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管局举行安徽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成果新闻发布会

政务   2025-01-03 15:39   安徽  























1月3日上午,安徽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睿,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处长陈刚,省卫生健康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宋勰,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温家铨,黄山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韩开云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主任严克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NEWS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省市场监管局 副局长

陈睿



发布人: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 处长

陈刚



发布人:省卫生健康委政策法规处 处长

宋勰



发布人: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 处长

温家铨



发布人:黄山市市场监管局 局长

韩开云



主持人: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 主任

严克斌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省市场监管局 副局长 陈睿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标准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相关情况。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我省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先行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全省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标准化支撑。两年来,我省共牵头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32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710项,制定团体标准549项。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获批国家标准验证点1个,国家强制性标准统计分析点1个。建成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9个,培养标准化工程师803人,企业标准总监4500人。


一是标准化有力促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在量子信息领域制定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11项;在聚变能源领域制定国家标准6项、国际联盟标准27项,助力科创高地建设。设立省重点研发计划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重点支持聚变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标准研究,立项标准化项目126项,支持经费2000万元,支持制定国际标准17项、国家标准38项,培养高层次标准化人才77人。


二是标准化有力促进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推动国家智能语音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1个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30项,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技术支撑。在10个重点产业开展标准稳链工程,支持奇瑞汽车、蔚来汽车、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6项,在汽车领域参与国家标准占比达到39.2%。制定换电站建设、新能源汽车二手车评估等地方标准,为汽车产业后市场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积极承担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底座标准制定,赋能中国声谷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三是标准化有力促进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我省共牵头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0项。在人工智能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信息技术 用户界面 全双工语音交互》,推进语音交互技术国际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发布国际标准2项。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在研国际标准15项。安徽农业大学制定茶叶分类国际标准,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加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1人荣获ISO杰出贡献奖,1人荣获IEC1906奖,1人当选ISO项目委员会主席。


四是标准化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制定《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68项,其中在水泥制造、半导体、木材加工、汽车维修等领域制定排放类强制性标准18项,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武器。


五是标准化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累计发布农业领域地方标准1172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87个。发布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 水稻》等地方标准,托管服务面积超过2.5亿亩(次),居全国第一。聚焦“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推进《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体系》建设,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地方标准43项。加强城镇规划、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海绵城市标准研制,发布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相关地方标准227项。


六是标准化有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地方标准研制。制定发布《文博场所(馆)旅游标识设置指南》,批准立项《研学旅游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安徽省地方标准。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其中涉及文化旅游融合的项目25项,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七是标准化有力促进政府效能提升。发布企业开办“六个一”服务、“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地方标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发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区网格化工作指引》等社区治理有关标准15项,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八是标准化有力促进民生福祉改善。发布公共安全领域地方标准77项,其中《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标准,形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发布养老和家政服务地方标准188项,解决养老和家政标准供应不足的问题,合肥九久夕阳红新海护理院获批国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发布《工会驿站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2项,高标准建成工会驿站13454家,驿站总量、年度工作评价双双跃居全国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深入实施,不断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答记者问


中安在线记者

生态保护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请问安徽是怎么利用标准化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


陈刚

安徽省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聚焦美丽安徽建设,以标准化助力打造山水秀美生态强省。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系统谋划美丽安徽建设,印发美丽安徽实施纲要,谋划27项重点任务和若干工作措施,形成“7+27+N”任务体系。加强试点创新、系统治理、全民行动、共建共享。努力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制订工作。组建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台《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清单》《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工作管理办法》,实现了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开展污染物排放及其配套的监测、管理等标准研制,构建分类全面、层次分明、配套合理、协同治理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发布实施地方强制性标准23项、推荐性标准51项,数量居长三角前列。


三是发挥标准引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以来发布实施《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等16项地方强制性标准,《核技术利用单位自行监测技术规范》等15项地方推荐性标准,涉及涂料、农药制造工业、有机化学品制造工业等三十余种行业。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建企业采用更加清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四是优化工作机制,注重加强统筹协调。一方面加强区域协作,多次参加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研究起草,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出台了《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一体化建设规划》,组建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一体化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系统谋划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一体化,2021年至今,出台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7项长三角区域标准。另一方面和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省环标委、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作用,严格执行标准管理工作规定,加强跟踪调度和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作用。


五是加大标准宣贯,提高标准实施成效。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标准化政策法规,及时发布新制修订标准,扩大标准化社会影响力。2023年至今,共组织了5次、4000余人参加的标准宣贯培训。要求生态环境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技术负责人,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对标准的内容和技术规范进行阐释、解读。强化标准落地实施,严格依据强制性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鼓励使用推荐性标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下一步,根据我省美丽安徽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需求,积极协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加快地方标准制定步伐,推进用标准化助力安徽生态强省建设。




安徽综合广播记者

卫生健康关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标准化在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请介绍一下安徽是如何推进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的?


宋勰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的指示要求,以标准为抓手助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鼓励多方参与。成立省级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项目分配挂钩的激励机制。目前我省卫生健康领域地方标准立项163项,发布实施92项,参与的卫生医疗机构、科研院校、企业近400家,参与标准制修订的编写人员600余人。特别是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中科大等创新平台,加强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合作,在数字健康和卫生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上取得积极成效。


二是制定区域标准,突出安徽特色。组织申报3项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其中我省牵头制定的《智慧药房评价体系》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卫生健康系统的区域标准。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助发展成效显著,《智慧药房评价体系》等10余项标准助力安徽省立医院《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智慧药学服务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坚持需求引领、以用为本,在基层辅助诊断系统、互联网医院建设、远程诊疗等标准和细则的研制中开展积极探索,力求将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加以固化,推动标准制度成熟定型。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发挥服务作用。目前我省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中医医疗服务、智慧药学服务),省级卫生健康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4个(智慧药学服务、康复医疗服务、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服务、儿科优质服务),探索形成了“专业化+特色化+标准化+智慧化”的标准化服务推广模式,促进了我省现代医疗服务标准与卫生健康事业融合发展。


四是坚持活动牵引,强化宣贯力度。会同省市场监管局成功举办安徽省2023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暨标准促进数字健康发展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领导进行演讲。启动国家级智慧药房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组织《智慧处方审核技术规范》等3项数字化健康地方标准的起草人进行现场宣贯,安徽卫视新闻联播、中国质量报等省内外媒体相继宣传报道。成功举办2024年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以宣贯“老年健康专业标准”为主题,普及卫生健康标准化知识,邀请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并对《安宁疗护服务规范》等3项地方标准进行宣贯。


五是注重标准应用,加强效果评估。成立评估工作组,采取多种方式对标准使用单位进行调研论证,目前已对8项实施1年以上地方标准的适用性、协调性、执行情况和实施效益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有力地促进了卫生健康事业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开展。




《安徽日报》记者

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前不久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请问本次《办法》修订有何突出亮点,下一步有些什么举措推进《办法》的贯彻实施?


陈睿

2024年11月22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修订对于建立新型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概括起来有以下的亮点:


一是有利于促进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标准是国家重要的质量基础设施,在推动供给侧改革和质量的提升,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的作用。《办法》提出要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普及和融合,发挥标准化在安徽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出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标准化试点示范的举措,必将有力促进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安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标准对推进科技创新发挥加速器的作用。《办法》提出要建立推进科技研究与标准研究同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与标准制定同步、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标准实施同步的工作机制,对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三是有利于促进安徽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国家标准体系,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办法》对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管理做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规定,将进一步推进安徽标准管理制度的改革。 


四是有利于助力安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办法》对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制定国际标准以及推进长三角等区域标准化联动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安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有重要促进作用。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宣贯力度,推动完善相关配套机制,确保《办法》落地生效。


一是认真开展《办法》宣传解读。在全省标准化系统部署开展《办法》的学习宣传工作,把《办法》列入普法重点内容,利用世界标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二是加快配套机制和措施建立。根据《办法》要求,建立完善各级政府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职责。《办法》对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管理做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规定。尽快修订《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将重要地方标准制定过程中开展听证的工作制度,及时纳入地方标准制定程序中。


三是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根据《办法》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和标准创新型企业,推动实施标准融资增信制度。


四是开展《办法》实施监督。各级标准化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安排,依法履职尽责。加强《办法》实施情况的跟踪调查,积极为各类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协调解决《办法》执行落实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回应各类关切。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安徽正在全力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请问如何打造“黄山标准”,服务和助力大黄山建设?


韩开云

黄山市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与绝美自然风光的城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黄山市正全力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2024年前三季度,黄山市共接待游客7000.37万人次、同比增长11.22%,全市旅游总收入647.22亿元、同比增长12.37%,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黄山市坚持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围绕大黄山战略定位、七个强市目标任务,依托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积极推进全域标准化工作。


一是坚持以标准化保护“一座名山”。按照“标准化先行、规范化跟进、特色化提升”思路,把标准化建设贯穿黄山保护、管理、发展始终,相继制定了《山岳型旅游景区清洁服务规范》《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规范》《“生态美超市”建设与服务规范》等标准,推动保护措施从依靠经验到依靠标准转变,实现景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坚持以标准化传承“一脉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打造特色标准,助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徽派建筑保护利用,先后发布《徽派建筑木结构防火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入选住建部首批可复制经验清单。围绕徽州美食规范发展,先后推出臭鳜鱼、刀板香等26项标准,保证徽州美食的制作技艺、独特风味、优良品质,显著提升品牌效益。


三是坚持以标准化扮靓“一座城市”。突出精品意识、品质意识,在全国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建设中,探索形成《黄山市最干净城市标准》《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指南》系列标准体系,全域提升净化、绿化、亮化、彩化、美化水平,让城市、乡村、景区更精致、更美丽、更有品位。黄山荣膺“十大秀美之城”,最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中央农办点赞。


四是坚持以标准化激活“一方市场”。抢抓大黄山建设机遇,以标准化推动产品创新、服务提标、规范发展,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创新徽州美宿标准,参与起草全国首部民宿服务认证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认证要求》,并创设民宿产业学院,3200余家徽州美宿成为游客过夜首选,综合效益达65亿元以上。规范研学写生标准,发布全省首个写生基地服务领域团体标准《黟县写生基地服务规范》,全面提升写生基地服务质量,黄山市入选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


“标准源于创新,立于质量,显于成效”。标准化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不断地持续改进。我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黄山标准”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和智慧。




《中国质量报》记者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请问安徽省是如何以标准提升助力“两新”推进的?


温家铨

我省在全国较早出台《安徽省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参与制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国家标准25项,发布地方标准105项,明确加快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制定实施等10项重点任务,更好支撑安徽开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目前,已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9项,发布地方标准39项。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计划内标准的研制。按照《安徽省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要求,加强工作调度,倒排工期,确保各项标准研制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为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


二是组织新一轮标准的申报工作。按照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要求,深入挖掘、精准筛选具有潜力和创新性的项目,积极组织申报,争取更多标准项目纳入行动方案,提升行业整体标准水平。


三是加强标准的应用实施。在生产端,通过不断提升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推动企业设备、工艺技术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带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在消费端,通过标准筑牢安全底线、拉升质量高线,不断扩大高品质产品供给。在回收端,以标准规范回收流程,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畅通产业链堵点,实现补链延链强链。


四是加强市场环境的营造。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努力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依法及时处置消费者在“以旧换新”活动遇到的消费纠纷。加大信用惩戒和宣传曝光力度,及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积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来源:安徽市场监管
编辑:解修霞
审核:洪媛、杨文勇、毕云飞

安徽市场监管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