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研究得到的重要结论是:昆仑其实就是月球,其另一个称谓是天,天字比昆仑一词用得更普遍,但人们都已经不明其本意都是指月球;上古时候的月球曾经在中国大地附近上空从东向西飘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昆仑”和“天”已经失去了记忆,好在华夏文化的持续传承,通过《山海经》《史记》《老子》《水经》等,以及众多的历史典籍和文化传承,如今找回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月球曾经在地球表面附近。
由此派生出很多新的问题:月球哪里来的?月球怎么会来到地表附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呢?当然也会有质疑或者嘲讽,这可能吗? 这也太荒诞了吧!
关于月球的来历,现今科学已经给出了几种可能。第一个值得提醒的是,月球的来历还没有定论,换句话说目前只有几种假设而已。既然是假设,是否还可以有新的假设呢?当然可以。第二个值得提醒的是,以往的科学研究中可能出错吗?也会有。因此,不管怎么说,假也好真也好,就应该继续探究下去,最终总要还历史一个明白。于是,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月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否留下印记。
黄帝战蚩尤真相是昆仑来到中国上空
有关月球,虽假设众多,但都因没有找到合理的答案而成了一大谜团,月球的谜团的具体内容五花八门。月球的成因是一个超级大课题,牵涉到历史、天文、地理、地质、气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考古、乃至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势必需要众多的学者的参与,也需要各方面的资料。后续的研究首先应当看成是一种可能,论证是紧接着要做的工作。
一、司马迁认可黄帝是史实
首先不得不说司马迁(前145年)。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为“二十五史之首”。《史记》记载了从上古黄帝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杨雄在《法言》中言:“太史迁,曰实录”,赞司马迁为实录精神第一人。班固对《史记》赞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是集司马迁父子两代史官对华夏历史穷尽毕生心血的忘我作品,其要点是“实录”。读历史首先要对历史有恭敬心,对史官要有敬佩之意,不能将《史记》理解成小说、演义或杂谈。要看重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因为该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五帝本纪》有很多史实没有说具体时间,原因是史上各邦国的资料纪年并非统一和典籍丢失使然,直到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不同诸侯国记录了同一事件,才确定了最好的纪年起点。但是不能说公元前841年以前就没有历史,甚至推及没有夏朝及大禹治水,乃至于没有黄帝。司马迁没有说公元前841年以前事件及人物的准确年代的做法,正是史官的精神的体现。事实上,司马迁说自黄帝时代以来都是有确切纪年的,只不过不同资料的说法有所不同,造成真实的历史纪年没法确定。随着历史的进程,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的珍贵史料渐渐湮没失传(如周朝王室典籍丢失),流传下来最早的年表就只有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因此取公元前841年作为有准确到“年”的历史纪年的开始。
《史记》首篇《五帝本纪第一》就是从黄帝写起的,这表明司马迁认为上古“五帝”是真实的历史,若不真实司马迁不会写,若没读懂这些内容则会走向历史虚无主义。
二、《山海经》也是史实
这个问题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论述过了,并且由《山海经》考证出昆仑实际上是广大无垠的圆浑实体,是具象的大球体,这样的球体只能是天体。这此基础之上,由物理学原理可以简单推出昆仑应该与地球是一个力学系统,由此推得昆仑是月球。从文化传承和昆仑的巨大来看,广阔地域的华夏民族对同一物体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独特的“天文化”和甲骨文的“天”字的形象在人们的回忆中显露了出来,由此找到了“天”的本义就是昆仑。“昆仑”和“天”共同指向了同一个物体——月球,昆仑之谜得以明了。
三、《山海经》和《史记》都记载了上古黄帝大战蚩尤
黄帝的真实性已经不是研究课题,而是具体年代及历史内容的考证。按《竹书纪年》推算的黄帝元年是公元前2402年;一说是公元前2697年。由于更多研究证明《山海经》是信使,那么现在将《史记》与《山海经》一起来研究就成为了必要,两者都描述了同一大事件——黄帝战蚩尤。
黄帝 蚩尤
四、黄帝大战蚩尤是真实的上古历史大事件
黄帝战蚩尤的最后一战史称涿鹿之战,发生在距今约4600年前,按《竹书纪年》推算最迟大约是公元前2300多年,即尧帝之前。黄帝战蚩尤是一个历史上的关键节点,非常重要,到底是什么时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做贡献。
涿鹿之战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现今主流研究结论是: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争夺适于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交战地点位于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
战役概况是,蚩尤拥有81个九黎氏族部落,九黎部落在蚩尤的率领下向西进入华夏集团分布地区,目标也可能是豫中,因为首当其冲的是居于豫东的炎帝,相传他都于陈。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生产力水平较黄帝联盟高,武器精良,勇猛善战,所向披靡,其“铜头铁额”和“战神”的英名威震天下。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蚩尤联盟的进攻,节节败退,居地全失。此前曾发生过阪泉之战,黄帝战胜了炎帝,建立了黄炎联盟。于是,在此危难之际炎帝求救于黄帝,遂引发了黄炎联盟与九黎联盟的大战,即涿鹿之战。
五、炎黄之间的阪泉之战很可能是增益之事
读先秦文献会体会到不同文献的引用是有传承关系的,也就是有早出和晚出,有个特别的现象是很多文献中都有《山海经》的内容。这就出来新的问题,《山海经》中四处记载了炎帝,但是没有记载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同是大族群征战,为什么单独记载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呢?炎黄之争一点影子都没有,很有可能这事根本不存在,板泉之战有可能是增益出来的。看来得重新追索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最早见于春秋的史籍,内容是,公元前636年由于内乱周王出奔于郑国,次年狐偃建议晋文公“求诸侯,莫如勤王”。晋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后来司马迁收集民间传说并进行实地考察,参证文献记载写成《史记·五帝本纪》,复原了阪泉之战的历史过程。但是,请注意:仔细分析卜辞可以看出问题来,“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中并没有明说征战的对象是炎帝,“于阪泉”三字何以能显示征战的对象是炎帝呢?显然指地名,或者意指阪泉这个地方的氏族之统领。《逸周书·史记篇》所载:“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于独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这里的“阪泉氏”就是指氏族,或者氏族首领,或者是统领者之地名。
由此得出结论:上古之时可能并没有炎黄大战,所谓阪泉之战是指黄帝和炎帝联盟与蚩尤(阪泉氏)九黎联盟在广阔战线上的大战。传说黄帝战蚩尤九战而不胜,可谓是相当艰难,最终之战才是涿鹿之战,可惜的是没有发现文献资料说这十次大战到底打了多少年,反倒是在《山海经》中能找到一丝端倪。
图1 黄帝战蚩尤态势图
综上所述,黄帝战蚩尤,其实是蚩尤主动侵伐炎黄二帝,故也可称蚩黄大战。最令人困惑的是,蚩尤为何要进行这场全面向西方向的侵伐大战。
六、蚩黄大战的性质
接下来要研究的是蚩黄之战的性质问题。如图2所示,将可能是阪泉之战的地方理解成黄炎联盟与蚩尤作战的地方来进行分析。
蚩尤八十一个九黎部落与西边的炎帝部落大战,同时还要对西北边的黄帝部落大战,其攻击范围之大,战线之长,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至于蚩尤到底是在哪个地方被战败(如洛阳或涿鹿等区域)这是另一个问题。黄蚩大战是发生在上古的第一次大战,图中蓝色实线表示的战线区域分布,其战线竟然长达8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战况规模大到难以想象。
图2 黄帝战蚩尤广阔战场达800公里
由此便产生四个疑惑需要思考:(1)实在难以想象上古之时会有如此广阔的战场,彼时无车船战马和辎重,就是步行也会累死蚩尤,更何况补给更困难,蚩尤如何能战胜以逸待劳的黄帝与炎帝呢?(2)上古之时地广人稀,蚩尤之地已然地域广阔,华北平原土地肥沃,没有必要满世界攻伐黄帝与炎帝的落后领地。(3)九黎氏族乃农耕部落,其物质条件生活超过西边的炎黄之地。且稻作、冶铜、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等都需要居住稳定的环境,为何要放弃稳定而兹生战乱呢?(4)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广泛战线上的大战而非局部战争。由此可知,这是一场近乎生死存亡的大战。
事实上,黄帝胜后,九黎族群做“鸟兽散”,藏匿或迁徙于祖国各地。这样的战争是蚩尤愿意挑起的吗?将阪泉之战修改为蚩尤与黄帝和炎帝联盟之战后,新的问题来了。为什么蚩尤那么多部落在各自不同地域攻击炎黄联盟呢?以现有学者们推知的地点足够分析问题,虽然蚩尤有八十一个部落,如果是以上所有地方发生战争的话,由图2看,战线绵延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交界处。似乎有这样的结论:从方向上看,很像是一场从东向西的全面战争;从地理情况看,更像是一场低海拔族群向高海拔族群的全面战争。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种可能是蚩尤的号召力遍布整个中国东部,一旦有号令传播的非常快,但在上古时代,一个个部落相互传递信息是受条件限制的,东边范围太广大了;另一种可能是,并非独有蚩尤的号召力使然,更像是一种动乱。是各个部落族群自发的行动,而这一行动性质竟然是统一的低海拔族群向高海拔族群的对抗。那么这种自发的行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九黎内部发生战争吗?当然不可能,没有资料显示这个内容;是华北平原整体出现了瘟疫吗?也不可能,九黎部族的战力就是最好的说明。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处于华北平原的九黎族群都丧失了生存条件。
从800公里的战线看,是广阔地域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巨大灾变,全乱套了。原因很简单,号称“战神”的蚩尤不可能摆800公里的长蛇阵,上古之时的人口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支撑如此规模的大战。
由黄帝与蚩尤大战十次可知,这次的灾变不但范围极广,而且持续时间很长,至少二十多年以上,或许更长。从战事地域之广及持续时间之长推知,灾变范围极大,而且灾变持续存在,如此巨大灾变是非常怪异的,最怪异的就是持续时间很长,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注意,这种等级的灾变,是有史以来从未再发生过的灾变,其所需能量等级也是地球自身做不到的。
结论:(1)蚩黄之战的性质是九黎族群全体的存亡之战——逃避不可抗拒的巨大灾变。(2)由巨大灾变的等级看,唯有昆仑来到了中国大地上空才能造成。换句话说,是昆仑来到中国大地上空引发巨大灾变从而造成蚩黄大战,而蚩尤九黎联盟最严重的灾变应该是昆仑引发的持续海侵。(3)上古昆仑曾经在中国大地附近很可能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