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近期,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作出八项部署,重点强调“从幼儿园抓起”,“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要求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
这也是我们一直在科普的,幼儿园的孩子,眼球很柔软,对外界的响应最灵敏,外界的暗、近刺激伤害巨大,相应的,防控价值也是巨大的。家长们千万不要等到眼轴涨了再防控,应该提前干预,防先于治。
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眼轴生长有不同的生理性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大致把近视防控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0-3岁 筑基期
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还处于满足吃喝拉撒,驯服四肢的阶段。说实话,近视方面我们做不了什么,孩子也配合不了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户外,不要满足一天2小时,可以一天4-6时,带出去玩,多晒太阳,就足够了。
3-5岁 柔弱期
看近1小时,近视发展0.2度
为什么说幼儿园期时近视防控非常关键的时段呢?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眼睛非常柔软,胶原蛋白十分丰富,眼球是软乎的,对外界的刺激会有加倍的响应。
我们可以量化一下,柔弱期的孩子持续看近1小时,眼睛大概会往近视的方向涨0.2度。
一些人会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哪有看近呀?积木、绘本、拼插玩具……甚至是手机、Pad,一玩就是几个小时,0.4度就上去了。所以这个年龄段,稍微不注意,眼轴就会涨得特别快,300度的远视储备,可能很快就消耗没了。稍微注意一些,把看近动作通过远像屏等工具拉远,近视的刺激就消失了,度数就能少涨很多。
所以,其实幼儿园期间,近视防控的价值是最大的。
可偏偏这个期间,近视防控却很难引起家长们重视。因为没有急迫感,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视力挺好,好像防了个寂寞。但其实孩子的潜在收益是巨大很大的,避免了远视储备的快速消耗,是事半功倍的黄金防控时间段。
6-11岁 高发期
看近1小时,近视发展0.1度
这个阶段的眼睛,其实比幼儿园期间更“坚强”了。但随之开始的,是看书、看屏、写作业等大量看近的到来。
这个年龄段看一小时书,大概会涨0.1度,看10个小时涨1度。如果一天持续看近两小时,大概就是4-5天涨1度。放到一年来看,大概就是50-100度。
再加上之前幼儿园阶段远视储备已经丢掉了不少,这个年龄段眼轴又涨得很快,近视就大量的发生了。学龄期,是近视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引起家长重视的时间段。
12-18岁 半定型期
看近1小时,近视发展0.05度
青春期结束后,身体发育就基本接近尾声。这时候眼睛胶原蛋白的含量,开始减少。
幼儿园、小学期间,眼睛整体偏软,对外界响应很强。初中开始,响应度就下来了。这个时候每看一个小时书,大概涨0.05度。听起来涨得不多了,但这个阶段的孩子,用眼量太大了。所以即便是半定型了,近视也还会加深。这时候的近视防控,是尽量减缓增长。
18岁以上的成年人,按照以往的理论,眼睛已经纤维化,巩膜变硬,近视度数应该不再涨了。但现在的用眼量实在太大了,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和屏幕。我们看到18岁以上的大学生,近视度数依然在涨,哪怕是个低度近视,也有停不下来的。
近视的成年定型期约在23-25岁,眼球彻底纤维化,眼轴才能不涨了。但高度近视除外。高度近视的人,因为眼球壁太薄了,虽然说纤维化了,但稍微给一点眼压,还是会被顶着长,所以眼轴会涨一辈子。伴随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眼底并发症。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一直强调,近视防控有黄金年龄,最好从幼儿园抓起,或者是越早越好。之前老有人质疑:有必要吗?好像初高中学业压力大,才是近视防控的重点发力阶段。这次教育部对幼儿期孩子的近视防控的关注,希望可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和警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现孩子近视时,其实近视已经在家长眼皮子底下潜伏发展很多年了。
我 是 赵 小 刀
我 是 一 名 眼 科 医 生
精彩推荐
近年来,近视防控认知的高峰不断向上突破,现已正式进入可逆转、可治疗的全新时代,新知的溪流开始从山顶到山脚缓慢地流淌。但流淌到你的身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身处这个时代的家长们,需要投入一点时间去认真自学近视防控的科学原理和最新突破,等过几年大部分专业人士都登顶了,家长就能安心躺平抄作业了。
近视防控有很多新知识,需要深入学习,才能用对方法,才能选对参数,才能坚定信念,用得安心。当下,孩子近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60%取决于家长的认知,30%取决于指导防控策略的专业人士,10%取决于孩子的基因。家长最重要,学习越认真,孩子近视防控的效果就越好。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