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会宁一线关注更多家乡视频请分享转发
会宁第一所学校
学宫创建记
贠守勤
(2024年9月30日)
会宁第一所学校名字不叫学校,叫学宫,设置于城西文庙(今大成殿)院内。
明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孔庙,在里面附设学宫。
明洪武六年(1373年),今会宁县城建城时,在城西文庙(今文庙大成殿)院内建立了一所官学,即公立学校,名字叫学宫,这是会宁的第一所学校。
学宫由知县郭斌(洪武六年,始筑县城)规划,知县刘缙(洪武年,宛平今北京人,监生)踵成之,即由知县郭斌规划,知县刘缙建成。
学宫内设教谕、训导二职,管理和从事教育工作。
明会宁进士栗在庭《会宁县儒学科贡题名记》:“我明高皇帝洪武初(1368年),省西宁会州,改县为会宁,随设建学宫于今城西北地,迄(明)成化辛卯(1461年)近百年”。栗在庭的《儒学科贡题名记》证实了明洪武建学宫,且与洪武初(1368年)相距93年,符合“近百年”之说法。
从以上资料分析,明洪武初(1368年)改会州为会宁县,洪武六年(1373年)开建会宁县城,此时便筹划在城内建学宫,洪武十年(1377年),县城建成、治所迁入,学宫同时建成开学。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天水进士胡忻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撰《重修学宫碑记》记载:“会邑之有庠也,其来尚矣,自洪武年构始,且棂星之前,民居横塞,堪舆家谓外阳遮蔽,云路未通,吴公(应选)率子望嵩、望岱曰:‘家世佩服素王久矣。愿捐先庐,广地基,不言偿焉。’于是明堂四阔,天衢八达,群山拥翠,诸水合际,而佳气灵秀尽收之宫中矣。”
胡忻的《重修学宫碑记》既再一次证实了会宁第一所学校——学宫的创建年代,又解读了学校不能被“外阳遮蔽”,而吴应选给两个儿子说,愿意捐出自家原来的宅院,扩大学宫地基,而且不需要偿还,以解决“外阳遮蔽”问题,于是,学宫成了一块“明堂四阔,天衢八达,群山拥翠,诸水合际,灵秀尽收”的办学的风水宝地。
学宫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修,明成化初(1465年),知县翟良佐增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庙宫卑陋,迁于城北空地草场,知县傅恩茂、侯桐相继负责,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又迁于城东,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其弗利人文,复迁旧址,即再一次迁入城西文庙院内。
明万历六年(1578年),知县高拱辰重修,中为大成殿,后为明伦堂,两序为博文、约礼斋,中为戟门,左右为角门,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又前为棂星门、泮池、大成坊,前有屏壁。这是古代学宫建筑的基本布局,今人已不太重视这些问题,随意为之。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邑贡生李公抡《重修学宫碑记》记载:“会宁之有学宫,自明正统重修后,复葺于万历(知县高拱辰)间。其时人文蔚起,英贤接踵,缙绅先达之为桢干、为干城者代不乏人,岂非以士皆力学,学得所师,师崇其地,故至此欤?”
学宫重修后,会宁人文蔚起,英贤接踵,人才辈出。
“迨崇祯壬午岁(1642年),兵旱交集,煌煌文庙,鞠为茂草,可胜慨哉!自此三十余年,甲第无闻,非以首善之地不崇,将立德养才、维风起化之无本与?”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战乱旱情交集,学宫荒芜、废弃,之后三十余年,会宁学子很少,甲第无闻,培养后代没有了场所。
明代以来,会宁历任知县踵修学宫、弘扬教化、培养后昆,如:知县郭斌“到任后,即同巩昌卫千户傅履奉旨修筑今县城,城初成,在县城西门内规划修建学宫以培养士子”、知县刘缙“始建学宫于城西”、知县傅志茂“重修学宫”、知县高拱辰“加固城垣,兴办学宫”、知县侯桐“续修学宫”、知县王杰“修理学宫”等,惟崇祯之后,教育凋敝、学宫荒废,鲜有学子金榜题名者,此会宁教育之痛哀矣!
李公抡《重修学宫碑记》记载:自清朝开始,“圣学日昌,文运日新。邑侯徐文璝以楚阳世胄绾篆斯土,甫下车时忻然有兴学敦本之念,诚以士风文运实关国运民风,所系非浅显也。与学宫查君赤珠询诸形家,定为因革,捐俸创兴,绅士继之。鸠工庀材,移泮池,开云路,廊庑之缺略者补之,祠宇之倾圮者葺之,故殿之湫隘者从而恢廓之,周道之荒芜者从而芟除之,不数月间而庙貌为之一新。”
到了清代,会宁的历任知县又开始修葺学宫、倡导办学兴教,会宁教育一时曙光在前,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时期曾对学宫多次增修,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学宫有禀生、增生各20名,入学童文生30名,童武生15名。课程设置主要是“程朱理学”、“性理大全”等,如此等等,百姓无不欣慰!
会宁旧志记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县徐敬初莅位谒圣之余,进诸生而问之以学宫,曰:“前宰施(指施廷元)与尹(指尹特生)迭修之,庙貌如故也。”
知县徐敬到任后先问学宫怎么样,学生们都说,前知县施廷元、尹特生等一任接一任不断维修,现在学宫及其大成殿依然和以前一样完好。
后来经清同治兵燹,学堂又一次荒芜,学宫移居东关枝阳书院,当年的学署(相当于现在的教育行政机关)也因年久益圮。
民国9年(1920年)地震,学宫墙垣倒塌,县长毕丕盛,士绅秦望澜捐资补修,这是对学宫的第五次补修。刘庆笃、张济川《会宁县志续编》卷之六记载,民国9年(1920年)地震后,学宫“周围墙垣俱倒。县长毕君丕盛、邑绅秦望澜捐资修葺。”
从明洪武十年(1377年)创办,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开始重修,明清两朝对学宫的增修、补修、修缮多达五次以上,一直到1947年,学宫维持了570多年办学历史,见证了明清两朝会宁办教育的历程,培养了许多会宁优秀学子,开创了会宁教育的新局面。
学宫的藏书有:
《御篡周易》二十本;《书经会篡》八十九本;《诗经会篡》一百二十五本;《礼记》二套;《春秋会篡》八十五本;《左传》二套;《谷梁传》五本;《公羊传》一套;《钦定周官》一部,四十七本;《朱子大全》一部,六十二本;《钦定学政全书》一部,三十二本;《御篡性理》一部,十本;《钦定大清律》十六部;《驳吕留良<四书讲义>》四十六本;《御篡诗义》八本;《御制文初集》三本;《御制诗二集》二十本;《甘肃忠义录》二十四本;《钦定本朝文选》二十二本;《钦定科场程式》二十六本;《续增科场程式》十六本;《增定磨勘则例》十二本;《钦定化治文》六本;《钦定正嘉文》九本;《钦定万历文》十四本;《钦定启祯文》十九本;日本书六本等七百多本。
民国35年(1946年),由县参议会倡导在学宫旧址设立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城西城隍庙(今县六幼会师桥校区北门前两棵柏树即为城隍庙前柏树),约有40多亩地,校门前为大成殿和文庙广场(当操场),当时有两个班,以后每年招双班,1949年解放时,有4个班,230名学生,18名教职工,教员的薪金为2石小麦,职工为1石6斗。1946年到1947年,县参议长万继承兼任校长,1947年,由王维屏接任校长,1950年春,城西初中并入城东民国16年(1927年)创办的会宁初中校址,当年的“甘肃省立师范学校”(原东关小学今县一幼校址),学宫从此断断续续完成了它570多年的办学使命,创造了会宁历时最长的办学历史。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观看会宁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