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舒城民俗】工匠·工艺篇丨补出来的生活

民生   2024-11-25 18:01   安徽  



为传承和发扬舒城本地的优秀文化,解读记忆中的舒城民风民俗,彰显深厚的龙舒文化意蕴,感知千年龙舒文化血脉的起伏脉动。由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编撰的《记忆中的舒城民俗》一书于2024年9月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舒城本土的时令节庆、喜庆礼仪、丧葬祭祀、农耕渔猎、衣食住行、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童趣游戏等风俗民情。为此,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和舒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记忆中的舒城民俗》系列专栏,分享书中的文章,与您一起品味舒城的风俗民情,感受龙舒文化,敬请关注!




补出来的生活

丁迎新


今天说说补锅。山窝窝里的小路上,悠悠地传来一声“补——锅——嘞——”,那就是山外晓天镇上的补锅匠来了,挑着工具的担子在肩膀上晃晃悠悠。一手搭在竹扁担上,一手捏着旱烟杆,旱烟嘴不时塞进嘴里巴嗒两口,旱烟锅里亮两下红光,几缕轻烟从嘴角生出,一脸的自在表情,装着旱烟丝的小布袋悬在烟杆上,也自在地晃来晃去。要是哪家有喊声回过来,“我家要补锅”,补锅匠的脚步就从小路转向那户人家。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锅还有补的?坏了买个新的不就得啦!他们不知道,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不仅锅要补,衣服要补,就连吃饭的瓷碗破了也要补!过去有句话叫:“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补碗人。

补锅匠到了家门口的场地上,歇下担子,开始准备工作。不大的火炉是最沉的,墩在地上,里面有底火,加上两团煤块,打开下面的通风口,连接上风箱,拉上几下火焰就上来了。用来把碎铜熔化成铜水的坩埚架到火炉上,专司承托敲打的砧凳和小铁锤、钻子等工具一字排开,人坐在打开的折叠凳上,就等着要补的家什送过来。

不同材质的器物得用不同的方法修补。铝质的锅、盆、缸、碗不复杂,炉火用不上,裂口或缝隙比较明显,先用布擦干净破损的地方,用自制的铝质补丁铆在破洞或裂缝上,用尖头小铁锤耐心地敲打,使铝质补丁严丝合缝地贴合上。该平整处平整,该圆弧的圆弧,不漏水了还不行,还要修补得漂亮,疤痕像一朵花或者枝叶,一件破旧的用具竟然成了一件艺术品了。

见有大块头的铁锅拿出来,坩埚里早早地放上铜块,让其在高温下熔化,作为补锅的材料。用铁铲刮去积存老厚的烟垢,寻找“沙眼”(漏洞)的位置,实在看不到,就将锅举起来对着太阳,眯缝着眼睛仔细地一圈圈地瞅,发现透光,就是要补的地方了;再在锅里放上一点水,仔细检查,看锅底渗水的位置。

位置找到了,周边再进行清理,越干净,修补的粘合度才会越好。将熔化的铜水从炉子里小心取出,放在托子里,左手拿着湿布托着锅底漏洞的地方,右手举着装着铜水的托子,对准锅的漏洞,迅速按下去,再使劲按压,待到铜水冷却,取下托子,锅底漏洞的地方便留下了一个纽扣一样的铜疤,稍作打磨,补锅的工序就完成了。

看看补锅匠系在身前的皮围裙就能知道,这份营生的危险性,大小不一的斑斑点点,疤痕遍布,全是烧焦变糊的样子。遮挡不了的脸上和手上,又可想而知。

锅碗瓢盆都能补,是补锅匠的功劳。衣服鞋帽破了也能补,是妈妈的功劳。煤油灯下,我和弟弟在写作业,妈妈在缝补。甚至我们上床睡了,一觉醒来,妈妈还在补。

那个年代的生活,就是靠“浆洗缝补”度过的!


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


舒城广播电视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5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