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学校教育品牌价值,打造万盛教育新形象,决定在全区开展“遇见好老师”专题专栏宣传活动。
他们长期扎根教育,无私奉献
他们坚守初心使命,担当作为
在平凡岗位上
坚持立德树人,致力教育改革
在三尺讲台上
传播文化知识,播撒教育情怀
他们是不灭的火种,照亮了求真求知的渴望
他们是温暖的春风,吹拂起扬帆远航的风帆
遇见好老师,人生之幸,受用一生
今天,请跟重庆万盛教育走进刘银有老师的教育故事,一起遇见好老师。
刘银有
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
化学教师
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他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能给身处黑暗中的孩子们投去一份光亮,是他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他从事着一份平凡的职业,却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忱;他拥有过一段绚烂的青春,却践行着一个不变的信念——以爱为圆心,以山区教育为半径,画一个生命的圆。他扎根山区教育几十载,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区前茅,科研论文多次获市级奖励,所教学生遍及五湖四海,多次获得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原子如中学副校长,现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化学教师——刘银有。
一九九三年初夏,他告别了令人神往的大学生活,远离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怀揣童年的教育梦想,独自背负简单的行囊,踏上了支援山区教育的征程。这一去,便是匆匆数年。
三十多年来,他克服与爱人两地分居的困难,风雨无阻奔赴山区,执着坚定做好教育,千方百计培育新人,爱人常抱怨他:“你教好了别人的孩子,可对家庭、对自己的孩子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对此,他唯有沉默不语,闭口不言,只能把自己对爱人、孩子的歉疚深埋心底。他舍小家为大家,把辛勤的汗水尽情挥洒在万盛教育的天空,把闪亮的青春尽力镶嵌进万盛教育的沃土。任风霜染白了他的头发,岁月磨秃了他的头顶,他甘之如饴,无怨无悔,一如既往为山区教育事业不辍耕耘。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冰窖里长不出新芽,蒸笼里诞生不出新的生命,有爱才有一切”是他育人的座右铭。无论是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他对每一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细心守护,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心理上有困扰的孩子,更是格外关爱。与他们交心谈心是每天必备,和家长电话联系、微信沟通是常态,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家访更是重中之重。老师的生活本不富裕,尤其是前些年更为紧张,他对此从不计较,每当遇到特别贫寒的孩子,他常常自掏腰包慷慨解囊。
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作为班主任的他和几位教师到学生彭东(化名)家去家访。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大家艰难跋涉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看到彭东家中一贫如洗,且了解到他学杂费还未交齐,为了不让孩子辍学,大家一起商量,从各自微薄的工资中捐出一部分,帮助孩子交齐了学杂费,临走时还硬塞给家长一百元,鼓励他们战胜生活的困难。类似这样捐资助学的事情在他身上不胜枚举,他说,真正的关爱不只是语言,还有实诚的行动,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让学生真正信服你,喜欢你,教育才会有成效。
育才之道,智慧为先。他认为,没有知识的灵魂,犹如一块贫瘠的土地;没有智慧的青春,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孩子要成长飞翔,须哺以知识的琼浆。从教以来,他紧跟时代步伐,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大胆探求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并将传统教学艺术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现实运用密切联系,将孩子的未来发展与当今的知识储备有效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大力度激发其求知欲望,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他说,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只有当孩子意识到求知有用时,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知识在师生中传递,智慧在碰撞中激发,青春在时光中飞扬。一批批山区孩子在他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学,改变了命运,改变了未来。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这便是对他一生教书育人的生动诠释。他以青春为画笔,以爱心为颜料,勾勒出一幅璀璨夺目的教育画卷,使一个个平凡的生命熠熠生辉,异彩纷呈!
编 辑 | 办公室
校 审 | 张小琴
审 核 | 付应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