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暨智慧农业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学术   2024-10-25 15:40   北京  


2024年10月10—12日,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市平谷区世农创农业科技中心承办的“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 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农业·共享未来”为口号,围绕“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主题,采用“1+5+N+1”的形式举办,即举办开幕式及全体会议、5场专题会议、N场平行会议和1场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其中,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联合策划承办了“智慧农业国际会议”。


10月10日,智慧农业国际会议在北京市平谷区成功举办。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兰玉彬,来自中国、美国、伊朗、埃及等国家的1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和优秀企业家,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生等200余人现场参会,截至会议闭幕,线上参会人次超两百七十万。

据该平行会议召集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应宽介绍,智慧农业是我国智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农业国际会议是WAFI旗下最重要的平行会议之一。智慧农业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命,更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和模式。加快智慧农业建设,集成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智慧农业的重要性、影响和潜力,并聚焦智慧农业的新技术、 新模式和新应用。

此次平行会议主要包括开幕会、主旨演讲、圆桌会议三个环节,由王应宽秘书长主持。在开幕会上,王应宽秘书长做了开幕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特别注重产学研的结合,鼓励各方共同参与协同创新,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他强调,智慧农业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命,更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和模式,它要求我们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应对变化,迎接挑战,拥抱未来。



开幕会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先生代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致辞。他表示,贯彻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从事数字技术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中关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论述,深入思考如何加快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本次智慧农业国际会议的举办对于推动数字技术发展和应用,促进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他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在着力补齐北京市数字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发展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并指出,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在于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进入农业领域,2024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是奖给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这为发展智慧农业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为此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务必要把智慧农业摆在突出位置。要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加人工智能驱动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强智慧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成果转化,丰富农业农村数字场景,提高农民数字化素养,加强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最后,他真诚地邀请各位到北京各处参观指导,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积极为北京智慧农业发展献计献策,也恳请大家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将努力为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共同为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出应有贡献。

接着,北京市平谷区李子腾副区长代表平谷区委区政府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平谷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智慧农业的号召,不断探索创新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为蛋鸡养殖等农业领域赋能,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具有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构建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合作模式,先后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单位、国家畜禽种业创新基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机融合,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沃德股份先行先试数字经济,构建了家禽数字经济新业态,有效推动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家禽大数据的智慧育种,成功培育肉蛋鸡自主品种8个,蛋鸡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代表中国自主培育种鸡首次走出国门。自主研发我国首款蛋鸡DNA芯片实现国产蛋鸡专用芯片的零突破。普洛斯智慧冷链产业园将于明年7月建成,完善智能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打造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最后一公里。他表示,平谷区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将以此次智慧农业国际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数智农业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法、路径,推动智慧农业数智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相结合,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智慧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迂莹莹女士展示了平谷区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获得的丰硕成果,分析了平谷区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具有的在地理、资源、政策方面的三大优势,分享了平谷智慧农业发展前景。智慧农业引航、产业集聚落地,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集群是平谷区农业中关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平谷区将依托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集科研、孵化、产业化于一体智慧农业创新平台,为更多科技企业、种子企业打造众募空间。邀请企业来平谷打造一批智慧温室、无人农场、智慧果园。她强调,平谷区将秉持“亲商懂商,赋商成商”的服务理念,打造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业态,让平谷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成为企业发展的大舞台,诚邀大家走进平谷、投资平谷,携手推进平谷区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内外院士、专家、优秀企业家代表10人作了精彩报告。赵春江院士作了题为《AI与智慧农业》的主旨报告,指出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工业装备技术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等先进生产力要素深度融合形成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自动化作业、精准化投入和网络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人类基于农业内在规律与环境条件,运用现代科技对农业系统的运行管控在感知理解、分析判断、行动措施等方面能力的终极体现。智慧农业已经成为国际热点,美国、欧盟、日本,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都在强调AI在农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农业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农业大数据对于农业生产效率、韧性、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赵院士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进入了认知智能的新阶段。目前我们国家重点从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智能自主系统5个方面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创新和发展。农业的经验性(经验性多,定量少)、复杂性(涉及多因素、多类型)、不可控性(天气影响难于消除)、高强度性(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特点决定了 AI在农业领域会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1)农业大数据智能;2)AI 用于智能育种;3)作物病虫害害智能识别与动物疫病诊断;4)农业大模型;5)农业机器人;6)农业自主无人系统(无人农场)。 AI使农业系统从机械化到数字化,到自动化,到智能化迭代演进。未来中国AI农业应用发展趋势体现在5个方面:1)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智能农业应用的理论、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2)重大产品创制:创制一批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自主作业、智能服务等智能农业重大技术产品;3)开展农业智能生产和农业知识服务应用示范;4)引领产业: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升现代农业水平;5)培育产业:农业软硬件、系统集成、农产品追溯、智能信息服务。牢牢把握大的发展趋势,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进一步结合,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 ★ ★

兰玉彬院士作了《精准农业航空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精准农业航空发展应用现状、关键技术与装备,并分享了精准农业航空技术与低空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精准农业航空技术为实现农药减施,提高农药使用率提供技术支撑。植保无人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已广泛应用于低矮的作物和地形平坦的种植区域,对于高密植场景正处于探索完善阶段。无人机用作植物化学保护产品的喷洒工具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包括东亚、南亚、北美、南美、澳洲、欧洲部分区域,我国已成为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和应用面积最大的国家。承办的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一带一路”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技术国际培训班,向来自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德国等20多个国家百余名学员分享了我国精准农业航空技术和实践经验,促进了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交流与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在无人机低空遥感与农情解析、农业航空施药技术理论及应用、农业航空施药关键部件及系统、精准农业航空智能化作业技术与平台、精准农业航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业航空应用技术示范基地已累计超过30个,有效的促进了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精准农业航空技术未来向实时识别决策的察打一体无人航空作业系统、空地协同感知与喷施作业技术方向发展。兰院士指出,低空经济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与农业植保、撒播、运载等方面结合,未来会成为农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的亮点。低空产业助力农业现代化,我国将加快农林植保无人机装备创新应用。以“农用无人机+智慧农业”为代表,加快以无人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低空装备创新应用,深度探索农用无人机应用,促进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多元化。

★ ★ ★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何雄奎教授作了题为《数智化无人农场实践-以山东齐河超高产数智农场为例》的报告,结合山东齐河超高产数智农场构建实践,全面介绍了数智农业及农场关键技术与装备以及应用推广前景。数智农业指“智慧农业”与“数字农业”的结合体,数智农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包括数智农场信息技术系统、数智农场农业大数据获取、专业传感器、农场全信息实时监测、数智农场空天地全要素农情信息采集、各环节作业装备无人化作业、智能化管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智能农业装备。集成数智农场云平台和溯源系统,实现对农场生产运营的综合展示、分析与管理。数智农场使产业链窄、段、弱、互不衔接的传统农业向数字化、集群化、依存度量化的全产业链农业转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均有提高。未来农业必然向智能化、无人化、精准化发展。

★ ★ ★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漫教授作了题为《作物表型信息高通量获取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阐述了智慧农业中作物表型技术的研究进展。她指出作物表型是基因性状和环境信息结合的产物,表型信息的快速准确测量对于育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期在基于室内固定式平台和基于手持/车载/无人机载等移动平台获取不同尺度的表型信息及图像表型数据解析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结合高通量大豆表型获取技术、面向设施农业智慧管控的作物表型技术、玉米植株和营养及香蕉表型技术等案例进行了全面介绍。总结了表型测量目前面临的4个挑战:1)获取表型数据的传感器;2)表型数据融合分析;3)表型和基因型的关联;4)高通量表型平台的开发。

★ ★ ★

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埃及国家研究中心Ahmed Faris Emam Ahmed Elshafte 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建模和智能化应用的精准灌溉管理》的报告,指出缺水是一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危机,农业正面临低效灌溉系统、气候变化等带来的重大挑战,与此同时人口不断增长也会加剧这些问题,需要创新和研究改善农业灌溉用水的技术,从而更好地应对用水需求的增加以及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家加入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苏丹、尼日利亚等地区也建立起了相关研究中心,帮助解决当地的一些农业问题。他指出精准灌溉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并全面介绍了为解决盐碱地种植和灌溉设计的软件与硬件配套的精准灌溉系统,可以实现土壤和灌溉的实时管理。

★ ★ ★

伊朗默罕阿拉伯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专业的Afshin Azizi 博士后作了《苹果视觉识别技术挑战与展望》的报告,介绍了苹果机械采摘研究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未来发展的新方法。团队研制的采用视觉方法的苹果精准检测机器人采收系统主要在苹果成熟度检测、输入信息的准确获取、目标检测模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该系统应用还面临障碍物遮挡、照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簇状苹果识别困难的问题。未来可在深度学习算法、采用融合策略等方面挖掘检测技术潜力,以在动态环境中进行更加准确地检测和定位。

★ ★ ★

麦麦科技集团创始人、CEO李楠作了《技术营销双赋能——智慧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商业实践里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他认为从技术投入到商业成功缺少了以技术投入到营销的转化,以关键要素为核心的体系化转变。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从技术到营销进行双向赋能来提升产业效率,要把技术应用到技术和营销这两大领域里。通过柑橘智慧果园生产营销模式的案例,介绍了技术到商业的价值实现,再从商业价值实现反向回补技术投入的技术营销双赋能商业模式。

★ ★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负责人钱姝婷作了《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回顾了无人机技术进入农业生产的过程以及无人机在农业场景应用落地的历程。她认为在低空经济火热的当下,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与价值。还展示了极飞新的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实践成果——农业无人机P150,除具备传统的喷洒、播撒以及航测的功能外,还具备运输功能,最大有效载重可以达到65千克,能够适应田间地头各类物资运输场景。分享了智慧农业技术在柑橘、超级棉田等多场景的应用。极飞公司近年也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让智慧农业技术普及、普惠更多农业从业者。

★ ★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行业工作部部长/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秘书长王琳作了《智能农业拖拉机关键技术初探及展望》的报告,介绍了中国一拖公司在智能农业拖拉机方面研发的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基于农业拖拉机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总结了智能农业拖拉机的卫星定位、自动驾驶、发动机智能控制管理等九大关键技术。指出智能农业拖拉机发展面临的问题:1)我国农田地块规模比较小,耕地碎片化程度比较突出;2)我国农机化水平较低,农机装备和农机农艺结合的还不够紧密;3)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5G农村地区很少;4)农业拖拉机的技术有效供给不足。

★ ★ ★

北京知申禾行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拥军作了《新能源农业机械的历史与未来》的报告,介绍了新能源农业机械的发展进程。从19世纪末人们一直在尝试拖拉机的电动化,但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足以支撑这种形式。直到进入锂离子电动时代,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卡车、工程机械等都开始了电动化,农业机械基本上也在2022年左右开始尝试。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业场景、能量转化效率三个方面总结对比了新能源与柴油拖拉机的利弊。目前,诸如打顶机、修枝机、喷药机、电动除草机等新能源农业机械应用已非常广泛。团队要依托智慧农业把新能源农业机械做好,为农民提供作业舒适、科技含量高、作业成本低的产品。


主旨演讲后,兰玉彬院士和何雄奎、钱姝婷等部分演讲嘉宾与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民赞、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张昭等参会代表参加了圆桌会议,在王应宽研究员的主持下,围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分享。


01

兰玉彬院士从事智能农机方面的工作,主要进行农用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方面的农机开发。他及其团队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建设了生态无人农场,占地四千多亩,无人农场分三大部分,生态农业、绿色循环农业和无人化作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组织院士专家评价成果时,给予了“国际领先”的很高评价。据兰院士介绍,华南农业大学2019年成立了国内农林高校第一个人工智能学院,也获批了国家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国家人工智能硕士点,在人工智能赋能农机和智慧农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问题,如数据获取难,没有有效的数据很难谈到大数据,也很难谈到人工智能很多方面的工作,但是数据分多个方面,田间也好、农机也好、无人机也好,可能要做很多技术性的研究,从模型数据的获取还有包括各种算法在这些数据上的应用,最后决策,能够把这些决策用到指挥田间的无人农机进行精准化作业的阶段。这样的过程做起来是非常漫长的,可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他认为现在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农业方面应用可能在全世界是站到前面的,他非常看好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政府对农业的重视,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是市场的刚需,因为需要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等多方面的问题。


02

何雄奎教授主要从事植保机械、智慧果园等研究,2019年底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系统研究院,2020年率先在北京平谷建立了一个300多亩地的智慧果园,种植苹果、梨、樱桃和大桃,紧接着在湖北枝江、鄂尔多斯、黑龙江等地建立了智慧果园和无人农场共13个。他表示,尽管建立了这么多无人农场、智慧果园,但离中国农业真正进入智慧时代,进入AI时代,仍然是万里长征只走完第一步,在所有智慧果园或者无人农场里,仅有一个鄂尔多斯是企业家自己掏钱的,其他都是政府做的一个模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慧农业是一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传感器还不够,算法需要大力提升,以提高生产效率,数据好似一张皮,如果没有数据支撑,系统是瘫软的,系统像人一样要有皮、骨架和大脑,引领着行业发展,未来在这些方面肯定是会引领智慧农业的发展。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祝智慧农业越来越好,发展的越来越快! 


03

李民赞教授曾从事农业机械化研究,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研究精细农业,回国后加入汪懋华院士团队,参与了中国第一个精细农业研究中心的建立,后来相继成立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以及农业部的农业信息获取重点实验室。他介绍了他及其团队在精细农业、智慧农业中信息获取、信息决策最后变量作业及精准作业三个主要环节以及开展智能装备研究所做的工作。他表示汪懋华院士将智慧农业和智能农业区分开来:现在有很高的技术,可以自动化,再加上智慧,加上人的知识就是智慧农业;智能农业,指的是未来智能水平很高,农业生产可以完全独立,不需要干预就可以完成未来理想的无人农场。但是农业系统很复杂,真正要达到完全的智能还是很困难,所以要集中发展智慧农业。从这个角度,他提出一点寄语,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必要性:第一,农业要保证粮食安全,在现在的情况下粮食安全特别是在耕地少人的情况下,人工智能一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离不开人工智能。第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还要吃得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仍然可以复制形成新质生产力。第三,农业不能老赔钱,要赚钱,要有效益,有效益的根本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样离不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中国农业发展上很有前景,而且它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04

钱姝婷经理主要负责极飞科技的公共事务,有互联网工作经验,已投身农业科技领域5年,她表示跟互联网比起来农业科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特别需要长期主义,粮食安全问题是国之根本,而且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问题,所以投身农业科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极飞科技作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一直在实践农业+AI,目前人工智能在智慧农业的应用刚刚开始,需要探索的内容非常多,接下来极飞会非常坚定、长期聚焦在农业这个领域,去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希望让农业+AI技术能够普及到更多的农业从业者。可以看到,在智慧农业的赛道,让AI来助力农业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未来继续突破可能需要聚力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弯道超车,关键在于农业典型场景的人工智能跟机器人之间怎么能技术对接上,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 AI跟农业融合场景还有很多,比如说作物科学模型,作物科学的探索也是未来的方向;二是关于产教融合,未来的智慧农业一定会积极呈现出更多的与产业和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它不仅是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三是怎么样从需求端去寻找智慧农业和人工智能的机会,就像现在发展低空经济一样,应用的场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怎么样从需求端入手完成企业价值的商业化是非常重要的。


05

张昭教授简要介绍了本硕博以及在美国North Dakota时所做的工作,着重介绍了2021年以来在中国农业大学围绕苹果开展的有关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三点工作:一是识别工作,采摘的过程中最早使用黑白相机采集照片,那时候没有人工智能,实现不了识别。这些年,随着传感器、算法的提升,特别是近几年AI模型性能的提升,使得检测的精度、效率和准确度变得特别好,以后模型的鲁棒性会更好,能识别苹果、桃,可能是由一个大的模型来完成这些,也可能是很多细分小领域的模型识别这些。二是识别以后的采摘工作,相较于识别,采摘可能是更大的问题,因为人这个系统太复杂了,人的手眼协同,如何在采摘过程中准确抓取,且抓取过程中不产生损伤这些问题,相比较于识别,采摘过程可能更需要AI助力,需要及时反馈,实现更好的采摘效果。三是存储,比如苹果产后分级的相关工作,更需要AI赋能,主要是如何识别苹果的甜度、糖度,苹果的品质,随着AI的发展,通过AI赋能苹果整个产业链,会给农民带来更好的效益。张昭教授表示,农业最早从刀耕到后面的机械化,一步步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解放的还不是特别彻底,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从识别到机械手能够彻底把人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不但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提高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减少职业病,提高人类的福祉,一定会有一个特别好的未来。


最后,王应宽研究员进行了大会总结,感谢各位专家和企业家的精彩分享,特别感谢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在座的各位专家朋友的参与,感谢线上的朋友对会议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截至会议闭幕前,会议线上的关注度超过两百七十万人次,可见目前智慧农业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相信假以时日智慧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一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毛主席曾说农业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希望其他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来支持农业,走进农业,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相信明年又会有更多新成果产出,明年大会还会继续,希望明年再见。



 直播回看二维码

照片下载链接:

https://m.alltuu.com/album/2075523446/?menu=live


相关媒体报道链接如下:

题目:培育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 推动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https://mp.weixin.qq.com/s/Wlf1HiduEw_RocNWuZnQ6w

题目: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平行会议:智慧农业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12/doc-incshhpf3820073.shtml



本文由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tcsae@tcsae.org

今日推荐


发布征集

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稿至我刊公众号,包括但不限于创新科研成果、科技写作技巧、书籍推介、优秀科技工作者介绍、科研团队招聘/招生、行业资讯以及相关活动等农业工程领域信息。

公众号文章投稿邮箱:abe-newmedia@tcsae.org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查询/获取更多信息

公众号内回复【2023-0822】收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CSAE 2023)全体大会”

公众号内回复2023最美封面为您心中最美封面投出宝贵的一票

公众号内回复2023审稿人查看2023年度杰出、优秀审稿人评选结果

公众号内回复【招聘】加入《农业工程学报》和IJABE编辑部


农业工程学报
发布《农业工程学报》出版相关信息,及论文题目、摘要、全文的相关链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