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雕像 许闯/摄
桂芳桥位于临平东大街,南北向横跨上塘河。明嘉靖《仁和县志》记载:“(桂芳桥)始建年代无考,旧名茆桥。”如今,它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历代有文献记载的诗歌里,究竟哪位诗人率先将桂芳桥写入诗篇的呢?经检索,发现元朝诗人方回创作的《过临平二首》,乃第一首明确提及桂芳桥的诗作,方回也因此成为以诗的形式描写桂芳桥的第一人。
方回在《过临平二首》中写道:
临平山下泛归船,何必荷花五月天。
记取五更霜□□,桂芳桥买小鱼鲜。
行在名存一梦醒,西湖路近六长亭。
陈桥驿与临平镇,兴废何人了汗青。
方回出生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他考取进士,曾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晚年,他在杭州靠卖文为生,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离世。方回著作颇丰,尽管部分散佚,但有《桐江集》8卷、《桐江续集》36卷、《瀛奎律髓》49卷等流传于世。他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诗论家。
桂芳桥位于临平街道东大街与南苑街道河南埭路之间,单孔石拱桥,南北向跨上塘河 应召平/摄
方回此次来临平,已是深秋初冬之交,早已错过北宋诗僧道潜笔下“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的盛景。但这又何妨?五更早起,见霜露显白,桂芳桥畔的鱼市热闹非凡。诗人站在桂芳桥上,回眸公元960年,宋太宗赵匡胤在河南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而今站在临平桂芳桥上,朝代更迭,国家兴亡的这段历史已然载入史册。方回生于南宋,卒于元代,一生跨越两个朝代,且经历南宋末年的战乱,命运多舛。念及此,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发出“兴废何人了汗青”的深沉感叹。
许闯/摄
从方回的这首诗可以看出,桂芳桥在元初已是临平的一个闹市区。那么,桂芳桥究竟始建于何年?20世纪90年代初,在对桂芳桥进行修缮时,于桥的拱券处发现元、明、清三条修葺纪年石刻,其中元代的纪年石刻为“元大德乙巳无射戊申日庚申时建”,元大德乙巳即1305年,恰是方回逝世的前两年。倘若元大德乙巳是桂芳桥的始建年代,那么方回的《过临平二首》应创作于1305年至1307年间。但问题随之而来,桂芳桥旧名“茆桥”,临平人习惯称“东茆桥”,而“茆桥”更名为“桂芳桥”是在南宋末年。当时贾似道当权,临平人徐宣、徐寅、徐垓三兄弟联合太学生数十人向皇上参奏贾似道,却反遭陷害入狱。后来贾似道倒台,徐氏三兄弟考取进士,被赞“一门三秀”,又取“蟾宫折桂”之意,将“茆桥”改名为“桂芳桥”。这表明桂芳桥在南宋时期就已存在,而元大德乙巳或是桂芳桥的重修年代。当然,这仍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方回的诗中能够确定,至少在元初,桂芳桥畔已成为临平集市中心。从史料价值考量,方回的这首诗显得尤为珍贵。
方回常常往返于杭州与徽州之间,坐船路过临平,他便上岸游览。除了《过临平二首》,方回还创作了《过临平镇》《复过临平》《泊赤岸微晓》等多篇有关临平的诗歌。
许闯/摄
“楼船载甲晓闻钲,知是何营将校行。百五十年兴废事,韩家军马战临平。”方回在《过临平镇》中,望见临平山峙于镇北,上塘河萦绕镇南,他不禁回想起南宋王朝初建时发生的“苗刘兵变”。建炎三年(1129),苗傅和刘正颜在杭州发动兵变,胁迫宋高宗赵构退位。韩世忠听闻消息后,率领勤王军赶赴杭州救驾。部队抵达临平时,与叛军苗傅之弟苗翊和马柔吉屯驻在临平的部队相遇,于是在临平山下、上塘河畔,韩家军与叛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最终韩家军大获全胜,为平定苗刘兵变、巩固南宋政权奠定坚实的基础。诗人忆起南宋初年在临平发生的这场战事,而今南宋已灭亡,不禁联想到南宋一百五十多年来的兴衰变迁,一时感慨万千,遂赋诗记之。方回的这首《过临平镇》,记录了发生在临平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其成为临平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许闯/摄
方回从杭州北关埭登船,驶向临平,行至赤岸时已入夜,于是泊船在岸边过夜,一路行来,看到农村因受灾而萧条的景象。这一年,临平一带接连遭受水灾和雪灾,农业歉收,引发饥荒,“市民几不粒”“大半缺衣食”,真实反映了当时百姓食不果腹的饥馑生活。同时透过此诗,也能发现当时的方回已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在雨雪交加的夜晚,他撑一柄破伞,趿拉一双破鞋,五人挤在狭窄的船舱里,仅有的二三壶酒舍不得喝,留给了摇橹的船夫。方回的这首诗不仅如实反映了社会现状,也体现了他晚年悲凉的境遇。正如方回在另一首《泊皋亭山下》所写:“草草供行役,奇奇就苦吟。饭迟缘共灶,舟窄仅容衾。稍冷天须霁,将明夜已深。江湖四十载,空负一生心。”这首诗恰是方回一生郁郁不得志、晚年穷困潦倒的真实写照。
故而,从这一层面来讲,方回的这些诗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它们宛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后人得以一窥临平当时的风貌以及社会的众生相。
作者丨应朝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