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逍遙以終年,淡然忘所欲
美食
情感
2024-12-21 06:36
河南
今天是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农历甲辰年
冬月廿一
【圆满进度条】
★★★★★★★★★★★★★★★★★★★☆
2024年您已经使用97.015%
冬至日咫書懷
歲月不可挽,迅如雙轉轂。
人生能幾何,苦不自知足。
西風吹繁霜,凍雁鳴相逐。
老幹枯無條,積葉掩深谷。
冉冉四序遷,忽見一陽復。
今年才四十,玄鬢忽已禿。
久作林下想,雅致在幽獨。
三徑幾株松,一窗數竿竹。
任懶鋤荒園,更種淵明菊。
逍遙以終年,淡然忘所欲。
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
【花語華願】
(溫馨提示:點擊音樂文件中的合集標簽,可連續播放)
---START---
---END---
幾點出發?
(配圖來自小❤️書旅行朋友圈)
如果一個人要走一百公里
下午5點出發
他會越走越害怕
為什麼呢?
因為
越走天越黑
但如果是早晨5點出發
雖然天還是黑的
但是他不會害怕
為什麼呢?
因為越走天越亮
或許這個時候
你猛然一驚
這可怎麼辦
該什麼時候出發呢?
這就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個是提前出發搶占先機
另一個是選擇時機享受平順
對於有限制性的任務
比如數量有限
比如時間有限
比如場地有限
搶占先機時首選
而如果是無論早晚
都是平均分配
自然而然的東西
那就應該不必著急
反而更應在意
中途的平順
不求一時之快
也不爭一步之捷
可惜的是
世間的一切
一直在不停地發生變化
它可能變好
也可能變壞
我們需要做的是
接受各種不確定性
正如老子所言:
道可道也
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恆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始
我們看到的月亮
隨著風雲變幻
月有陰晴圓缺
我們所處的自然
如果人沒有改造
照樣四季更迭
即使放在床頭的書本
長時間沒有翻動
也會有灰塵落到上面
也會有陽光晒過的痕跡
還會有風吹過的卷邊
沒有什麼是永恒的
只有變化是不變的
觀察事物
我們應該能夠看到兩層
一層是它的表面現象
基本的形態
給我們直觀描述
另一層是延伸的含義和思考
比如時間的流逝
比如情感的交織
比如行動的累積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心無所欲
就能發現萬事萬物的自然之妙
而不是帶著分別心
帶著勝負欲
局限於自己的認知
去看待世界
『道德經』有言:
大器免成
最大的器物
是不會固定成形的
大方無隅
最大的方正
是沒有直角邊界的
大音希聲
最大的音律
不會以聲相和
天籟就是無聲的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真正的行為高尚
不是沖著回報和褒獎的
面是像喫飯、走路一樣
是自然去行動
既不是有意識地要德
也不以這樣的行為
去約束任何一個人
所以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一切讓它自然而然發生
無目的
無對象
不求回報
當我們把人的天性
德
拿出來討論的時候
就說明我們已經失去了道
天下無道
就意味著失去了自然的狀態
就像一棵樹
無論它的葉子、樹幹、根須
都是有作用的
只有當這棵樹失去了生命
要被人砍掉
做成器物分割時
才會說
做成桌子
應該要樹幹大點的好
引燃柴火
應該要樹葉多的好
雕成藝術器
還是根須遒勁的好
才有了比較
才有了選擇
才有了刻意的追求
才會有用過量的激素加速生長
才會有熬夜加班來提升業績
才會通過不停補課強化特長
在老子看來
這已經無法維持自然的安定
是禍亂的開始
怎麼樣才能保持自己的勃勃生機
而又與自然和諧共生呢?
老子認為有三層:
一是
“知其雄,
守其雌,
為天下溪。
為天下溪,
恆德不離。
恆德不離,
復歸於嬰兒。”
現在的你
是覺得
越走天越黑
還是越走天越亮呢?
其實
無論哪種感覺
都應該知道
一百公里
或者是一段艱難的旅程
一天兩天是走不完的
有的時候
甚至一年兩年也走不到頭
前行的道路上
必然會有白天和黑夜
也自然會有春天和冬夜
能做只有
因時而動
因勢而為
自帶光芒
無懼天黑
冬已至
太陽正在慢慢回歸
在數九歌聲中
一碗熱湯
一盤水餃
不大不小
幸福剛好
我們將一起感受
那春天慢慢到來的氣息
【晚安心語】
燈明始見一縷塵
夜暗方顯萬顆星
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