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舒城民俗】工匠·工艺篇丨故乡的能工巧匠

民生   2024-11-22 17:27   安徽  



为传承和发扬舒城本地的优秀文化,解读记忆中的舒城民风民俗,彰显深厚的龙舒文化意蕴,感知千年龙舒文化血脉的起伏脉动。由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编撰的《记忆中的舒城民俗》一书于2024年9月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舒城本土的时令节庆、喜庆礼仪、丧葬祭祀、农耕渔猎、衣食住行、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童趣游戏等风俗民情。为此,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和舒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记忆中的舒城民俗》系列专栏,分享书中的文章,与您一起品味舒城的风俗民情,感受龙舒文化,敬请关注!




故乡的能工巧匠

袁先华

故乡的能工巧匠是铁匠、木匠、茅匠、剃头(理发)匠、巴锅匠。


铁匠:一般制作各种铁质剪刀和农具。农村以前有俗语云:铁匠冒个烟,要值木匠做一天。这是说铁器价格高,他们有铁匠铺,一般不轻易下乡,即使在农忙前需要下乡做活,也不在农家吃喝,因为自己有煤炉,可以用来烧水和做饭,方便。


我们村的铁匠是程师傅,不知什么原因,他左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有点难看。但他打出的农具既耐用又好看。大锤、小锤、风箱、铁砧是他打铁主要工具。


打铁的主要功力在“加钢” “火候” “淬火”上,他运用得炉火纯青。“加钢”就是锻打材料毛坯时,钢片和铁片要合理搭配,才能把铁的韧性和钢的硬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火候”就是要让钢铁充分溶化,看起来像电灯泡的钨丝一样亮。“火候”早了会夹灰,这样打出来的农具用时就会一层层崩落;“火候”迟了,打出来的农具不好使。当锄头烧得通红又变成暗红,再变成黑色时,拿岀来,程师傅就把锄头放进水里,两眼瞪得老大,仔细看着桶里的水,只见水“咝咝”地响着,一股蒸汽蹿上来,马上罩住了他的脸。过了好一会儿,他再把锄头从水里拿上来,看好了,微笑着,再点点头一一这就是“淬火”。这过程全凭经验,是每一个有经验老铁匠的看家本领。学徒3年,师傅每次“淬火”都转过身去,不到临岀师,师傅这个绝招是不传的。


每个铁匠都有自己的戳子,每打岀一样用具,师傅最后总是左手用火钳铗着一个铁章,按到上面,右手的小锤子用力一敲,一个方形的标记就印上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别人看来,铁匠是一身蛮力,干的都是苦、脏、累的活。实际上打铁还要讲究暗力,发力要左右适中,恰到好处,既磨耐性,又炼悟性。程师傅住在三里外的村庄,每年的农忙季节(插早稻秧或“双抢”)前,都准时来到我们庄上修理和打造农具(镰刀、锄头、铁锹)及家用工具(白刀、剪子)。他那时大约有40多岁,只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徒弟。每天用煤烧炉子打铁,还用炉子烧开水、煮中饭。天天和徒弟都早岀晚归,四、五天做完了活,就又去了别的庄子干活。

木匠:做工的工具是曲尺、墨斗、斧头、凿子、推刨、锯子等。制作和修理犁、耖、耙的木质部分、大小水车,做各种家具(桌、椅、床、柜、橱)、老年人的寿棺,匠人请到家做工也是好酒好菜招待。我家乡的木匠是王师傅,人皮肤白,大概是不晒太阳,不干农活的缘故。但满脸落腮胡子,就使原来英俊的国字脸也减了几分美。他给人家打的家具主要是大衣橱、架子床、写字台,这是给青年人结婚办喜事用的。平时也打四腰桌、椅子、长板凳。他只要摊上大活,他一般要做半个月或20天。一日三餐主人都要招待好,早上要吃炸的(香油炸粑粑),中午要吃杀的(称猪肉或杀新鲜的牲口,如鸡、鸭、鹅之类),晚上要有喝的(酒),特别是开工和结工,伙食更好。


王师傅打四大件(大衣橱、架子床、写字台、四腰桌)最拿手,打好后,只要油漆一完工,都会让主人笑得合不拢嘴。因为王师傅既是木匠,又会油漆,打好家具,半个月左右就上漆,要漆两次。他先配好了颜料,再用小铲子把白涂料均匀地涂在各个物件上。先上一次清水漆,使之光滑,3天后,待清水漆干了,第二次再上山漆,每一处都平均用力,用刷子仔细涂抹,只见刷把蘸满了漆,上下翻转,很快结束。主人若是殷实人家,当场就结工钱。如果赊账,两三个月以后,也会把钱还清。


茅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家住上荒草房,都是条件较好的,一般人家都是稻草房(农垦草或麦秸),二者统称茅草房。盖房所用的材料是土地、椽梁和茅草。早稻收割后,田里放完水,晒得有点干,再均匀地洒上一些水,用牛拉石磙在上面碾压均称,端匠就来端土地了。一般要请一个大工(端匠)、三个小工,端匠端上一天土地,能砌三间屋子的墙。等到每块土地大半干了,遇上晴好天气,主家就找小工挑土地、大工砌墙。砌好墙上梁放爆竹、撒小糖,大梁上放3尺红布,墙两边的二梁、三梁、椽子钉好,上灰巴,再上草铺房。这几天,主家油罐搞干,也要把大、小工服侍好;匠人歇息时,还要拿烟倒茶,殷勤招待。早上吃红豆稀饭、油炸粑粑,中午晚上都是十大海(红烧肉、圆子、粉丝、千张白干和青菜、煮鱼、烧鸡、炒鹅、蒸干鱼、蒸咸鸭、一个洋鸭锅子)。中午吃饭不喝酒,防止下午上高发生危险,晚上收工小酒喝好,这些手艺人吃得一高兴,干活就买力,结工就快。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故乡有能耐的匠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很快就形成了城乡建筑队,少则几十人,多则百把人。他们活跃于城乡之间,有盖大楼的、有修公路的、有安装水电和光缆的,施工有技术。


剃头(理发)匠:刚出世小孩的“百日光”、妇女剪头发、剪老人眼睛的倒眨毛(有的老人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行一次,不然倒眨毛长岀来眼睛难受)、生病老人临终前的最后一次理发,这都是常有的事。剃头匠一般都是包村包户,进村理发。


甫师傅不仅会理发,还会劁猪(阉割小猪生殖器)。再狂的小猪,只要被他抓住,一提后腿,那猪便会乖乖地躺下,说时迟那时快,他一腿踏住猪身,小猪还没来得及嘶叫,他手起刀落,在劁的部位上划出了一道伤口,钩出并割掉了猪的睾丸或卵巢,猪的伤口处和他的手上,由于动作快,只有少量的血。这时他再用手在猪的伤口处摸几下,然后倒提着小猪,轻轻一抖,又放在地上,任凭小猪跑开。过不了几天,小猪的伤口便会愈合,几乎无痕迹,这就是他的绝活。


巴锅匠又叫补锅匠,我们家乡的巴锅匠是柴师傅,他既补锅又修雨伞,还会补鞋。


补铁锅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冷疤子和热疤子。冷疤子就是用生铁补,疤子上好,把锅内外的缝隙匝严实,不渗水为止。补热疤子时,就要起炉子,用铜补,既光滑又好看,当然比冷疤子耐用,价钱也稍高一些。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家用物件损坏了,都要经过修补后继续使用,大家习惯并接受了这样修修补补的生活,这是一种节俭,更是一种珍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当人家的铁锅漏了,只要不是实在不能用,都舍不得扔掉,等着补锅匠来修补。巴锅匠挑着担子,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携带者手拉风箱、炉子、补锅的材料、工具箱等必备器具。


故乡的“五匠”,是古老中国最为普遍的传统工匠种类,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重要五行。




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


舒城广播电视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5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