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原名马桂福,回族,1914年10月1日生于北京,祖籍甘肃省永昌县原云川镇金川寺西侧马家大院(现北海子村二社):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第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他是我国相声界的“相声泰斗”,也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2002年12月8日,马老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活动后,病情危重,不幸于2003年2月11日在天津去世,享年90岁。马老先生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钖,以擅演“文”段子著称。儿子马志良、马志明均为马派相声艺术家。马老先生于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拜周德山先生为师。周先生是马老先生父亲马德禄先生的同门师兄弟,也是“相声八德”之一。马老先生学艺进步很快,视野日渐开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内紧外松、有条不紊、表演细腻、含蓄隽永的风格。解放前,他先后与耿宝林、刘奎珍、侯一尘、张庆森先生搭档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编演新相声。1952年,他主动申请参加赴朝慰问团,回国后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致力于相声的挖掘创新,后转到天津市曲艺团。通过长期艺术实践,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风格。他喜欢用第一人称的表演方式,“我”,既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是讽刺嘲讽的对象。1992年,马老先生从艺65周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在天津联合举办了马三立从艺65周年庆祝活动。马老先生在漫长的舞台艺术生涯中,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矢志不移地以相声为武器,讽刺假恶丑,歌颂真善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受到群众爱戴,在海内外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他学识渊博,博采众长,承前启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推动了相声艺术的发展,不愧为当代的相声泰斗、幽默大师。2013年夏季,偶遇永昌县档案局吴有贤局长,谈起他去天津档案馆查看马三立老先生档案时的情景,他说发现了一张马老先生保存并亲提“1910年3月8日永昌钟楼”字样的老照片(据说这张照片是马老先生的爷爷和父亲1910年3月回老家永昌时亲拍的),他被马老先生对故乡深深的留恋之情所感动。原本没有在祖籍生活过一天的马老先生,却在屈指可数的几张老照片中保存着祖上出生地的原始照片,马老在所有自传资料中从不忘却填写“祖籍甘肃省永昌县”字样,是有他由衷地血脉承传和故土情结牵系。这张照片就是他自幼到老对祖籍印象的见证,直观形象地珍藏在记忆里,也见证他家数代的游子之情。永昌人民非常热爱这位人民艺术家,为表达对马老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2013年7月县委、县政府在新建的县城文化健身广场西侧特意为马老先生塑了一尊铜像,作以纪念。
摘自《永昌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