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济运行:前三季度怎么看,第四季度怎么干?

文摘   2024-10-29 14:58   江苏  



10月28日,南京发布今年经济运行“三季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4.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

一季度平稳开局,上半年稳中有升,透过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南京经济发展长期之“势”:产业在“更新”,消费在升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需求平稳增长,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南京经济表现?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四季度要怎么干?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看底盘,“稳”有支撑



位于南京溧水区的南京长安汽车新工厂,自动化产线机械臂正在组装全新长安深蓝S7新能源SUV,一辆辆新车迅速完成组装,生产氛围火热。今年8月上市的深蓝S07,目前订单已近3万辆。

走进江北新区的南钢智慧中心,超大显示屏上,数字孪生工厂正实时展现着26条生产线的状况。车间内,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忙得热火朝天。就在几天前,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7.54亿元,同比增长5.31%。

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南京国电南瑞自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静音实验室、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汽车生产线……一个个场景,成为透视南京经济发展底盘的窗口。

推进新型工业化,南京没有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进行退出,而是支持企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使得工业这一基本盘蕴藏的巨大潜能得到有效释放,汇聚成产业经济“坐标轴”上平稳向上的曲线。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产业累计增速达8.4%。

一座更来“电”的城市,也吸引更多企业逐“电”而来。

在10月11日举办的2024年数字经济与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经贸会上,总投资40亿元的豪威科技集团华东区域总部——豪威芯视界产业园宣布启动,一批数字经济和半导体显示领域项目集中签约。豪威科技集团专注于真空光电子设备制造和光电材料供应。落地的豪威芯视界产业园拟打造集办公、研发、创新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总部基地,专注半导体显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不仅支柱产业“马步”稳,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特长”也很多。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光纤、光学仪器、电工仪器仪表、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3.1%、130.4%、91.3%、89.2%。“过百”“近百”的增长数据背后,是南京工业产业含“新”量的不断提升。

65公斤重、近2米高的光纤预制棒,经过2000℃高温加热软化,再经抽丝机以每分钟3公里的速度抽取拉伸,透明的玻璃瞬间变成头发丝细的光纤……在位于南京经开区的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厂区内,追“光”让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电信、电力、光电、高速公路和政府等系统干线、城域网和接入网,为光通信产业、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南京力量”。

纵观今年南京经济“季度报”,无论是“一季度”“半年报”,还是“三季报”,南京在工业生产上均呈现增长态势,这表明南京工业基本盘稳固,支柱作用显著。



看成色 ,“进”有新意



手握操纵杆,打开仿地功能,腾空而起的无人机跟随山地坡度不断调整姿态,时而爬高时而降低,雾状的农药被均匀地喷洒在果树叶片的两面……在四川省眉山市,“00后”果树植保专业飞手郭家乐,正操纵着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丰鹏400”无人机为一片山地柑橘园喷洒农药。“给这么一片占地120亩的果园喷药,一名果农要干上半个月,而用无人机,只要3个小时。”他说。

“今年我们陆续推出多款新型大载荷多用途无人机产品,前三季度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0%,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公司总经理张羽说。

翻看经济“三季报”,既有量的扩张,又有质的提升,“进”的态势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中持续巩固。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9月当月,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1.3%、68.3%。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兴服务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增势较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增速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分别增长7.4%、3.2%。

今年10月中旬,互联网企业焦点科技旗下“AI+跨境”产品“门道”分别在新加坡工业博览会(ITAP)、第136届广交会现场亮相。这款AI跨境工具可以为全球分销商和跨境电商卖家解决选品、货源查找、店铺运营等多方面难题,让企业可以更低门槛地从事跨境电商业务,是继“AI麦可”这一AI外贸助手后推出的又一款智能产品。

“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制造业产业带上的中小企业练就快速生产、灵活调整的本领。但多数中小商家鲜有出海经验,对海外市场知之甚少。在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制造网’提供方便出海机会的同时,我们还尽可能提供各种数字化工具,让企业出海更轻松便捷。”焦点科技副总裁、中国制造网总裁曹睿说,“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强大的供应链叠加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能助力中国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扩展到全球。”

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共享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折射出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持续提升之变。



看后劲,“增”有机遇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马车之一。

今年以来,南京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的部署要求,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策+活动”的双轮驱动效应,持续举办多层次、多领域消费促进活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7.75亿元,同比增长3.3%。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显现,前三季度,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9月份,限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0.2%、47.4%、15.4%。

今年9月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华夏家博会、2024南京国际车展上,“换新”是关键词,不少展位上都能见到标注“以旧换新”“补贴”等字眼的海报。功能更先进、能效等级更高的产品销量增长明显。

信心,来自长期积累的稳固基础,来自提质增效的澎湃动力,也来自上下一心的昂扬斗志。



为何要对三季报“一而再再而三”地看



如果把一个年度比作一场长跑,眼下无疑是“最后一棒”交接的关键时刻。第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关键时期,是交考卷、结硬账的收官阶段。距离年终收官不到70天,在这“临门一脚”“冲刺撞线”的紧要关头,南京经济增长潜力几何?

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一场拉满弓、绷紧弦的“收官战”已经打响——就在两周前的10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重大项目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激发攻坚克难的冲劲、真抓实干的韧劲,全面贯彻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力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切实扛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全市各板块上项目、抓产业、谋发展,锚定目标,拿出实干作风和比拼状态,决胜冲刺四季度;国企、民企把计划往前赶、往上推、往实做,瞄准年初既定目标,奋战四季度。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南京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经济新动能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有待继续提振,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着力稳预期、扩需求、优结构、育动能,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专家观点

南京经济发展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


吴斌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维度,南京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4%。这表明,南京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特殊时期。

繁荣的第二、三产业形成的规模、扩散效应,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第二产业的工业企业端,前三季度,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并对周边城市形成辐射影响的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表现为光纤、光学仪器、电工仪器仪表、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3.1%、130.4%、91.3%、89.2%。这表明,南京城市产业群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及通过发展现代制造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增长引擎,对形成南京城市竞争力开始发挥积极的影响。

综合来看,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的前提下,南京经济发展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稳中有进的大趋势没有变。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短期内,南京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压力。



努力把创新优势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丁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南京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服务业发展表现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长5.4%,这也是南京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的良好效果显现。近日,南京已新增一家台商独资医院,相信未来服务业扩大开放将给南京带来更多发展红利。产业强市建设也开始发力,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增速喜人,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形成,正为南京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坚实支撑。

四季度,南京应进一步增强抢机遇促发展的强烈意识,努力冲刺,乘势而上,争取更好完成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挥好南京强大的创新优势,积极发力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展现南京作为;紧抓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战略机遇,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贯通式转化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创新优势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来源:紫金山新闻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击!好么

南京统计
南京市统计局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