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河流众多,大江急流纵横,但是,云南的河流多为高山型河流,水流湍急,险滩暗礁密布,很少有长距离河道可供航运利用。云南的道路常常必须跨越山高谷深,河流险阻,因此,架桥设渡便成为云南交通建设的重要方面。
云南地理条件的复杂,修桥设渡的难度很大,云南各族群众善于因地制宜,宜桥则桥,宜渡则渡,充分利用地势和当地的建筑材料,修筑了很多造型各异,类型不同,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桥梁。天启《滇志》卷三《地理志·桥梁》 说 :“津梁利涉,惟水惟石。大江之浒, 连舰而过,曰浮桥。在中土,不越此三端。西蜀松维石泉间有索桥,以铁为柱,垣以铁链,或竹或木,从横叠架,左右方墙如竹箩,人行其中;一曰铁桥,牵铁链,纵连直木,横铺平板,左右扶掖而过:皆桥之异也。而滇更有异者,曰藤桥,以藤为之。闻弱水亦有藤,附水而生,仙灵惧为外人导,每每伐之,今渐长,将到此岸。其此数乎!又有天生 桥,不劳人力,稳步而利济。其天台石梁之类乎!又有仙桥,木细而柔,月望 一易,更不可测。又澄、川间有海门桥,桥边有界鱼石,两江之鱼相望不敢越。尤异已乎!至于长桥数十丈、巨桥数丈,为政者之大惠;其次,有行释子劝 化,乡人好义者为之,皆可纪也。”仅天启《滇志》就记载了明代云南的重要桥梁370余座,也就是说,云南人民为冲破山川的阻隔,创造了如此众多的桥梁类型,不仅有中原地区常见的石桥、津渡和浮桥,还有索桥、铁桥、木桥、竹桥、藤桥,乃至独木而成的“仙桥”、因地势而为的“天生桥”等,这是云南各民族人民在人类桥梁建筑史上的创举和贡献。拱桥,是古代最常见的桥梁形式,滇云大地随处可见。如昆明城内的云津桥,横跨盘龙江上,元明时期都曾整修,清代更名得胜桥,是滇中著名的石拱桥。该桥“上复瓦屋,彻夜灯烛辉煌,俗名‘云津夜市’”,明清时期为省会昆明的一大景观。
又如禄丰城西门外的星宿桥,跨绿衣河(星宿河)上,原仅为竹排架舟浮桥, 明万历四十三年(1625)始建为石拱桥, 清康熙年间水毁后重修,为7孔尖拱石桥,全长119.88米,宽9米,整桥用红砂石砌成,雄伟坚固,今存桥为道光十二年(1832)建,至今仍可通大型汽车。
建水双龙桥也相当有名,其桥建在建水县城西五里的泸江与塌村会合处为17孔尖拱石桥,全长147.8米,最宽处4.5米,实体石栏杆,跨泸江3孔,长36.7米,道光十九年又续建14孔,桥正中建飞阁三层,面阁、进深各为5间,上两层复以 歇山式屋顶,飞檐交错,巍峨壮丽,底层有2桥身通道,中间设佛龛,西北角有楼梯上阁,可登高远眺。整座桥的艺术风格为国内少见。此外现存的著名古拱桥还有禄丰的丰裕桥、宾川的南董桥、建水的见龙桥、华宁的金锁桥、姚安的连厂桥等等,都是云南古代拱桥的精品。
悬桥,古时称“笮桥”、“短桥”。“笮” 古时泛指溜索、竹桥、藤桥等,也是古代云南最普遍的桥梁形式。
云南许多河流水险浪急,谷深坡陡,在古代条件下无法架设桥梁和修建石拱桥,于是,常常以溜索为渡。溜索是西南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简便的渡河方式,通常用一根溜索两端固定在两岸,用竹筒穿过绳子,筒下系布袋作兜人坐布兜上,两手抱筒,脚蹬离岸,顺势溜到对岸。溜索有单溜双溜之分。清人余庆远在《维西见闻记》记载:“维西 以金沙江、澜沧江为天堑,水湍急,舟不可渡,乃设溜索。渡则携一竹瓦者,两旁有孔西绳,人畜缚于绳索,挂于缆,如梭掷而渡至”。形象地描述了单溜渡河的情况。清人张泓也在《滇南新语》中生动描写了澜沧江上双溜渡,他说一般设溜至处江宽二三十丈,用两根大竹缆牢系两岸石桩。渡西岸的竹缆东头高;渡东岸的竹缆西头高。用坚实的藤绞作三圈,牢加编织,圈中穿在挂缆绳上过渡时以绳缚藤圈中,人坐在绳子结的圈子中,岸上的人用力一推,靠惯性溜到对岸。另以细绳系圈上,如溜到中间停住,就用力拉扯细绳。在钢索还不普及的古代,溜桥主要用竹篾做成。篾溜索用十余根竹皮篾片纽成三根篾索,再将三根篾索拧在一起,如同鸡蛋般粗细,拴在江两岸的大树、木桩或岩石上。篾索质地不够坚韧,半年就得换一次。过得人多,一个月就要换一次,否则就有索断坠江的危险。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索溜桥到明清以后开始在云南普及,极大地增加了溜索的坚韧度和过溜人畜的安全。历史上溜索在云南相当普遍,遍及滇西、滇北、滇西北和滇东北广大地区。
溜索为渡,毕竟负荷小而不安全, 云南各民族的先民逐渐发展起了多股竹(藤)编制而成的竹藤悬桥。著名的龙川桥,跨龙川江上,旧曰藤桥,是滇西著名的藤桥,《景泰云南图经志书·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说:“藤桥,有三处,在龙川、在瓦甸、在曲石,而其桥俱跨龙江。盖江水湍急,难以木石为之,自古编藤为桥,系于岸树,以通人马,一年一换。”明末徐霞客游历云南,来到滇西,曾见“龙(川)江东至源,滔滔南逝,作藤为桥,于上以渡,桥阔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高络于两岸,从树杪中悬而反下,编竹于藤上,略可置足。两旁亦横竹为栏以夹之”。云南各民族建造的藤桥分布十分广泛,文山县苗瑶人民在渡河方式非常灵活,“冬春水减乘筏。春秋水泛,土人取藤西两岸巨树,编而为桥,高出水面数丈。桥上复西长条,手引以渡,长丈余“。在临沧凤庆县的阿铎河上,“土人构藤为桥”。楚雄镇南州(南华县)的彝族人民在城南二百五十里的石峒寺附近设藤桥,清代才改为木桥。云南还有形如网袋的藤桥,在镇雄县就有著名的“网袋桥”。就是在今天,在怒江地区的小溪小河上,还常常可以看得到藤篾桥,它形似一张长长的吊床,根拉于较狭窄的江面上,傈僳族称之为“杰痕苦者” , 意为编织绳索桥;独龙族则称之为“不惧风雨的桥”。
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先进的造桥技术的传入,云南各族人民逐渐掌握了建造铁索桥的技术,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使云南大部分地区具备的建造铁索桥的条件,到明清以后,交通干道上大量的藤桥经过改建,已经为更牢固、更安全的铁索桥所取代。唐代云南就出现了铁桥,位于南诏通叶蕃的铁桥道上,今丽江塔城镇,古称铁桥镇。贞元十年(794),南诏异牟寻出击吐蕃,破铁桥东西两城,斩段铁桥,故此桥也当为铁索桥,同时也是长江上最早的桥梁和云南史籍中记载最早的铁索桥。
云南比较著名的铁索古桥有漾濞江上的云龙桥,位于漾濞县城西;澜沧江上的飞龙桥,位于云龙县城西七十里;青云桥,在云龙县城北三十里;惠人桥,横跨怒江之上,在保山城南一百二十里;忠爱桥,在墨江县城西布固江上。特别是保山双虹桥,在保山城西一百四十里横亘怒江之上,利用地势,就着江中石岸建造两孔铁索桥,桥宽约2米,长200多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0年,1980年先后重修,原桥两端建亭,今存一亭,记述着古代云南各族人民在桥梁建设上的智慧创造。(未完待续)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3年12月20日第05版)
作者:陆韧(作者系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