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丨上海院总建筑师陈国亮接受ArchDaily专访

文摘   2024-12-03 17:30   上海  

近日,ArchDaily专访了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建集团,简称“上海院”)总建筑师陈国亮,回顾了他作为一位建筑师四十多年职业生涯的成长过程,经历了中国建筑观念和设计行业变化活跃的时期,他在如何适应和调整设计以及如何面向未来等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视角。以下是访谈全文,原标题《陈国亮:项目阅读》

从早期在体育建筑领域的探索,到后来在医疗与大科学装置等复杂项目中的深入实践,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在近四十年建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于建筑设计的深刻理解。在 ArchDaily 访谈中,他不断强调“在严格的条件限制下,技术创新与艺术创作的平衡与融合,是达成卓越设计的关键。

过去几十年他带领团队在医疗建筑大科学装置、高等级实验室建筑等一系列超大规模、超复杂技术的专项建筑领域不断耕耘,通过精准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设计思维,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完成了一批标杆式的项目。他与团队也参与到规范制定工作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理论、规范、建筑实践的角色转换之间,不断加深对于专项设计的理解。


在本次对谈中,ArchDaily 了解到了一位建筑师四十多年职业生涯的成长过程,经历了中国建筑观念和设计行业变化活跃的时期,他在如何适应和调整设计以及如何面向未来等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视角。

01

两个“十年”:

从体育到医疗,再到大科学装置

您的建筑师职业道路发展中,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对您的职业生涯有哪些影响呢?
就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关键节点而言,1993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参加工作七年来首次担任项目副总设计师,师从魏敦山院士参与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的设计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体育建筑,作为上海市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在规模、投资及技术复杂性上对我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项目过程中与多团队协同设计和沟通工作也为未来的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极其宝贵的经验。

1997年,邢同和总师带我参与上海美术馆改造项目时建议我“趁年轻多尝试不同领域,再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此契机下,我加入了华山医院病房综合楼的设计。邢总的建议让我勇于探索建筑领域的多样性,在深耕医疗建筑设计的近三十年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医疗建筑中技术与艺术平衡、理性与感性融合的魅力,即在满足医疗建筑的功能构成、流线组织及特定医疗空间技术指标要求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艺术创作来构建充满人性关怀的疗愈环境和独具个性特征的建筑形象。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再到2003年我第一次接触以上海光源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以及多个特殊功能的实验室建筑,这完全改变甚至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建筑设计的认知。这类科研建筑对精度控制的要求达到了微米、纳米级别,温度控制也极为严苛,促使我们在建筑创新与技术进步上不断突破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要求。同时这类超大尺度的科研建筑往往成为城市中时代性的标志与象征,创造独特的建筑形象也是重要的设计要求之一。

2007年,我们团队凭借丰富的医疗建筑设计经验以及对大科学装置的深刻理解与工程经验,成功承接了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的设计任务,并成功推广至全国。这一过程让我认识到,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深耕细作,最终能汇聚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使我们在面对特定项目时显得尤为得心应手,在新的建筑类型中能够占领先机。

上海光源 © 上海光源
“光之剑” 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 © 上海院
02

深耕医疗三十载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人口基数和医疗观念的差异,导致国外很多成功的医院案例都无法被应用,您觉得人群属性会影响到设计吗?您认为国内外医疗建筑在设计层面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哪些是中国医疗建筑独有的原创设计?

我们也曾调研过许多国外的医院项目,其中许多成功案例都是令我们羡慕的。但是我觉得很多方面我们要站在中国的国情上来看待,一个就是你刚才讲的人口基数。医院对患者没有“门槛”,各类人群都有健康和医疗的需求,自然导致了医院的使用者数量庞大。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二,国内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医院床位数、医患比例这些指标跟国际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医院仍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部分医院常年空闲,三甲的著名医院人满为患,归因于我们的优质医疗资源发展还不是特别平衡。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三个是在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观念上的差异,国际上分级诊疗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家庭医生、社区医院能够解决大部分基础医疗需求,把最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疑难杂症、危重症患者。但我国现在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导致部分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压力非常大。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中国在医疗建设上投入的成本跟国外的差距很大,虽然现在很多医院在建筑风格和材料上靠近甚至超越了国外的医院,但是在与医院特性吻合的材料、设备的选用和投入上还有不足。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现在中心城区高水平的医院大多都是高度集约的,建筑层数比较高,上海有的医院容积率可以达到 3.0,在深圳甚至有做到 6.0 的。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超大规模,超多人员,超高容积率……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面,我们怎么去创作一个医疗流程合理高效,医患人群都能获得良好体验的一个医疗设施,这是对在中国从事医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的一个挑战。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奖”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 上海院

每一个医院项目的功能需求不同,流线复杂程度也不一样。在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下,您觉得整个设计过程中,哪个部分是您花费时间最多的?

就建筑创作来讲,基本上是一个“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相向而行”的过程。所谓“由内而外”就是从内在功能需求和行为模式出发推导建筑形体,“由外而内” 则是由建筑所处的自然或城市环境、场地状态、交通组织、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发去探索建筑的个性。而对于我来说,关键在于“相向而行”,设计需内外兼顾,相互支撑。现代医院、大科学装置等建筑也追求独特个性与形象,我们融合场地、城市风貌、文化历史,同时确保功能需求能够满足,实现科学需求与建筑创作的和谐统一。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对于使用要求比较严苛,功能流线非常复杂的项目,我们团队的工作方式通常从研究设计任务书着手,我称之为“项目阅读”。我们花很长时间来解读任务书,去理解项目,不拘泥于当下的需求,而是与业主方一同去沟通、策划未来发展的愿景,探讨在设计中实现这一愿景的可能性。对于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的,我们就需要去设立课题,做行为模式调研,进行技术创新和攻关

通过项目阅读可以帮助我们预判未来发展趋势,灵活调整设计。例如,随着线上挂号普及,医院大厅的功能逐渐从大尺度中枢转向预留更多服务空间,如咖啡区、休息区等,以适应变化。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医院不仅仅需要给病患提供问诊治疗服务,我们现在也在倡导给病患家属、医生、护士等人员提供舒适和关爱的环境,您如何处理这个方面?

他们对于这些情绪空间的需求是否更加特殊?

如何通过设计达到“疗愈”效果?


一直以来国内外都在关注人性化设计疗愈环境,实验也证实了环境对康复周期存在影响。除了患者,陪同的家属难免也会产生焦虑和沮丧的情绪,如何通过室内外空间的设计将负面情绪降到最低,给予更多的人性关怀,让患者和陪同就医的人员都能有较好的体验,这是医疗建筑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系统性地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满足患者就诊、医护操作、设备技术条件这些功能需求。在此之上,结合行为模式管理方式的研究,对就医流程、医技流程进行梳理优化,追求最短捷和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是提升体验的关键。第三,空间品质也是疗愈环境的关键。除了采光、通风、景观元素,色彩、尺度、导视等细节也至关重要。虽然医院的空间通常要容纳比较大的人流量,但也同时需要为家属和患者提供交流或独自冥想的空间。标识设计应避免过于抽象的图案与小字,需要特别关注年长者和视力不佳患者,易读易辨识才能确保标识真正发挥作用。
现在讲疗愈环境,很容易狭义地把它定义为阳光、绿植这些直观的基础元素。而医院有其特殊性,刚才提到的各个方面的空间元素组合在一起,为患者或家属提供好的就医体验,我们才能称其为疗愈环境。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 三千影像
我们现在还同时关注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过去经济条件受制约的时候,首要解决的是患者的需求。而优质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医护人员的贡献。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提升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心情,这也会潜移默化地给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以现在在医院的建筑设计当中,我们会去关注这些需求。例如,门诊区的“二次候诊”、“医患分流”等,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让医生能够专注的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我们会适当放宽医护人员使用的走廊,增设休息区和茶水间等,使其兼具工作通道与休息交流的功能,促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与团队协作。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中心 © 上海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中心 © 上海院

我们在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中心项目时,在护理单元的设计中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把南向中间的区域作为医护工作区。对于高周转率的肿瘤患者来说,能快速地获得医护照料比南向日照等重要的多。这样的设计缩短了病房与医护站的距离,同时为常年累月工作于此的医护人员提供了更舒适的工作休息环境。当然,这是我们根据肿瘤医院的特点进行的尝试,并非普遍性的设计准则,好的设计总是取舍和协调资源分配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中心 © 上海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中心 © 上海院

您在专项建筑领域完成了许多项目,

其中您比较推荐哪个项目?

或者说对您影响深远的项目是哪个?

我认为天府锦城实验室是一个代表性的项目。它的定位是一个开放的,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疾病治疗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实验研究平台,面向华西医院、医学院的专家和教授团队,提供灵活租赁的研究实验空间。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项目的难点在于,设计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未来入驻的使用者信息,这对设计的弹性程度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参考过往的经验和案例、大数据模拟等研究预测,为业主提出了合理的预留空间方案。项目建成后,我们还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科学家团队快速适应并充分利用空间,并承诺根据未来需求变化提供改造建议。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区,靠近天府机场,科学家入驻后,如何为他们研究以外的日常生活提供支持?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生活服务业态的调研和策划,项目中融入了一个精品酒店以及在裙房中设置的商业、餐饮、超市、健身等设施。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在建筑创新上,三栋塔楼采用现代风格象征“面向未来”,而裙房则融入川西民居元素,寓意“扎根传统”。两者之间巧妙插入观景平台,可眺望科创公园与华西医学院,营造宜人的工作与休闲环境。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施工期间正值疫情,我仍然每个月都去现场。刚才提到的裙房部分,我们采用了灰色的陶土砖,表面不完全平整,凸显质感。这个构造工艺就是我们在现场一轮一轮地打样和调整出来的。裙房、平台、塔楼之间交接的节点细节也是在现场用瓦片实地测试确定的。所以我一直讲建筑师在施工现场投入的精力将直接反映在建筑的最终呈现上。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天府锦城实验室 © 上海院
03

专项建筑师 VS 规范编制者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您多年来逐步组建了一支专项化的团队,您觉得从事专项设计的建筑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我认为 “终身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尤其对专项团队而言,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当你聚焦于某个专项领域的时候,不但需要学习建筑方面相关知识,同时对专项领域的国家政策、技术动态等也要保持关注。我虽做体育、医疗建筑比较多,但对其他的建筑类型仍然会投入很大的兴趣和精力去关注和学习。因为建筑学很多内容是相通的,这些知识也能够反哺专项设计。
上海疾控中心 © 上海院
上海疾控中心 © 上海院

您曾参与了多项国家建设标准与评价标准的编写,在规范编制者与设计师的身份转换之间,

您有什么体会?

我们有幸参与编制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综合医院设计规范》、《绿色医院建设评价标准》等国家标准、规范。我认为这些规范标准是一种约束,也是对建筑设计的一个“指引”,确保全国建设在基本标准下进行,便于建筑师工作。我们与国外建筑师合作设计时,很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跟外方解释中国的规范,正因为我们是编制者,我们就比较容易让国外的建筑师理解规范的原因和目的。

上海疾控中心 © 上海院
我自己参与这些标准的制定的最大体会就是可以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能够跳出眼前的个案,从更高的视角去探寻普遍性和前瞻性的规律。编制团队集合了各种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除了建筑领域的,还有院方的、政府方面的管理者,大家基于自己的专业背景对同一个问题的探讨往往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从而我们也收获了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
规范编制当中我尤其关注其可实施性,这是作为建筑师身份的职责所在,在规范的编制过程中发挥自身实践经验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我个人、对行都非常有意义
上海疾控中心 © 上海院

04

专项领域走向何处

医疗、科研建筑趋势前瞻


近期您和团队有关注新的专项领域吗?


近期,我们关注实验室研究型医院领域。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研究型医院在攻克疑难杂症及推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研发中作用显著。当前,医学院基础研究卓越,医院医护临床经验丰富,但两者间存在脱节。研究型医院旨在搭建桥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设计上,我们注重实验室与病房的紧密融合,加速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直接惠及患者。同时,这种布局便于“双栖”专家(既是临床医生又是研究专家)的身份灵活转换,促进跨学科交流,激发创新思维与合作。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 © 上海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 © 上海院
您提到了研究型医院,国内这类医院的发展趋势如何?

研究型医院概念虽久,但在中国近十年才真正强调研究与临床的融合。我最初通过国际和平妇幼保健医院奉贤院区设计接触此理念,与院方沟通后明确了临床+研究+教培”的综合模式。此后,在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中心项目中,也成功应用了这一模式。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 © 上海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 © 上海院
目前已建成的医院,有潜力通过改造转型成为研究型医院吗?

完全有可能,但前提是需要非常理性的评估。有一种观点将研究成果利润远超诊疗收入视为“研究型医院”的标准,这对医院在设施设备上的投入,以及物理空间的规模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并非所有医院都具备条件或者有必要去转型成研究型医院,这需要通过整体研判。

就技术层面来说,改造难点在于考虑空间的弹性设计来应对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传统诊疗功能单元的变化是缓慢的、渐进式的,而研究型则是顺应研究课题、科研趋势,变化周期更快、弹性余量更大。比方说设计公共实验平台时往往会采用较大层高,同层布置管线,将来调整时避免影响其他楼层。层高差异又引发新问题,我们通过错层、水平同层等手法解决。因此这些技术创新都是来自切实的项目需求,不是建筑师空想出来的研究课题。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 © 上海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 © 上海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 © 上海院

根据您现在的研究方向,您觉得医疗建筑、

高等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这些建筑在未来将走向怎样的趋势?


对于医疗建筑、科学装置及实验室等特定领域,未来的趋势无疑是向更加精细化更高弹性化发展。技术进步提升了对设计及空间品质的高要求,驱动我们创新建筑技术以适应高标准。同时,这类建筑也具备高度灵活性,需要建筑本身有很大的弹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上海光源 © 新华社
上海光源 © 上海院

合肥先进光源项目 © 上海院
合肥先进光源项目 © 上海院
“光之剑” 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 © 上海院

“光之剑” 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 © 上海院




栏目                   深耕辑

出品人                   韩爽

编辑                   出木杉

排版                   出木杉


本文内容来自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标题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建集团,原名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品牌官微,讲好“上海设计”故事,传递“上海设计”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