国第一。
尚飞林认为,许多帝陵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面临着旅游开发不足的现状。如何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掘帝陵旅游的潜在价值,既方便游客参观游览,又能保持帝陵的神圣,避免过度商业化,做到保护文物古迹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值得深度探讨和研究。
打造“爆款”景区
11月13日上午,调研组来到西安市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现场,重点参观了位于该片区的安仁坊遗址展示馆。
“这几个‘唐诗钟’是小红书上很热门的拍照打卡点,一到周末就会有很多穿着汉服的游客前来拍照留念。”展示馆的讲解员向调研组介绍道,展馆由于布展特色和建筑风格极具唐风的美学特色,现在已经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拍照胜地。
省政协委员、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申大鹏说:“对于年轻游客来说,是否‘出片’是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关键因素。拍出来的照片放到社交媒体上,既满足了个人的社交需求,对景区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途径。”
安仁坊是唐长安城外郭城108坊之一,曾经是唐朝众多达官显贵居住的地方。如今的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就坐落在小雁塔南侧,整个遗址区以考古发掘的唐代安仁坊宅邸遗址为展示核心。
据介绍,该展馆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古人生活过的遗迹,上层分为“唐生活”和“唐五味”两个主题展示区,分别展示唐朝人的居、服、妆、乐、舞、诗文化和灯、食、茶、酒等饮食文化。游客身着汉服唐装参观游览,能营造出在历史中穿梭的空间错觉。
申大鹏认为,在当下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文旅宣传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属性。西安作为“网红城市”,更要抓住互联网流量,多打造“爆款”景区,通过当下热门的汉服旅拍的方式古今融合,让更多人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古都西安的历史底蕴。
“数字+文旅”
开启沉浸式体验新篇章
随着科技的进步,沉浸式演出的种类日趋多元化,沉浸式文旅这一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越发强劲。如何把历史文化资源和演艺市场相结合、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是此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
调研组在实景沉浸式演出《复活的军团》现场偶遇一队来西安参加研学活动的北京中学生,学生小陈说:“这种沉浸式的表演方式很特别,观众随着表演的推进跟着一幕幕转场,自己仿佛也成了剧中的大秦士兵,兵马俑在我心里不再是冷冰冰的泥人,他们都是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他们也书写了历史。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以前只是在书本和电视上看过兵马俑,来体验过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大秦帝国的辉煌。”
省政协委员、西安“草原之声”马头琴工作室负责人朝鲁门认为,《复活的军团》《赳赳大秦》等以历史为背景的沉浸式演出是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早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期待更深入、更有趣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朝鲁门建议,可以加大对VR、AR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数字文旅产品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同时,还要提高内容的质量和水平,鼓励更多的创作团队和艺术家参与到内容的创作中来,提高演出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END—
监制:刘小龙
审核:刘菁
责编:李旌
编辑: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