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图书馆,何以未来?

文摘   2024-05-29 18:30   浙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随着技术变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巨变之下,我们如何不忘初心,担负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使命,认真地探讨、探索乃至实践未来图书馆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缘起未来:雅努斯之眼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站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颉颃初现的大时代起点,我们迫切需要一双雅努斯之眼,回望历史,瞭望未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最初的文明表达方式是以洞穴壁画、岩画和荷马史诗等为代表的图像-说唱文明。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漫长的书写文明,期间产生了以纸媒-书写文明为主体的图书馆。而在近两百年的时间内,照相、电影、电视、电脑等媒介技术相继涌现,电视、互联网、音视频、自媒体等又一次使说唱表演(演讲、歌唱、交互等)成为普遍的文化活动。数字化、全媒体时代呼啸而来,我们站在了从书写文明又重新回到图像-说唱文明的关键节点

    当思想不再用纸本所记录,而是被不断显化为流动的数据与瞬时的图像,那么以书写文明为根基的图书馆将何去何从?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孙周兴教授指出,作为自然人类书写文化的保存和展示机构,图书馆正在变成“纪念馆”。由此引出两问:图书馆只是历史性的吗?图书馆还有未来吗?




思考未来:巴别塔之梦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作家博尔赫斯的这句话广为人知。这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还曾在1941年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巴别塔图书馆》。书中,他凭借着卓越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由无数六角形的回廊组成、能与整个宇宙相媲美的图书馆。一如“巴别塔”的故事,人类总是在探索未知、挑战未知的路上。从数字图书馆到元宇宙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图书馆人也一直紧跟技术前沿,在面向未来思考着、探索着……

    作为高校知识基础设施的图书馆,如何主动求变,拥抱新技术,支撑本科教育和未来学习,融入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必须尽快提出思路付诸行动。为此,我们提出以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图书馆为基础,利用CADAL项目国内外合作共建的资源优势、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积累,挂牌并建设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

    我们将重构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将文献资源拓展到图像、音视频、3D模型等多媒体介质;重塑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将搜索、借阅、自习拓展到AI对话、阅读视听、启发引导等多模态服务,构建在线、在场沉浸式学习支持的知识环境;重建图书馆的空间形态,将平面艺术、电子屏幕、现代装置乃至园林景观引入图书馆,实现阅读、沉思、发表、碰撞、展陈、熏陶为一体的创新场域。




开启未来:奥德赛之旅



    创新引领变革,变革孕育未来。

    未来图书馆的建设如同平行宇宙,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尝试着规划、实践其中的一部分并将其呈现。我们认为,未来图书馆应该是以经过训练并不断自组优化的图书馆大模型为技术支撑,以跨媒体的大数据为核心,以多模态服务为手段,以经典艺术和现代装置碰撞共生的文化空间、在线场域为载体的,集知识发现、获取、生产、传播乃至知识汇聚、管理全链条闭环的大平台。




1

图书馆数智大模型




    未来图书馆将会突破文献服务这一框架,全面实现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以数智技术为基础,构建跨媒体数据与知识驱动的图书馆大模型。以跨媒体大模型为代表的AI工具,将引领“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解决方案”的数据增值过程。

    开放存取、开放科学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有可能掌握大量开放预印本文献、开放数据、开放API以及开源软件工具,成为跨媒体大模型训练的重要语料,这类语料详细说明了科研的理论依据、实验步骤、实验效果,可用于提高通用大模型的任务规划、工具使用能力,构建基于大小模型协同,具有智能规划能力,擅长使用外部工具的领域智能代理,成为支撑学术保存、传播、创新的新一代知识基础设施。

    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将联合CADAL项目和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利用百万册多媒体数字文献资源,构建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的跨媒体大模型和领域智能代理技术,面向新工科、新文科、新理科、新农科、新医科构建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解决方案的图书馆大模型,形成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的技术底座。




2

跨媒体大资源




    当前图书馆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知识传播多样化与图书馆单一资源服务无法满足学习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未来图书馆应该是文字-图像-声音三分天下,成为一个多媒介的综合体。

    图书馆要适应多样媒介势力重新分配的新局势,拓展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将文字、图像、音视频资源纳入图书馆收藏和服务体系,构建广而博、约而精、跨媒体、多机构的“大资源”。

    对内,深化图书馆资源建设部门对大资源的认识,加速资源建设转型,同等引进多类型、多媒介资源,加大对图像、音视频资源的投入。同时与学校教务部门、信息中心、学院等合作,整合包括文献数据资源、教学课程资源、科研项目成果乃至各类知识工具、平台在内的全校资源;对外,与博物馆、艺术馆、档案馆、版本馆等文化机构合作,通过开放获取等方式探索跨模态跨机构跨区域的资源协同机制,尽可能汇聚一切与学习和教学有关的资源,最终构成未来图书馆的大知识库和智力基础。

    图书馆要参与到未来文明的创造当中去,在守护传统文明的同时,顺应技术文明变革,将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在内的跨媒体大资源转化成为图书馆的新质生产力。




3

多模态全链知识服务




    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规划基于学科进行跨媒体资源汇聚与服务,将图、文、音视频、三维模型等各种媒介资源构建成统一的知识空间,提供传统的关键词检索服务和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探索式发现服务。利用开源模型研发图书馆AI助理(Copilot),支持大跨度、多线索、跨媒体开放教育资源的精准利用,改变教师、学生的传统角色。提供内容问答、摘要、思维导图生成、概念提取、术语解说等支持,并依据用户指令推荐相关文献和教学视频,助力教师文理相通,创新教育教学流程,把思维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头脑设定为开放模式,理解、分析、辨别、思考、质疑教学内容。

    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拟联合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开发、部署数字内容建设SaaS云服务平台,提供用户在线内容创建工具和跨媒体学科知识库,充分发掘基于AI的人机协作潜力,将海量资源细粒度标引后按特定主题重构,快速生成电子图书、教材、学科辞典……,支持个性化内容生产与出版,逐步实现从专家生成内容(PGC)扩展到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汇聚、保存与服务。




4

数实共生创意空间




    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已经拓展了诸多维度,从阅读、交流、学习、休闲,乃至展示、教学和创造。未来图书馆会以实体场馆和线上场域共生的复合图书馆形态不断演进。在赛博空间,未来图书馆会利用自然语言交互与沉浸式技术不断拟合、逼近元宇宙图书馆的理想,同时图书馆大模型将以Copilot的形态加入用户众多的数字智能体(Agent)之一,成为泛在随身的知识助理。在实体空间,纷攘多样的功能改造将逐步回归于经典的文化艺术环境。瓦格纳说图书馆是一种整体的艺术装置,耶鲁大学的贝尼克图书馆即被誉为包裹理性的艺术品。未来图书馆的实体空间将成为被技术文明裹挟前进中的人们的精神憩息和回眸关照之所,成为公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艺术空间和思想交流场所。

    我们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举措,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一定能够成为学校教学科研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数智时代知识基础设施的新范式,全国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样本。


东方既白,未来已来。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  

敬请期待!

CADAL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官方平台:发布项目资讯,展示业务动态,提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