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翻转 空间共生丨上海院原创佳作临港少年宫

文摘   2024-11-21 17:30   上海  

临港少年宫是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建集团,简称上海院)原创设计的综合性青少年公共服务设施,将与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一起丰富临港青少年的课外生活,提供科技、人文、艺术启蒙的实践之地。


筑梦空间 活力开放 

临港少年宫旨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快乐的场所,设计师反思了过去传统少年宫建筑的局限性,希望通过设计为孩子们营造舒适有趣的探索空间,而不仅仅是周末培训的课堂。

建筑一层主要功能为科技体验区、儿童剧场及展示馆,二层至五层围绕科技馆和剧院布置青少年课外教育空间,六层为行政办公区域。建筑地下两层主要功能为停车库、剧场后台、展示馆及小型餐厅。

布局分析

总体布局为上静下动

流线分析

水平环绕与垂直交通体系有机结合


外廊观景 内室笃学 

在空间设计上,将位于内部的交通空间向外翻转到建筑外围,使建筑走廊实现对城市景观的充分利用;将教室等使用功能设置在内部,使青少年可以集中精力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钻研。


布局反转:打破传统的内院式交通空间


坡道环绕 空间共生 

通过在建筑东、西两侧2.6m的错层设计,为建筑南、北端创造出坡道及阶梯空间,以作为公共活动和开放课堂的场所。整个建筑从一层开始通过坡道和公共阶梯空间环绕而上,串联起不同主题的教育空间。建筑空间与盘旋的坡道融为一体,从地面延伸至屋顶,打破楼层之间的边界。

通过错层实现盘旋向上的坡道空间


室内空间 多变流动 

室内空间呈现丰富多变的流动状态,连接错层的坡道和台阶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满足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建筑立面 通透生动 

立面设计摒弃复杂的建筑装饰,通过水平、垂直交通体系来塑造空间和建筑立面。立面上的外廊和坡道鼓励孩子们在露天阳光下行走,呼吸新鲜空气、远眺滴水湖及城市景观、感受大自然。通透的玻璃可以展示建筑内部的生动状态。外廊、坡道上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和建筑一同形成了动态的建筑立面。

孩子们的活动组成生动的立面


童趣像素 细节别致 

建筑在景观、室内、泛光等设计中都采用富有童趣的像素化设计。通过别出心裁的造型设计美化、隐藏建筑机电设施,使整个建筑成为空间丰富、细节别致的探索乐园。


层次丰富的室内平台使空间也能在垂直方向上流动,创造出开放、互动、无死角的自由活动空间,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体会到身处少年宫的自由和乐趣。


管线优化 空间延续 

设计通过机电管线穿梁、优化管线排布,实现了主要公共区域梁下无管线,且室内外的吊顶标高一致的空间效果,从而呈现出从室外到室内的空间延续性。把室外美景引入室内,弱化空间边界,营造轻盈飘逸自然的空间氛围。


临港少年宫项目

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上海浦东新区

设计时间:2020年-2021年

竣工时间:2024年

用地面积:18840.7平方米

建筑面积:59875.4平方米


设计施工联合体:

牵头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

主创建筑师:苏昶、谭春晖、陈迪

设计总负责人:苏昶、谭春晖

EPC项目经理:倪静波

建筑设计:陈迪、宗韬、龚振强、乔柯斐、罗旭、沈逸斐

结构设计:刘宏欣、孙求知、张朕磊、张仪放、蔡艳清、黄博

机电设计:贺江波、汪海良、吴敏奕、潘达、张高晗、生亮、罗羽、魏亮、周海山、盛青青

幕墙设计:李海明、马瑞峰、朱太喜

景观设计:沈磊、欧彧、王幸、朱立诚、史婷婷

雕塑设计:龚振强

室内设计:张珉、傅真、薛洁楠、金佳梁

绿建及海绵城市:燕艳、孙斌、徐悦、刘海龙

BIM设计:刘雯、刘文鹏、吴反反


照明顾问:SYL申昱照明设计

声学和舞台工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声学所

标识顾问:澳颖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视频版权:上海七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三千影像

技术图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稿:建筑创作中心(第一原创工作室)

撰稿:宗韬

编辑:张菁

审核:谭春晖、刘勇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建集团,原名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品牌官微,讲好“上海设计”故事,传递“上海设计”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