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1641~约1707),俗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朱亨嘉子。1645年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小乘客、清湘遗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和尚等。擅花卉、蔬果、兰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其画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反当时仿古之风,其画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姿,淋漓酣畅,于气势豪放中寓静穆之,面目独具。书法工分隶,并擅诗文。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高僧”。
中国古代一直有“书画同源”的说法。画家在作画的同时还要题写诗文。石涛也不例外,他喜题长跋,他的书法诸体兼能,且往往因画异而体变。一般是浑圆滋润笔墨配以浑厚圆润书法:方折画笔配之以生辣奇崛之笔:严谨工整的画面对以笔工字正的楷书:流动潇洒的画面对以研丽灵活的行书:淡雅秀润的画面写上清丽飘悠的隶书:奔放纵姿的画面书下挥洒酐畅的草书。
石涛的小楷法乳钟繇,又有六朝造像记的笔意,参以隶法,用笔不拘成法,字形大小参差,正欹错落,并取法褚遂良、倪瓒,线条提按节奏和笔画粗细上的变化丰富,笔墨丰润,天真烂漫,显现出别具一格的个人风格。
其诗文书画一体的创作观对后来的“扬州八怪”金农、郑板桥造成深远影响,得到继承并加以发挥。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