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春节期间灌县古城里游人如织,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欢乐气氛.....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没有什么比一碗热气腾腾的小吃抑或甜点更能慰藉旅人的心。接下来就跟这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古城里有什么好吃的吧~
钟鸭子是都江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特色美食店,也是本地人每逢周末喜欢买来家里吃或者野餐时的首选。
米线有两家比较经典,都是有二三十年的,每家都有它固定的忠实粉丝前来回味。一家是老五米线,始于九二年,味道一直很经典~
老妈火锅粉也是开了很久的老字号了,点一碗火锅粉,再来一笼特色粉蒸肉,牛肉细嫩,土豆粉绵,简直是味蕾的双重享受~
加了肥肠节子,每次一吃就要点上一个锅盔做“美食CP”的家兵肥肠粉,当然也不能落下,醋一定要多倒点儿,猛嗦一口,别提多美味了。
兄妹烩面也是一家老店,小时候,很多人家里也会自己做烩面,现在可能很少有人自己做了,没关系,还有兄妹烩面,一直给大家保留着美好的回忆。
下面馆,给客人吃的面也要像给家人做面一样用心,来上一碗鱼香兔丝面或者竹荪鸡汤面慢慢品尝,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是一家开了很久的老店了,想吃甜水面但又不想去网红店打挤,来这家就对了,每天现做的手工甜水面,口感筋道,甜辣度刚刚好,是不一样的味道!
别看店面小,排队的人可不少。15种配料+9种果酱可任意选两样进行双拼,每个都是现烤,外脆里软,趁热吃口感最好。
百年传承,古堰名小吃,不管什么时间段都坐满了人。招牌当属红糖醪糟粉子蛋,用料足,蛋是糖心,粉子是自己揉出来的,醪糟一尝就晓得是自酿,味道十分浓郁。
素菜是按斤称的,荤菜一份份拿~蘸水也是干湿两种,干的蘸土豆、凉粉,湿的蘸鹌鹑蛋、肉嘎嘎!简直不能更美味了~
这家店铺每到饭点便座无虚席,小巧的碗中,藏着大大的美味秘密,环境干净整洁,像是一家川味食堂,很适合想要尝试多种川菜的游客朋友们。
如果你想念小时候的味道,这家味道一定不要错过且一定会让你惊艳。海椒面是亲手炕制研磨,风味独特,闻起来很香,蘸上洋芋片片味道很巴适。
店面虽略显老旧,但是来吃的人却不少。从来客的交谈和点餐的熟络中不难发现都是附近的居民,跟着本地人吃准没错。
陈家巷的李妹葱葱卷,不少人是从小吃到大,里卷着白萝卜丝和少量的红萝卜丝,配上酸辣鲜香的蘸汁,看起来就相当清爽。一口送进嘴里,酸酸甜甜相当赞。(冷知识:葱葱卷没有葱)
这家冷串串开了已有些年头,别看招牌上写的是冷串串,其实还卖热串串。冷串串的汤汁是用骨头熬制而成,有红油、藤椒两种口味,菜品非常多。强推无骨鸡脚和大头菜。
文庙街口的一家小店,虽然环境称不上优雅,但味道地道家常,店面虽不大,但种类不少,米线面条抄手水饺应有尽有。
古法熬制,创新多样的口味选择、温馨舒适的环境,无论是经典的红豆沙、香滑的芝麻糊,还是创新的水果口味,每一款糖水都呈现出细腻的口感与丰富的层次,让人回味无穷。
主打砂锅菜,俗话说“一热抵三鲜”,用老砂锅煨制的手工菜,不仅热乎还更入味、更有锅香气,每一道菜都很下饭。
进一家店便可尝到多种都江堰特色小吃,红糖醪糟、叶儿粑、冰粉、冰豆花、伤心凉粉、红糖糍粑、凉糕、开口小饺子、腊肉香肠等,总能满足多种口味。
青城山老牌子“李煮血”,自取式特色小碗川菜仿佛让人置身食堂,菜量小且实惠,可以一次性尝试多种菜品,很适合外地游客朋友来此品尝多种特色川菜。
开了22年的老店,荞面是现压的,不变的味道,成为了本地很多居民的早餐首选,还有每日现蒸的叶儿粑也是油香油香的。
老字号小吃店,量大又便宜,种类还丰富,土豆花、铁板鱿鱼、臭豆腐必点,缺点就是没有外卖。
作为都江堰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适合作为伴手礼送给朋友,店里的糕点都是手工现做,味道醇正,甜而不腻。
作为一家清真糕点铺,样式不仅好看,也很好吃。每一道都是纯手工制作,店里的老式月饼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味道,当做伴手礼送朋友也是不错的选择!
主管 | 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 |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 | 刘 洪
执行 | 杨文韬
责编 | 周鸿雁
编委 | 刘文刚
编辑 | 王佳惠
来源 | 灌口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