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特·埃利奥特:唐朝的宫廷赞助

文摘   2025-01-25 16:00   山东  

珍妮特·埃利奥特《中国皇家收藏传奇》

王羲之帖

在太平强盛的唐朝(618-907年),艺术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这个强大帝国的国际性。周边国家长期向李唐朝廷进贡,这为中国对其邻国象征性的霸权蒙上了一层物质的色彩。中华帝国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一种定式也由此诞生,即后来人们所熟知的进贡制。与此相应,在宫廷绘画中开始出现描绘皇家财富的作品,由于这些财富有相当部分来自臣国的进贡,这类绘画的作用自然便是记录和赞美周边国家对中央帝国顺从的重要性。

王羲之帖

从宫廷的赞助入手,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品是如何成为唐朝的皇家藏品的。在肖像画方面,公元前3世纪曾经被用来歌颂国家、树立道德典范的肖像画在唐朝更趋完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劳伦斯·西克曼(Laurence Sickman)和亚历山大·索珀(Alexander Soper)对此进行过描述:“唐代一群优秀的艺术家创建了中国艺术史上人物肖像画的传统,既包括宗教人物画也包括世俗人物画。这一传统在以后整个中国历史的肖像画领域都居于主导地位。”

王羲之帖

层出不穷的艺术家以他们杰出的才华使描述宫廷女子生活的绘画普及起来,宫廷艺术因之而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宫廷艺术家,一位是周昉(730-800年),另一位是张萱(714-742年)。他们的画大都描绘皇家贵族妇女,线条工细,笔法圆熟。由于嫔妃们居住的后宫是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地方,所以这些描写宫廷妇女生活的绘画很可能是应皇帝或者后宫高级管理官员的命令而作的。很多画家的作品是因为有好的摹本才为人所知的。周昉画过一幅画,画面上两个年纪稍大、体态丰腴的宫中妇人正在下棋,其中的一个不耐烦地向另一个打着响指。另一幅描述宫廷生活的画是阎立本作的,画的是唐玄宗和他的侍从。

王羲之帖

宫廷画家喜欢的其他题材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所热衷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包括马球、足球、骑马等。骑马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一幅10世纪的画作《八达游春图》展现了这样一幅图景:一群衣着优雅的朝臣,其中有一位正在费力地鞭赶自己不听使唤的坐骑,而其他人都轻快安闲地骑在马上。画的背景是奇异的假山、有异国情调的树木,以及迂回雅致的围栏,所有这些都暗示着这次游览是在宫廷之内,而不是在什么不知名的荒郊野外。”

王羲之帖

许多唐朝的艺术家还按照统治者的命令画了大量宗教题材的画。这一时期,道教人数激增,影响很大;佛教仍然盛行,新建的庙宇里都立有大尊的佛像雕塑。尤其是武则天(684705年在位),曾支持修建了大量佛寺,新佛寺必然会产生对佛教壁画、雕塑和佛像画的巨大需求,宗教题材的艺术创作随之兴盛。但后来佛教曾经一度遭到打击和压制,无数的佛家雕塑和绘画作品在这一时期(842-845年)被毁掉了。原来,当时佛教的各个教派普遍拥有相当的财富和权力,对佛教的压制只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反击。由皇家工艺坊资助的道教和佛教艺术对唐朝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王羲之帖

唐朝陵墓中出土的文物还给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最初的壁画作品(现在大部分作品在西安城外都能够参观到)。陵墓中的艺术品是遵照皇家的命令完成的,作为技艺娴熟的工匠的作品,它们还是和更为精致的宫廷画作迥然不同。

王羲之帖

在中国的皇家艺术发展中,书法长期以来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公元3世纪,皇家收藏者在收藏书法作品时更多的是出于美学上的考虑,而对其书写内容已不太看重了,这表明皇家收藏者收藏作品的着眼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法因而成了皇家藏品中第一种因为纯粹审美的原因而被珍视的艺术形式。约4世纪的时候,紧随绘画之后,作为一种艺术品,书法也成了宫廷藏品中的一部分。逐渐的,美学特质在书法绘画作品中具有了更高的地位。早期在青铜器上可以见到的神奇权力和来生预示、在肖像画和隐喻画中蕴含的道德教化此时都退居到了次要的位置。然而无论如何,和神奇的青铜器以及中国早期帝王收集的其他宝物一样,那些因为美轮美奂而被收藏的皇家艺术品,仍然具有一个相同的功能即象征政权的合法性。

王羲之帖

隋朝的两个皇帝隋文帝(581-604年在位)和隋炀帝(605-617年在位)重新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持续三个世纪的政治分裂。隋朝建立后,文帝和炀帝把书法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那时候中国的南方文采蔚然,完好地保存着古老的中华文化。文帝和炀帝父子虽然征服了南方,但他们仍然只是来自北方的武力篡权者,要在文化上彻底征服南方绝非易事。当时北方地区崇尚一种写在方格之内、笔力遒劲的书法风格28,这种书写风格很适合石刻。而在南方,4世纪的书法家王羲之(307-365年)和王献之(344-388年)深为人们所推崇,他们优雅的笔法和精致的风格广为流传。南北迥异的书法风格本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但为了巩固对文化领域的控制,隋文帝和隋炀帝以南方的书法风格为准统一了南北书法,这种做法恐怕也是对他们本人不太高贵的出身的一种修饰。

王羲之帖

唐太宗(626-649年在位)也对艺术兴趣浓厚,常常以此为乐。他也很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在位期间尽其所能搜罗王羲之所有的真迹。据说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的作品近2300件,但不可能全部都是真迹。

王羲之帖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兰亭集序》最为后人所称道。《兰亭集序》记载了353年春,王羲之和友人相聚兰亭举行禊事的情形。王羲之的后人将这篇珍贵的手迹交给一个叫辩才的和尚保存。尽管辩才秘密地珍藏着这一珍迹,但《兰亭集序》留存于世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唐太宗的耳中。太宗皇帝曾再三要求辩才将其献出交给皇家收藏,可后者坚持说已经丢失。最后,直接索取不成的皇帝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派一个名叫萧翼的官员乔装成行商,带了一些王羲之其他的真迹去找辩才。在取得辩才的信任后,萧翼拿出一幅王羲之的珍品给辩才看,辩才和尚终于上钩,也拿出自己珍藏的《兰亭集序》。萧翼故意说他收藏的《兰亭集序》是赝品,辩才听了十分沮丧,仓皇间跑出房间。萧翼乘机一把抓起书轴,奔出去飞身上马,然后才向辩才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者闻言当场昏死过去。《兰亭集序》到手后,唐太宗珍爱非常,直到临终前,这位太宗皇帝还丢不下他钟爱有加的《兰亭集序》,吩咐将王羲之的墨迹殉葬。

王羲之帖

唐太宗对一个书法家的痴迷“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影响深远······此后,王羲之号为书圣,他的地位一千多年来不可动摇。”而另外一些出色的书法家因为没有得到皇家的认可而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删除。

牟成画院:

收藏、研究、出版、展览、鉴赏牟成先生作品,并且致力于牟成先生开创的白山黑水画风的推广与理论探索。


牟成,1964年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美术教育家,画家。国家教委中师美术教学大纲审查委员,白山黑水画院院长。著名的“鸡西版画”群体创始人,1999年获文化部颁发的“鲁迅版画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2008年,作品参加北京奥运会“金街视窗——经典美术展”;202122日,受冬奥组委会邀请,在冬奥组委办公楼参加“冰雪礼赞”作品展,这次展览自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365天开幕,展出至冬奥会结束之时,又被邀请展览延期至第13屆冬残奥会闭幕式秉承“独立的艺术风格”理念,开创“白山黑水画风”,对中国山水画的中兴进行了深度的哲学思考、艺术实践探索和整个画风绘画语言的学术定位。

Mou Cheng is a famous Chinese artist and fine art educator. He graduated from the art department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in 1964 and has successively served as a member of the review committee of the fine arts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member of the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council member of the Chinese Printmakers Association, founder of “White Mountain and Black Water”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the academy of painting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s the founder of the famous "Jixi Printmaking" artist community, Mou Cheng received the 1999 Lu Xun Printmaking Award, the nation’s highest honor presented to the printmaker by China’s Ministry of Culture. His works were also selected for the special exhibition of classic fine arts during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Games period. In 2021, he was specially invited by the Beijing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2022 Olympic Winter Games (OWG)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PWG)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ibute to the Ice and Snow" art exhibition held in the committee building. The special exhibition event opened on February 2, 2021, 365 days ahead from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22 OWG, lasted until the end of the 2022 OWG and specially extended to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2022 PWG. In the past decades, Mou Cheng adhered to the independent artistic style and pioneered the "White Mountain and Black Water”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que. To contribute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he conducted in-depth philosophical thinking,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practice and the research of academic orientation of his painting style and language.

牟成山水艺术



牟成画院
书画美学思想以及文化理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