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富矿:民国时期的学生毕业论文

文摘   2024-09-11 13:39   浙江  


著名历史学者王笛在其《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后记中写道:“没有沈宝媛在1945年那个夏天的调查,就没有这本书。她的这个调查,哪怕是在70多年后的今天,还是值得认真研读和品味。”


所谓沈宝媛的“调查”,是指1946年其在私立燕京大学完成的毕业论文《一个农村社团家庭》。


沈宝媛的“调查”:《一个农村社团家庭》


其实,现存的民国时期学生毕业论文为数不少,其中不乏学术价值颇高的佳作,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此类文献尚未得到充分发掘。


本文以“太平天国史”研究为例,主要推介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收录的民国时期学生毕业论文,以便引起学界对此类文献的关注和利用。


提及太平天国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1901~1997)。他在《生涯再忆:罗尔纲自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里讲到,在胡适的指点下研究中国近代史,1931年9月回故乡广西贵县后“走上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道路”,并于1933年底撰著首部作品《太平天国广西起义史》。此后,他专研太平天国史,由此奠定了在学术界的地位。


其实在同一时期,太平天国史研究堪称学术热点,有很多像罗尔纲一样的年轻学生在著名学者的指导下作专题研究,并最终形成毕业论文。这些论文极少出版发行,长期是束之高阁的“孤本”,因而很少进入公众视野。


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项目致力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收录了1905篇“民国学位论文”,经初步统计,均为武汉大学图书馆藏民国时期的学生毕业论文。


其中,以太平天国为选题的论文至少有15篇(见表1)。





从中可见,指导教师有陈恭禄、郭斌佳、李剑农、汪诒荪、杨东蓴、梁园东等,均是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指导学生开展各有侧重的研究。刘濬廷于1933年完成《太平天国兴亡史略》,至少不晚于罗尔纲的首部论著。从时间序列看,民国时期武汉大学的师生长期关注太平天国史研究。


另外,厦门大学图书馆藏早期毕业论文1500余篇,其中至少有5篇太平天国史研究论文(见表2)。





由此可见,仅就太平天国史研究而言,民国时期的学生毕业论文在学术史上颇有价值。由此及彼,其他领域的研究亦有异曲同工之处。譬如电动汽车是现在习以为常的交通工具,而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的蔡文元同学在1940年就撰写毕业论文《电动汽车》(ELECTRIC AUTOMOBILE),其学术前瞻性令今人赞叹!


总之,民国时期的学生毕业论文是巨大的学术富矿,值得学界高度重视和深入发掘。只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或许你也能如王笛那样从中获得关键的学术启发,乃至别样的惊喜。


(厦门大学图书馆供稿)


CADAL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官方平台:发布项目资讯,展示业务动态,提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