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挺膺担当——写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民生   2024-11-08 15:01   辽宁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奔赴报道第一线。这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托付。听党话、跟党走,媒体新闻从业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征程上坚守舆论主阵地,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


值此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全市新闻工作者和传媒同仁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祝大家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康健!


辛勤耕耘,才有收获。近年来,阜新传媒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用汗水滋润新闻初心,以辛勤打造新闻精品,废寝忘食奔赴采访一线,殚精竭虑保障刊播安全,关注时政大事、转型振兴、民生福祉、文化建设、生态安全,实现了媒体自身的新突破——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代表辽宁在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上拔得头筹,相关部室获评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多篇新闻佳作获辽宁新闻奖一等奖……


成绩代表过去,荣誉催人奋进。展望未来,阜新主流媒体人重装出发、奋勇争先,守正创新、挺膺担当,阔步走好新闻路!


在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党媒姓党”,时时刻刻讲政治,为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凝聚力量,为阜新城市发展提供舆论引领;


在路上——我们要围绕重点工作求突破,记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景,在项目建设和招商一线落实“走转改”,为制定决策提供独具“时度效”的新闻借鉴;


在路上——我们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民生领域,始终做到代百姓发声、替百姓办事,做百姓的知心朋友;


在路上——我们要表明新闻立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报道阜新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果,斥责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助力守护碧水蓝天净土;


在路上——我们要带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讲好阜新故事、传播阜新声音、记录阜新影像中创作更多扛鼎力作,传播先进文化,擦亮“厚道阜新”品牌。


新闻是时代发展划过的彩虹,新闻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让我们永葆新闻初心、肩负职责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谆谆嘱托,践行新闻“四力”,向改革要活力,走好媒体融合转型发展之路,锻造一支拉得出、能战斗、打得赢的媒体队伍,为阜新转型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新闻力量!


不负热爱  不负使命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稻香四季”创作团队


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了,步履匆忙间回望,充实、欣慰、感动,一幕幕涌满心房——我们曾目睹夜幕下建设者的激情,仰望高空之上的动人风景;我们也曾感到工作有些疲惫,但永远不负热爱、不负使命。
2022年,我们团队创作的新媒体短视频《2021见证|稻香四季 青青柳河湾》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成为阜新新闻史上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
这部作品展现了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开展柳河生态治理工程的典型事件。创作团队历时两年时间,先后20余次深入现场,行程4000余公里,以全媒、全景、全程式采访拍摄采集视频素材。2021年年末,我们团队又以“见证者”的视角,以年终盘点的形式,将一年内传统电视媒体采编的大量素材进行新媒体短片制作,以“梦”的元素贯穿全片,以“春夏秋冬”结构全片,展现万亩水田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为宣传阜新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贡献新闻力量。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我们团队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传媒中心电视新闻部门浓郁的创作氛围。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近年来,市传媒中心电视新闻部门树立精品导向,逐渐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倾情绘就新时代阜新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放眼望去,媒体融合的浪潮奔涌而来,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阜新转型振兴的“末梢神经”,与一线的奋斗者、朴实的百姓倾心交谈,多到基层一线抓活鱼、找实料、取真经;我们要提升作品“思想力”,深度诠释阜新这座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善于从毫无关联的元素中把握事物规律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必然性,从细节表象中挖掘事物背后的本质;我们要在实践中全方位锻造自己,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在主战场上发挥主力军作用,使新闻作品更具吸引力。
在创建“双示范市”的征程上,在三年行动的号角中,在厚道阜新人期许的目光里,电视新闻人将牢记职责使命、践行新闻“四力”,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用情用力记录时代变迁,以优异成绩让党和人民满意。



披星戴月坚守  永葆激情奉献
第三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团队

在2023年10月至12月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辽宁赛区比赛和全国总决赛中,我们代表市传媒中心参赛,以全省总分第一名、全国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双冠,不仅代表辽宁展现了新闻人的业务能力,也打造了阜新媒体参加行业赛事的新高度。

形式上是个体在全省、全国大赛上获奖,内容里是整个部室、全体夜行者的坚守和付出。我们是市传媒中心报社时政新闻编辑出版部的成员,我们和身边人一起,以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关键信息,组版、设计、校对、编审,当好新闻安全出版“把关人”,呈现给读者一份报纸的精彩。

很多时候,报纸编校人员要和其他媒体人一样,参与到单位日常工作中;更多时候,我们连续作战,把精力和体力献给满天星辰。高举旗帜唱响主旋律,字斟句酌打磨好文章。我们肩负新闻使命,练就过硬编校素养;我们秉持心中热爱,成就新闻人的职业价值——

每逢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重大会议召开、大型活动举办,全体编校人员在对标对版中践行“新闻为先”,最长连续工作18小时,最迟奋战至次日上午9时,披星戴月、默默奉献;

疫情来袭,事出紧急,大年初四,我们放弃休假提前上班,不畏急难、不惧艰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彰显新闻担当,在危急时刻守好舆论主阵地;

2021年11月阜新暴雪,城市面临极大考验,我们徒步一两个小时奔赴单位,及时报道灾情影响与预警信息,推出救灾现场感人故事,与抗灾救援人员共同奏响冒风雪、战严寒的铿锵旋律;

……

困了在座位上眯一会儿,饿了吃一口方便面充饥,度过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在迎接朝阳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转化为严谨细致、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气神”,这就是党报编校人的工作日常——用坚守为奉献写下注脚。

编辑出版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求我们提升政治站位,树牢“政治家办报”思维,永葆激情克服寂寞,深怀热爱战胜枯燥,肩负使命保障出版安全。迎接下一个黎明,阜报全体编校人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动力源泉,全面落实市委部署、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全面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以更高质量的新闻出版记录时代风云、推进转型发展!



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行

阜新综合广播新闻采编播团队


25载春秋轮回,一代又一代阜新广播新闻人接力而上,与时代和人民同行,传播阜新声音,讲好阜新故事。怀揣着炽热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共话初心使命、共谋融合发展。
多年来,我们积极投身阜新转型实践,牢牢把握“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主题,用心找选题、用心找素材、用心选角度、用心抓制作,有力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用话筒为转型鼓与呼。
盘顾来路,在《阜新新闻》《新闻早知道》《民生直通车》《行风热线》《对话民生》《营商在线》等栏目中,我们在一线、在现场、在直播间,用鲜活的声音记录着阜新发展的脉搏、传递着百姓的关切,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多年来,阜新广播新闻人用心策划精品栏目、采制优秀作品。从消息《百名贫困户搬进“爱心房”》《高铁,您好》《直播带货走天下 乡村振兴冲“云端”》,到专题通讯《命悬一线8分钟》《彰武人民的诗意生活》,再到评论《从“逢六说事”说起》,我们关注转型大事、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群众生活,推出扛鼎力作,多次荣获辽宁新闻奖、辽宁广播电视大奖。阜新广播新闻部先后获阜新市“青年文明号”、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拥抱新媒体时代,近年来,阜新广播新闻人充分发挥广播优势,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做精微信公众号,并利用公众号平台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提高粉丝黏性。其中,“‘盛’情感恩”母亲节线上系列活动、“践行雷锋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主题朗读活动、“我与共和国共成长”——晨星杯“龙之声”少年朗诵大赛等赢得广泛好评,阜新广播微信公众号获评全市十大具有影响力公众号。
25年,变了的是阜新广播新闻人曾经挎着的大个头“黑匣子”录音机,是曾经的青丝到白发;不变的是我们对新闻事业的热忱,是步履匆匆依然坚定而有力的步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阜新广播新闻人将坚守新闻“战场”,创新报道方式,进一步推动融媒体发展,推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新闻作品,发出广播时代强音!


向着新闻理想阔步前进

第十七届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黄萍



今年11月8日是我度过的第12个中国记者节。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记者节是一个没有休假却倍感荣耀的日子。

从业12年来,我在新闻路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前行,以奉献和坚守完成每一次采写任务,用理性和沉思做好每一篇新闻报道。

在负责“公安周刊”专版的7年时间里,为了捕捉信息含量大、新闻价值高的新闻线索,我坚持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地采访了30余个基层派出所、警种部门,推出最鲜活、最有价值的公安新闻。7年间,我平均每年采写稿件500余篇,其中多篇稿件被中央、省级媒体转发,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2022年,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市委主要领导专职记者。两年多来,我将“党媒姓党”落到实处,准确传达市委工作部署,时刻保证采写工作的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市委机关报”建设,尽己所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闻力量。

在保质保量完成好政务报道的同时,作为市传媒中心报社采访部副部长,我还积极参与《阜新日报》策划推出的“脱贫攻坚看阜新”“阜新转型二十年”“绿水青山润阜新”等重大新闻主题的采访报道工作,努力撰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心用情讲好阜新故事,有多篇作品荣获辽宁新闻奖、辽宁政法新闻奖。今年5月,我被授予第十七届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展望未来,我将把“政治家办报”理念落实到新闻实践中,在深入基层中提升脚力,在洞察生活中练就眼力,在勤学深思中增强脑力,在阜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输出笔力,向着心中的新闻理想阔步前进!


在田野里捕捉新闻的芬芳

第十七届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宋力力



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从跑农口的记者到“新农村”“直通县区”栏目制片人、市传媒中心电视新闻部副部长,每一次转型我都面临新挑战,每个新岗位都催促我提高,但不变的是“三农”记者的初心、良知、追求,以及一份乡土情怀。
由于采访对象的特殊,“三农”记者经常要跑很远的路深入田间地头。别人眼中的“出差”之于我来说,是一种工作常态。三伏天烈日炙烤,要抢先到最干旱的地区;防汛开始要冲锋在一线,在山沟蹲点,到田间采访……“三贴近”让我成为广大农民信赖的媒体人。通过和他们交朋友,也让我用镜头记录下无数个生动乡村故事。
多年来,我的足迹踏遍全市60多个乡镇,牵头制作的《“第一书记”扶贫日记》《让“问题户”没问题》《咱们村里的“毛丰美”》《有事儿找“彪哥”》等50多篇作品荣获辽宁新闻奖。从2016年起,我和同事连续八年荣获辽宁新闻奖一等奖。辛勤工作带给我力量和荣誉,个人荣获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现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新闻学院)业界导师。
作为新闻记者,最让我开心的,是通过实地采访报道呼吁,让砸在农民手上的7000多斤香瓜找到了销路,一些贫困家庭得到了社会资助,很多群众通过我的报道,更多地认识乡村、了解乡村。
成绩属于集体。如果说市传媒中心的记者是一片树林,那么我只是他们当中普通的一棵树。有人对记者这个职业总结了8个字,我特别认同——“体会冷暖,深爱人间”。新闻在路上,我愿沿着这条路,充满热爱地走下去。


不忘新闻初心  坚持开拓创新

第十七届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关天一



今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对于我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身份的纪念,更代表着一份责任、使命和担当。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媒体公众号“阜新微报”的新闻航拍和采编等工作,由此踏上了新媒体探索之旅。作为市传媒中心融媒体部的一员,15年来,我认真用航拍机、摄像机去捕捉每一个瞬间、记录每一帧精彩。
2014年“瞰阜新”栏目开栏时,用航拍形式记录阜新的美丽景色;2020年参与《泪奔!英雄凯旋,阜新最高礼遇护航!》制作,总浏览量达70余万次;2022年利用矢量图语言编写《美不胜收!阜新细河全景图》《这条推送,穿越8000年,龙年刚好遇见你》等新媒体作品,以新颖的形式给广大网友带来视觉享受;2023年,《大美阜新入画来》在央视“宜居城市”栏目播出,《阜新独臂外卖小哥》让公众认识了坚韧不拔的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王哲;2024年参与《龙源阜新》拍摄,作品由新华社转发并获大量点赞,播放量超3000万次……通过参与创作这些作品,不仅让我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长,还让我获得第十七届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殊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扎根于新闻沃土,才能在担负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过程中长成一棵大树。这是我的个人领悟和前进方向。
作为一名党媒新媒体工作者,我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创新开展工作,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洪流中增长才干、增强本领,不断创新传播方法手段,持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为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 孙佳琪
初审 李 悦
责编 冯思媛
总监 孙希强

News

微报精选

致敬记者 致敬新闻 第25个记者节寄语

双“11”活动来了|阜新市2024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即将启动

胡涛在调研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运行情况时强调 及时解决“急难愁盼”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阜新微报
《阜新微报》由阜新市传媒中心承办。《阜新微报》立足阜新本土,为读者传递最快、最新、最权威、最有价值的资讯,是您身边有态度、有温度、最贴心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