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会“以貌取人”?

职场   2025-01-26 07:03   浙江  

在我们的生活里,“以貌取人”就像是一场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游戏,它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第一印象的形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与他人的交往。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对那些外貌出众的人多一份好感,而对那些外表平凡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的人保持距离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人性逻辑和社会文化因素。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一位名叫罗伯特·扎荣茨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找来了一些志愿者,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下,对陌生人进行短暂的观察,然后评价这些陌生人是否友好、聪明等特质。

结果发现,那些长相比较好看的人,往往会被评价得更友好、更聪明,即使他们只是简单地站在那里,什么都没说。

这个实验后来被称为“晕轮效应”实验,它生动地展示了“以貌取人”在我们潜意识中的强大影响力。


你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生活里哪有这么简单?

其实不然,这种“以貌取人”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 比如在职场上,面试官在面试候选人时,往往会在第一时间被候选人的外貌所吸引。如果一个候选人穿着得体、面容姣好,面试官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比较注重细节、有修养,从而在面试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机会。相反,如果一个候选人穿着邋遢、面容不佳,面试官可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人不太注重自身形象,进而对他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这种现象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在同等条件下,外貌出众的求职者获得工作机会的概率比外貌普通者高。

  • 再比如在社交场合中,“以貌取人”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当我们参加一个聚会,看到一个穿着时尚、面容姣好的人走进来,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被吸引过去,主动与其交流。而那些穿着普通甚至有些土气的人,往往会被我们忽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对人们认知和判断的影响。我们总是会根据第一眼看到的外貌特征,对一个人进行快速的分类和判断,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交往。


那么,“以貌取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现象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以貌取人”是一种基于外貌特征对他人进行评价和判断的心理倾向。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根源。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外貌的本能偏好。这是因为外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基因质量。例如,一张对称的脸往往被认为是美的,因为对称的脸部特征通常意味着基因的稳定性和健康性。这种本能偏好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着,影响着我们对他人外貌的评价。

“以貌取人”也是一种认知捷径。我们的大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而对一个人进行全面的认知和判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地根据外貌特征对他人进行快速的分类和判断。这种认知捷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认知效率,但也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偏见。


关于“以貌取人”,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外貌与内在品质的关系。虽然外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但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和魅力却来自于他的内在品质。如果我们仅仅根据外貌来判断一个人,就会忽略他内在的美德和才华,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也曾经提到过“以貌取人”的现象。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社交需求这一层次中,外貌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外貌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然而,马斯洛也强调,外貌只是满足社交需求的一个方面,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才是决定他是否能够真正满足我们社交需求的关键因素。


“以貌取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和认知捷径,但它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如果我们仅仅根据外貌来评价一个人,就会忽略他内在的品质和才华,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在职场上,这可能会导致优秀的人才被埋没,而那些外貌出众但能力不足的人却占据了重要的岗位。在社交场合中,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而与那些外表光鲜但内心空虚的人交往。

同时,“以貌取人”也会对那些外貌平凡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的人造成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可能会因为外貌而受到歧视和排斥,从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这种现象在社会中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反思。许多学者和专家呼吁人们要摒弃“以貌取人”的观念,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以更加公平和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以貌取人”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既有其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根源,也有其社会文化的影响。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摆脱“以貌取人”的倾向,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修养,尽量减少“以貌取人”对我们判断和决策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会用更加全面和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注重他们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根据外貌来评价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公平、公正、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因为“以貌取人”而产生的有趣或者令人深思的事情呢?

你觉得在哪些场合,“以貌取人”的影响最为明显?是职场面试、社交聚会,还是其他方面呢?

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看待“以貌取人”这一现象。

部分精彩文章(直接点击以下目录即可阅读)

01.一个顶级的强者思维:空杯心态

02.工作能力强的人,凡事都有方法论

03.心力,比能力更重要的力量

04.会做事的人,都有“清单思维”

05.16个沟通模型:打造你的高效沟通力

06.如何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更努力地工作?这里有七个建议。

07.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懂得“深度工作”

08.高段位的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09.如何判断自己在不在一家好公司?让麦肯锡7S模型告诉你

10.让30个好习惯融入你的工作

11.善于沟通的人,懂得12条重要的沟通法则

12.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懂得深度思考

13.遇事的第一思维,决定了你的工作能力

14.个人成长的三个层次:认知,规划,提升

15.一个人的管理水平,听他说话就知道了

16.真正的聪明人,有7项重要能力

17.习惯的力量:50个好习惯帮助我们走向卓越

18.一个人的顶级能力:自驱力和自律力

19.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20.高效能人士的方法论:五步工作法

21.讲故事也是一种领导力,掌握这项能力有6个技巧

22.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

23.认知能力是一个人顶级实力:提升认知能力有六种方法

24.优秀的领导者永远不会说三句话

25.成功的人,会培养10项人际交往能力

*更多精彩请进入公众号主界面“精彩文章”栏目中查找。

职场管理知识
时代在变,职场在变,但我心不变——帮助你在职场中走向成功是本号存在的最大价值。这里将为你分享有料、有用的职场管理知识,和你共同破除职场迷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