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一听“创作”两个字就觉得很深奥的样子,觉得“那是艺术家和作家的专利,对我来说,太遥远了。”
我姑且狭隘地认为,这是我们被传统教育模式教化的产物。
总觉得必须言之有物、必须高深、必须高级,所以自己只有听的份儿,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
殊不知,就跟你今天不再晚上7点守着《新闻联播》一样,曾经那种我说你听的方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
今天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人人都能有观众。
在我将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与文化艺术创意相伴。
从专门产出内容的杂志编辑,到作为制作人管理运营文化艺术内容产品,活动、演出、展览、沙龙,再到35岁开始自由职业,逐步成立自己的新媒体公司,运营社交媒体账号,其核心,都是在用优质的内容,体现价值,兑现价值——赚钱。
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假如你具备创作的能力,与其它专业相比,相同的是,你拥有了一项可以谋生的技能;不同的是,创作这件事是没有上限的,无论是数量、品质、价值,还是可以从事的年限、年龄,甚至是否专业出身,几乎都没有硬性要求。
一个人如果想要创作,无论他是八岁还是八十岁,无论他是科学家还是建筑工人,无论他想赚个吃饭钱,还是想成为世界知名的作家、艺术家,并以此成为富豪,几乎都有可能。
试想看,世界上,还有哪种工作可以做到如此?所以,“创作”是这个星球上最迷人的职业之一。
虽说,似乎创作这件事跟天赋有着极大的关系,但就像著名戏剧家赖声川先生的《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所讲到的:“创意是可以练习的,灵感可以被有意培养。”
他说:“每个人内心深处有源泉,链接着全人类的文化智慧结晶。每个人都有不可思议的创作的能量,包含了个人才华等待被开发被发掘,同时个人源泉直通人类共通的源泉,在人类共通的源泉中隐含着人类一切的创意。
创意是由智慧和方法两方面组成,“创”的部分是智慧的累积,它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和经验,通过明确的动机,转化成如何看。
而“作”的部分是方法,它来自于技巧和万物运行的原理,通过结构的搭建,组合成成品,两者之间互为一体,通过想象力和组合力探索出使两者融会贯通的介质——灵感。”
赖声川先生的这段话我很认同。也就是说,“创”来自人生的累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源泉。而“作”是方法论,既然是方法,就可以被归纳总结,可以被学习,可以被实践。
“创作”本身,并没有那么神秘。
生而为人,如果我们有机会参与一场造物,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是一件特别让人兴奋的事。
而互联网时代就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去创造点什么,并且永远的留下来。
那么如何进入一种创作状态呢?
创作有几个要素:
1. 创作的主体——也就是你自己
2. 创作的主题——也就是你核心想表达什么
3. 创作的素材——来自你所吸收和经验的一切
4. 创作的灵感——那些让你心头一亮的创意
5. 创作的形式——把你所表达的主题展示出来的方法
6. 创作的客体——你的作品观众是谁
写下来,看着有些枯燥。
我们先不去深究这些到底如何排列组合,诞生了一个“作品”。
就只说一下,如何让自己进入一种创作状态。
很多人觉得,要先去学技术,比如,如何提高写作技巧,如何提高拍照技巧,如何起一个好标题,如何注册一个小红书之类的。
其实,反而应该是“道”先行——也就是赖声川先生所说的:“每个人内心深处有源泉,链接着全人类的文化智慧结晶。每个人都有不可思议的创作的能量,包含了个人才华等待被开发被发掘。”
你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你心中蒙尘太久的那个源泉。
(普吉岛夕阳下的神鼓与舞者 photo by Elan)
我尽量试着用更直白的方式稍加说明。
1. 首先,恢复你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没有感受就谈不上创作。
比如,今天天气如何?
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比如,今天午饭的煎饺味道如何?你可以如何去描述它?
比如,给你做咖啡的小哥心情不大好,你愿意去猜测一下他今天发生了什么吗?
比如,你又一次觉得现在做的工作是在浪费生命,那么你做什么的时候觉得生命在充盈呢?
比如,你带孩子觉得真的很辛苦,如果让你能跟娃爸畅所欲言,你的真心话是什么呢?
比如,你准备转行,想去拿一个新证书,你是什么时刻开始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
(吃到美味的蒜香奶酪面包 photo by Elan)
这些事是如此日常,以至于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几乎都丧失了感知。如果你想开始创作,你就要开始对这些细节有感觉,对你自己的感觉有感知。
所以,如果你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妨就从每天随手拍一张照片开始,从每天写150字让自己有印象的事开始——恢复对生活、生命、时间的感知。
2.选一个你最顺手的方式,直接开始创作。
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方式的开始,比如说零成本的打字、比如说语音、比如说拿手机拍张照片——这都是今天所有人都能够做到——你看,今天的创造就是这么的容易!
但在最初,你的创作可能像个单细胞生物,结构极其简单,运动也很无序。
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持续,并且刻意练习,让你的创作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哪怕只是每天进步0.01。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以你的阅历、擅长和人生阶段,选择你觉得做起来最不费力的起点和方式即可。
关键是:开!始!做!
很多人脑子比手快,所以开始之前,会有一段长长的纠结。
那么,去把纠结自己的全部选项都写下来,然后闭着眼睛选其中之一,开始你的创作。
补充一句:至于平台,其实到今天,没有很大的差别,选择最适合呈现你作品形式、你最经常用的的那个即可。
3.想象你的作品谁在看。
这一点是跟自high、自言自语、写日记,最大的一点不同——所有的创作,所有的作品,都需要跟观众一起完成。
一幅画,在没有被看到之前,没有解读、没有共鸣、没有生命力。
你用作品看见自己,作品用观众实现存在。
所以,如果我们谈“创作”,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要能够大致勾勒一个“观众”。
即使只是在朋友圈每天打卡早安,你也可能会选择一个文字优美、设计符合你审美的打卡模板——你会设想,为看到它的人带去美的感受、有些人可能会被你每天早起自律的生活打动等等——这就是你对观众感受的想象。
当然,有人会说,我都打卡早起1000天了,也没见给我带来什么粉丝,什么新的机会啊。
是的,作品本身也分不同的层级。而作品、产品、商品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单纯的重复,10000小时定律也救不了你,只有刻意练习,持续的进步,才能成就作品。
无论这段路有多长,都有一个起点。
这个起点就是——现在就开始创作吧!
*本文图片来自wps版权图库 & Elan拍摄
👇这里是我与“自由会客厅”联合研发的《新媒体人物采访课》
录播课买完随时可以上,
如果想找我答疑或批改作业、讨论提纲、帮看稿子,
同样用上面的微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