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元青花都是默默无名的。
直到2005年,一个青花罐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开创了当时中国古董的亿元世界纪录。
之后,古董收藏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潘家园地摊上开始出现成批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而有关于元青花的真假鉴定更是雾里看花。
因为文献和考古资料都很缺乏,搞得大家对元青花相当神秘。
早在1926年英国东方陶瓷学会的会刊里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AIDHAB港口中国陶瓷碎片以及八思巴文款识”。
在没有出现戴维德瓶之前,英国人霍布逊(HOBSON),通过蛛丝马迹推断出元青花,甚至宋青花存在的可能性。
1929年,霍布逊发表了“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资料,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为霍布逊对“至正瓶”的介绍,引起了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博士的注意。
直到1952年,波普博士写了一本书《十四世纪青花》,针对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青花瓷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研究,第一次系统性的描述元青花的基本面貌。
大家慢慢认识到元代青花瓷器与永宣青花瓷器有着根本的区别,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存在于古董圈。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内专家开始关注元青花。
1964年5月在河北省保定市出土的元代窖藏瓷器,其中元青花的顶级珍品青花釉里红贴花开光盖罐的出土,引发更多学者和藏家的重视!
元青花之迷雾从此打开.....
古瓷鉴定,有个最简单的秘诀-见真才能辨假!
学院派馆藏接触得多,上手的少,古玩行家是实战派,就是跑市场上练出来的眼力!
能看懂元青花鉴定,最基本的是胎、釉、色。
真品钴料:
进口料因铁和锰的比例不同,有不规则黑褐色的斑块或锡光点片,有凹凸感,有晕散、下沉。
青料流淌、晕散
青料下沉、凹凸感
赝品钴料:
铁斑、锡光飘浮表面,没有真品铁斑好似从胎骨里长出的感觉,也不见浓淡有致的过渡感。
最重要一点,由于是新画在坯胎上的,没有历史的沉淀,青花浮于器表,没有沉于釉下的现象。
现代仿元青花釉面
元代青花瓷底部
赝品的胎泥是用机械搅拌,胎骨显得硬。器底没有老胎风干滑润的感觉,伪造的火石红较为死板,多为人工喷洒,没有自然过渡感。
近代仿品元青花底部
现在的高仿技术,越来越突破我们以往的鉴别经验。
所以,低手看热闹,中手看门道,高手看行道,极手看神道。
各位藏友继续努力吧,登顶一步一精彩!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