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新体验,探索无限可能!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最新资
上海水牛,这一国内流传下来的良种水牛之一,曾一度被宣告灭绝,却在多方努力之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这一物种的“失而复得”,不仅为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增添了重要的一笔,也让人们对这一珍贵物种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上海水牛,又称南翔水牛、田子湾水牛、虹桥水牛、崇明水牛和圆筒水牛,是在上海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经劳动人民长期选育而成的地方良种。它们主要分布在嘉定、宝山、奉贤和崇明等县,以其体躯粗大、体质健壮结实、性情温驯、力大持久、耐粗耐热、繁殖率高等特点而闻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水牛的命运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在20世纪中期,上海水牛还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为人们的耕作劳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1949年初解放时,上海地区的水牛存栏约为3.5万头。但此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拖拉机、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和畜力,上海水牛的价值也随之被逐渐削弱。人们对上海水牛的饲养热情逐渐消退,不再重视选种配种工作,导致上海水牛的饲养数量不断下降,其优良的种源特性也迅速退化。
到了2006年,在进行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一些报纸甚至发表文章称上海水牛已经濒临灭绝。到了2016年,农业部印发的关于全国畜禽资源的文件中,更是直接宣告上海水牛已经完全绝种。这一消息让许多人感到惋惜,以为这种曾经创造了无数“历史功劳”的良种水牛已经彻底消失。
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9年。上海市农业农村种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实地调研时,意外地发现上海郊区仍有少数民间养殖户在坚持养殖上海水牛。这一发现如同一道暗夜中的火焰,点燃了人们对上海水牛保护的希望。上海市农业农村种业管理处立即行动,深入上海郊区开展“地毯式”摸查,力求全面掌握上海水牛的生存现状。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也对此事高度关注,纷纷来到上海郊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横沙岛、崇明岛等地亲眼目睹了上海水牛的身影,确认了它们的存在。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些水牛的身份,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室的专家也来到上海,对这些水牛进行了血样采集和分析。经过严谨的基因比对,专家们最终确认,这些水牛正是地地道道的上海水牛,之前的“绝种”结论并不准确。这一发现,不仅为上海水牛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让人们对这一珍贵物种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随着上海水牛的存在得到确认,保护工作也随之展开。2021年1月,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上,上海水牛被列入“地方水牛”品种,关于上海水牛保护性认定的说法终于尘埃落定。2022年6月,上海水牛保种场拟在上海崇明现代农业区内落户。目前,保种场已经从一些养殖户手中收购了160多头上海水牛,并为每头水牛建立了专属档案,详细记录了它们的养殖地、出生日期、年龄信息等一系列重要信息,以便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研究。
上海水牛之所以能够重新出现,离不开多方的共同努力。在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业管理处的指导下,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特种养殖业行业协会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了保护上海水牛的合力。同时,国家及农业农村部也给予了持续高度关注,为上海水牛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上海水牛的重新出现,不仅是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一次重要拯救。上海水牛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良种,承载着上海地区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它们不仅是农业生产中的得力助手,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保护上海水牛,我们可以留住这份独特的基因库,留住江南的乡愁和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水牛的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水牛的养殖环境逐渐缺失,养殖户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的选育和配种工作,上海水牛的种质性状已经出现了退化现象。因此,未来的保护工作需要在保护现有种群的基础上,加强科学选育和配种工作,提高上海水牛的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
此外,上海水牛的保护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上海水牛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提高上海水牛的保护水平和效果;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上海水牛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上海水牛的“失而复得”,让我们看到了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上海水牛能够在保护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我国的现代种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为国家的“种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畜禽遗传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让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烦请点亮右下角的“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