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淀
愿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
文/杨毅
我们这一代人,未曾经历过父辈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动荡的时局与纷乱的战火,也仅能从祖辈的故事和各种史书资料与影视作品中窥见一二。这些精心装裱的苦难,终究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们何其幸运,出生在稻谷满仓的时代,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洪流。教育不再是特权阶层的战利品,表达不必担忧文字狱的铡刀,每个人都拥有定义自我价值的权力。
但这份幸运,正将我们驯化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父辈在生存线上挣扎,我们在朋友圈精心雕琢人设;他们为集体理想燃烧青春,我们在星巴克计算个人得失。名校、高薪、财务自由——这些金光闪闪的人生勋章,似乎也只是新时代的精神裹脚布,让我们在功利主义的赛道上竞相折腰。
毕业后尝试留在城市创业未遂,回到香格里拉给自己的理由甚至都是“是可以借家乡的IP谋发展,和自己的规划是吻合的。”现在回想,这是多么傲慢的救世主姿态。
回香后,我问了很多旅居这里的朋友为什么选择这片土地。内地朋友告诉我这里“又小又国际”;加拿大朋友说“单纯喜欢这里冬天日照充足的干燥天气”;法国朋友认为“云南之于中国,就像法国之于欧洲”;另一位法国朋友则觉得这里像是她父亲家乡阿尔卑斯山脉和母亲家乡普罗旺斯的奇妙结合。每个人给我的答案都不一样。
后来通过陈老师的视频接触到公众号,几年下来也渐渐成为了公众号的粉丝,自己的心境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香格里拉”不再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而是一种种特殊古朴的民俗,是一句句亲切质朴的方言,是以前无感后来觉得惊奇的一处处风景,是这片土地上一个个鲜活的人,更是这些人各种精彩的思想和认知。
陈老师邀请我当主编时,我心情十分矛盾,既觉得惶恐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又觉得自己能够在之前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新成绩。于是一天晚上我拨通了居日散人的电话,向这位前辈求助。我们聊了很多,他给了我很多信心。他当时引用了一句关于尼采的话令我印象深刻:
“世界并非围绕着新的喧闹者旋转着,而是围绕着新的价值创造者旋转着,悄无声息的旋转着。”
今年恰逢公众号创立十周年。十年间,平台在无数前辈的默默耕耘下,记录了香格里拉的点滴与变迁,承载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情感。能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成为主编,我感到无比荣幸与责任重大。
回首这一路走来的过程,我从曾经的迷茫与傲慢,到逐渐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并非来自外界的光环,而是源于每一份真实的情感与创造。这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正是那些用心与生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新的价值创造者”。
在此,我真诚邀请更多的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加入我们这个平台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展示自我,分享思考,发掘更多香格里拉独有的美丽与智慧,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声音都能够被更广泛地听见。
2025年,愿所有朋友顺遂,平安。
2025主编团队
95年生人。香格里拉本土视频工作者。视频、音乐、语言、游戏、调酒、烹饪,爱好广泛,皆不精通。
25年有幸参与公号编委会工作,愿能够竭力服务好大家,为平台发现、认识更多新朋友。
邮箱:bzwap@hotmail.com
彝族,香格里拉洛吉人。
新的一年,要保持谦逊、客观和好奇,继续和小伙伴们在公众号做一颗小小但有用的螺丝钉呀。仍然澄澈的走向文字,走向自己,走向读者。
很庆幸,抵达的方式里,选择了文字来走向家乡那些光鲜亮丽或不为人知的深处。
邮箱:1585984988@qq.com
志同道合的人总会相遇,组成一方小小的天地。在喧嚣中找到共鸣,在分散中建立连结。2025,愿您在这里找到点点微光。
邮箱:707356755@qq.com
“尖尖角”专栏寄
立春刚过,承载着2025年梦想与希望的胚芽即将在我们的“尖尖角”破土萌发。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年少的写作者和读者再聚暖光,照亮时间的缝隙,笃定初心,再启新程。作为“尖尖角”的守梦人,我始终相信唯有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荒芜。愿大朋友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舒展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着有力的信心飞跃高山壑谷,且让我们再接再厉,都做个真正快乐的读书人,会读书,读好书,外束其身,内束其心,宁静致远;愿我们在在翻阅中思考,在思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在经历后写作;愿大家文惠兰心荡涤心灵,海阔天空任翱翔,愿“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号”汇聚更多力量,奔赴熠熠生辉的未来!
邮箱:417990261@qq.com
90后,斜杠大龄青年,云拾视觉主理人,爱探索,长不大。希望能为这片文学的净土贡献绵薄之力。
邮箱:gx199062@qq.com
法学专业大三在读,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号忠实粉丝,文字爱好者。
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号打破了时空的阻隔,把天南海北的人们聚集到世界的香格里拉、心中的香格里拉。写作者们挥洒热情,尽情书写香格里拉的故事;读者们与文字同频共振,在故事中看见香格里拉,也看见自己。
非常荣幸能够受邀成为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号编委会的一员,我会尽己所能做好相关的工作,认真负责,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靠拢。
生活和我们身上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无穷的多样性。2025,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勇敢,通过世界的多棱镜看见更加丰富的自己,也接纳自己,希望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号越来越好!
邮箱:1145781271@qq.com
大家好!
我叫洛桑念扎,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同时也是喃瞳影视的负责人。很荣幸再次加入香格里拉陈俊明平台的编委会,继续与平台的各位伙伴们为宣传香格里拉同行。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为自己生长在香格里拉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感到无比幸运,因为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香格里拉就是摄影师的天堂。创业至今,我一直在用镜头默默记录着我们的香格里拉,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尤其是香格里拉陈俊明平台上的各位伙伴。
2025年,平台成立已经10年了。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公益宣传香格里拉这条路上,更加难能可贵!
我在这里祝香格里拉陈俊明平台越来越好,祝所有同行的伙伴们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邮箱:248701468@qq.com
流浪在外地的香格里拉本地人,学七年哲学但一点也不哲学的打工人。一直关注“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号,很有幸能在这个平台和大家共同进步。希望大家能在庶务中仰望星辰,于理想中观照自我。新的一年祝大家乙巳顺遂,安康幸福。
邮箱:amiter@163.com
对“写作”这件事的理解从十岁开始。年幼的我无数次躲在被窝打着手电筒,沉迷在鲁迅、马尔克斯、勃朗特、柯南道尔的文字世界中不能自拔,这些被老师称为“课外读物”的书籍,成为了我学生时代的“乌托邦”因深受历史老师与鲁迅先生的影响,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心里便种下了一颗激情四溢批判生活的种子,以至于小时候每本同学录里“梦想”那一栏,全都被她填上了:“作家”“记者这两个词。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哭笑不得,一个小学生对“梦想”怎么会有具体清晰的概念?填下的只是对文字的向往,对真实的渴求….长大后,一度认为自己与文字工作无缘,每当遇到成为记者的同学、写作出书的朋友,钦佩的同时也伴随着内心的一声叹息笑而不语。直到与“陈俊明公众号”的结缘,让我这个深藏心底、蒙满灰尘的文字梦想又开始闪耀起了微弱的光。文字于我而言是精神的载体、亦是世界的本体。我很幸运,能够加入这个团队为香格里拉的文化输出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喜悦的同时也万分感恩!期待今后能和各位朋友一起通过《陈俊明公众号》感受到更多的哲思与批判,情感与记忆。
扎西德勒!
邮箱:2359233854@qq.com
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号成立至今一直负责公号后台编辑,运营维护及统筹协调。欢迎大家多多投稿!
邮箱:1641824065@qq.com
.
作者相关文章
云程发轫 万里可期
同时点亮小花“在看”、“赞”和分享转发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