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的从江,那悠扬的歌声仿佛是穿越千年历史的回响,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记忆。让我们沿着时光的长河,探寻从江“歌韵”的起源与发展。
侗族大歌,无疑是从江“歌韵”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据古老传说与历史研究推测,侗族大歌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那时,侗族先民们以部落为单位,生活在这片山水相依的土地上。他们在集体劳作中,如耕种、伐木、捕鱼时,为了协调动作、鼓舞士气,开始发出简单的呼喊与节奏性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声音逐渐丰富,有了高低不同的音调变化,初步形成了多声部的萌芽。
在春秋战国时期,侗族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影响,侗族大歌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歌者们开始注重歌词的创作与表达,将生活中的故事、对自然的感悟、民族的传说等融入其中。他们在鼓楼里、在村寨的聚会中传唱,使得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成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与道德规范的重要载体。
苗族歌韵在从江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苗族的迁徙历程在苗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江的苗族大多是历史上多次迁徙而来,在漫长的迁徙途中,他们面临着无数的艰难困苦,而苗歌就像是他们心灵的慰藉与力量的源泉。每到一处新的栖息地,苗歌便记录下当地的山川风貌、风土人情,同时也传唱着对祖先故土的思念。苗歌的曲调在不同的地域和支系中略有差异,这也反映了苗族多元的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汉族山歌在从江的“歌韵”画卷里有着独特的色彩。随着历史上汉族移民的迁入,汉族山歌也随之传入这片土地。汉族山歌在从江的发展,与当地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在田间劳作时,山歌缓解了疲劳,传递着劳动的技巧与经验;在乡村的社交活动中,它又成为了人们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桥梁。汉族山歌的歌词内容丰富,既有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民间故事的演绎,还有对生活百态的调侃与感悟。
壮族大歌在从江的存在为这片土地的音乐文化增添了别样风情。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歌唱传统,他们的大歌往往在祭祀、重大节日等场合唱响。在从江的壮族聚居地,壮族大歌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相融合。其歌词蕴含着壮族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对家族繁衍的祈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豪迈奔放又不失细腻的曲调,展现出壮族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与文化气质。
瑶族山歌在从江瑶族村寨中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密码。瑶族人民以歌记事、以歌抒情,他们的山歌与瑶族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息息相关。在瑶族的盘王节等重要节日里,瑶歌回荡在山谷之间,那是对祖先的缅怀与敬意,也是对民族未来的祈福与展望。瑶歌的旋律和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瑶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水歌在从江水族的生活里如潺潺流水般流淌不息。水族人民依水而居,水歌与水的联系紧密而深刻。水歌的起源或许与水族的渔猎生活、水上交通等活动有关。在捕鱼、行船时,水歌成为了他们相互呼应、协调行动的信号,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艺术形式。水歌的节奏往往与水流的韵律相契合,轻柔舒缓,蕴含着水族人民对水的感恩与敬畏。
推荐阅读
主办单位:从江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石 弟
编审|袁丽娟
主编|张 琪
cjxwxc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