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清泉:医生和患者是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政务   2025-01-15 09:05   北京  

△刘清泉出诊询问患者病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清泉: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中医组组长,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清晨7点,冬日的太阳还未完全照亮燕京大地,位于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的北京中医医院门诊楼外寒风凛冽。门诊楼内,刘清泉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这一天,他要出诊、开会、指导学生、处理医院各类公务……作为北京中医医院的院长,在刘清泉的字典里,“停下来”似乎从未出现过。
在学生们的眼里,老师像“超人”一般,每天不知疲倦地忙转于各个岗位,却依然在患者面前保持温和的笑容,耐心问诊。而在刘清泉自己看来,这不仅是职业的要求,更是医者的本职与医德。

与患者站在同一战壕里

没有任何一个医生能熟知所有的疾病,刘清泉也不例外。自1987年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尽管已从医多年,他依然会遇到许多自己从未见过的疑难杂症。面对前来求诊的病人,刘清泉从未怠慢,疑难杂症在他手里像一团团错综复杂的线,被耐心地一点点解开。
医生的坦诚和耐心是一切有效治疗的开始。在刘清泉看来,医学从来不是一场表演,医生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全知者。对于四处求医无门的复杂病或者罕见病患者,刘清泉会直白而坦诚地告诉患者:“这种病我也没见过,我也需要查文献、找资料,咱俩一起磨合,把病给治好。”
刘清泉曾接诊过一位因严重甲亢突眼而备受折磨的患者。患者的眼球肿胀突出,连闭眼休息都成了奢望。刘清泉直言:“这种病我也没治过,但我愿意和你一起试试,我们一起配合,慢慢来。”这一“慢慢来”就是长达一年半,他在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的同时,也耐心安抚患者的不安。最终,患者的眼球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对刘清泉来说,医学的本质是“解题”与“协作”的结合。他总强调:“医生和患者是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不是医生要面对患者,而是医生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
张淑文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开始跟随刘清泉学习,如今已临近博士毕业。在8年的跟师学习中,她深深感受到,老师的坦诚和耐心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她回忆道,很早以前跟随老师出诊时,曾有一名患者带着一摞厚厚的化验单和各大医院的病历来求医,坚持说自己快要“死”了,并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痛苦症状、求医经历、发病过程。面对这名屡次打断诊疗的患者,旁边的学生和助手都建议尽快结束诊疗,但刘清泉示意大家安静。他耐心地倾听,无一丝厌烦,随后语气温和地说:“你不会死的,ICU里的病人比你严重多了。”长达40分钟的交流让患者焦虑渐消。张淑文感慨:“老师说,治病先治心。如果患者情绪不安,哪怕药方再好,也是治标不治本。”
对刘清泉来说,患者的需求永远优先,作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每一次出诊,都是与患者并肩作战的过程,都值得自己全力以赴。
“第一次跟诊刘老师,诊室场面可以说是震撼。”跟师4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施逸凡回忆道,那一天,刘清泉从早上7点开始门诊,连午饭都没顾上吃,整整接诊了120多位患者,一直坐诊到晚上,连喝水都只能抿一口润润嗓子。
如今作为院长,刘清泉依然坚持每周出一天门诊,有时因为患者太多,光加号就加了100多位患者。“只要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都不会拒绝病人,哪怕是开会,也会告诉病人,等我散会后再来给他看病。”刘清泉说。

保持一颗纯粹的心

刘清泉对患者的沉着和耐心,与他早年干急诊出身密不可分。目前,刘清泉是国内从事中医急诊临床一线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
跟师4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卢海天回忆,老师总能在最混乱的场景中找出最清晰的解决办法,而这种能力,是多年的急诊经历磨炼出来的。
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国内首个正规医院独立的急诊科。随后,全国各级医院纷纷成立急诊专科,推动急、危、重症医学亚专科发展。刘清泉大学毕业时,正值急诊发展的“幼年时期”。彼时,急诊还没有成体系的培训和教育体系,人们看急诊也普遍采用西医的诊疗方式。因此,有人建议刘清泉去更适合中医发展的心血管科。
但刘清泉认为,在我国,中医急诊医学领域还是空白,应当有人脚踏实地从零干起。
打那之后,刘清泉几乎成了中医急诊室里的“多面手”。
“老师从不计较工作。”曾经跟刘清泉学习,如今奋斗在临床一线的孙宏源医生说。遇到病情复杂的病人,刘清泉不仅负责完成自己的工作,还会细致地处理其他附带工作,等病人转入病房后,他常常一个人留下来,把所有工具清理归位。
“遇到一些护士可能不太乐意处理的问题,他也总是主动上手。”孙宏源说:“正因为如此,很多护士都喜欢跟老师搭班。”
如今,刘清泉已不太记得自己看过多少病人。但跟师2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丁茂裕却对几例不常见的病例印象深刻:“他在急诊门诊,治过血小板为0的患者,现在都很健康;治过怎么都怀不了孕的,现在孩子也有了;治过身上长疮口不愈合的,现在已恢复得很好。”
急诊带给刘清泉的,不只是丰富的经验,也让他对中医急诊建设有了更深的思考。他在国内中医界率先引进了血液动力学监测、急诊床旁血滤、机械通气、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等多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中医急诊的抢救成功率。他与其他教授共同编著的《中医急诊学》现已是国家中医高等教育教材之一。
纯粹源于专注。“无论每天处理多少繁杂的工作,看过多少病人,晚上回到家我都要复盘今天接诊过的病情。”刘清泉说,他几乎不怎么关注社交媒体,看书于他而言是最好的放松。
看书不仅是学习,更是与自己内心对话的一种方式。刘清泉家中的沙发上,堆满了包括医书在内的各类书籍。“有时坐车回家的路上,脑子里都在复盘当天接诊的疑难杂症,回家就会去翻书查找。”
习惯源于积累。“上大学时我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刘清泉回忆,大学期间,自己陆陆续续读完了2000多本书,这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遇到治不好的病人,更要去查文献。”刘清泉坦言,治不好病人,自己会有负担,因此一定要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纯粹来源于作为医者的无私。张淑文回忆,在移动支付还未普及的那些年里,遇到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就诊时,刘清泉甚至会从口袋里掏出现金自费帮助他们缴费拿药。“很早以前,也碰到过一家人来陪老人看病,最后一次性看了三个人的情况。”张淑文表示,按理来讲,挂一个号看三位患者不是正常的就医流程。“但他不那么在乎。”
作为医生,刘清泉始终忠于一线,忠于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患者。曾经,他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发完言没几分钟便匆匆离去。有记者追随其后问道:“刘院长,您为什么那么着急走?”
刘清泉说:“我着急回医院看病人。”
看着刘清泉匆匆而去的背影,留给记者的是深深的震撼。

带着使命感去培养中医药人才

连续两年的全国两会,刘清泉都提交了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提案。
“中医的人才培养要做到‘能顶天,也能立地’。”刘清泉表示,当前中医领域的院士较少。而在一些乡村,已很难见到中医的足迹。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刘清泉又提到:“专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拥有一支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的引领人才,才能真正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两年里,刘清泉多次随同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赴全国各地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虽然我国中医类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和优势专科建设仍是短板,诊治缺少传承创新发展,“以西律中”的问题仍较突出。
刘清泉认为,应改善中医医院条件,加大优势专科投入,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以中医优势专科为抓手,推行临床科研一体化建设,发展县级医院专科和专病门诊,提升乡镇专科医生服务能力,构建坚实基层医疗网底,推动中医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这两年,刘清泉一直奔走呼吁要加大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让中医药人才快速成长。在他看来,中医的大学教育,应提高中医经典课程的比重,完善师承教育制度,打破“一对一”带教模式,实施“多对一”,丰富传承人理论知识储备。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时,刘清泉带来的《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共鸣。他表示,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应以中医思维和学术为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人才成长根基。大学教育需提高中医经典课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的比重,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同时,应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建设,国家、地方和医院需实施人才工程,打造高层次人才“强磁场”。人才评价体系应独立分类,突出中医特色,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解决劳动报酬与强度不匹配、晋升渠道受限等问题。
在施逸凡记忆里,刘清泉老师对于人才培养的关注,不仅只存在于宏观的体系化建设,对于自己的学生,刘清泉也倾注了许多心血与关爱。
好的传帮带源自良好的传承。“我的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帮助不仅体现在医术上,更在做人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刘清泉回忆道,老师和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传承关系,在他刚入行时,遇到不会诊治的疾病都会给自己的老师写信,老师也会给他回信,在信里告诉他如何治疗。“至今我在治疗哮喘病人用的方法都是老师那时传授的。”
在跟师3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高子恒眼里,刘清泉老师对学生从来都是关爱有加。“他从来不会拒绝学生请教问题,不会责骂学生。”曾有患者来就诊,与学生起了冲突,刘清泉先是安抚了患者的情绪,又主动和学生们谈心,“作为医生,尤其要学会沟通,要理解患者。”
谈及人才培养,刘清泉表示,作为老师,要“传道受业解惑”,通过良好的团队协作,让学生快速成长,毕业后能够独当一面。“人才培养,要有使命感,要对得起时间的检验。”这也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的原则。
张淑文说:“言传身教,老师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曾有一个北京的孩子,得了一种奇怪的病,遍访名医都治不好,最后找到了刘清泉,在刘清泉的努力下,这名孩子被奇迹般地治愈了。
自此,孩子立志学医,如今已成了刘清泉的学生。

记者:张家铭

文字编辑:王亦凡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人民政协报
宣传统战政策,促进政协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