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民间婚嫁礼俗在项目类别中属于民俗,流传于全县各乡镇。2010年7月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议婚
(一)男孩到十五、六岁,其父母在本村、邻村等周边打听、寻找与自己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相当的人家,挑选与自家儿子年龄相仿的姑娘,选择相貌好、品德优、针线和茶饭俱佳的。男方的父母带着礼物聘请媒人到选定的姑娘家,介绍男方的家庭条件、个人情况等。女方父母委托亲戚朋友打听、了解,证实媒人介绍的情况属实,综合考量,确定门当户对,同意与对方缔结姻亲,俗称“说媒”或“提亲”。
(二)特例一,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早有那巧嘴的媒人为他们选择了多家姑娘上门说媒,供男方父母精心挑选。媒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到选定的女方家说媒,以获得更多更丰厚的报酬。
(三)特例二,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家庭,即使瞅准了姑娘,也未必能顺利娶回家。一是媒人不愿来回奔波撮合,二是拿不出相应的钱物应对。
二、押婚
(一)在得到女方父母同意后,媒人求取姑娘的庚贴交给男方父母,男方父母将姑娘的庚贴与自己儿子的庚贴进行核对、测算,以防出现某种不能结亲的禁忌,俗称“合八字”。三日后,将小伙子的庚贴和一定数额的银钱、食品、物品送到女方家,俗称“押婚”。押婚有质押、抵押的意思。西河地区,至今还在沿用“押婚”的习俗。我的家乡东寨,习惯称之为“递换手”,互换礼物,明确关系。押婚时,两家还要选择确定正式送婚的日子。
(二)庚帖。俗称“八字帖”,包括姓名、生辰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具体时辰、籍贯、祖宗三代的姓名和职业等。男女双方互换庚帖,既是交流信息,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重视和期盼。古代,交通不发达,出行极不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主要依靠书信。庚帖具有书信的特点和作用。
三、送婚
男方要为女方准备以下物品:华丽的布匹、衣物、发簪、耳环、烟酒等,还要准备24个莲花。按照确定的送婚日子,在自家亲兄弟或父亲等长辈的陪同下,小伙子抬着准备好的物品,敲锣打鼓地送到女方家,谓之曰“送婚”,俗称“订婚”,至今依然沿用。姑娘要为小伙子准备笔墨纸砚等,还要赠送衣服、帽子、鞋袜、鞋垫子等,表达姑娘的心意,展示姑娘的针线手艺。
四、送节
端午、中秋、重阳、过年等重大节日,小伙子要为姑娘送去当季的新衣服或布料,还有新鲜的蔬菜、瓜果、月饼等,俗称“送节”。端午节,新女婿要为未婚妻送去油饼子卷糕和花卷;中秋节,新女婿要为未婚妻送囫囵大月饼;重阳节,要为姑娘的爷爷奶奶送上相应的礼物。冬天要为未婚妻送上棉衣棉裤,夏天则要送上单衣单裤等。
五、行聘
(一)姑娘和小伙子达到结婚年龄,男方家父母在媒人的陪同下,到女方家商量结婚的日子,也商量需要送多少聘礼,还要商量娶亲的人员、马匹车辆和送亲人员、嫁妆、仪式等,俗称“行聘”,又曰“聘礼”。
(二)临近婚期,待嫁的姑娘基本足不出户,日夜赶工做针线,为自己做红嫁妆,为未来的丈夫、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叔叔、伯伯、姑姑、舅舅等诸多亲人准备礼物,包括缝制的新衣服、帽子、鞋子,刺绣的被单子、晒单子、枕套子、枕巾等。最多的还是精心制作的鞋垫子,有绣的、扎的、盘的、扣的、砌的,俗称“针线活”。
六、结婚
结婚,俗称“过红干事”。
(一)邀请方式。根据双方商量的结果,确定摆多少桌筵席;根据亲疏关系,列举名单,宴请宾客。小伙子在自家兄弟的陪同下,分别到各长辈、亲友家里叩头或鞠躬行礼,说明结婚的时间和地点,邀请客人作好准备,准时出席结婚典礼。另外,新女婿还要到女方的亲戚朋友家,逐一叩头或鞠躬行礼,邀请宾客出席。
(二)准备工作。男方家提前一两年准备木料、脱土坯、盖新房、盘火炕,装修装饰婚房,聘请木匠打制时兴的琴桌、方桌、太师椅、靠背椅或大立柜、五斗橱、写字台等,缝制两床、或四床、或六床“百年好合”“百子图”“龙凤呈祥”的红被子。提前半个月从囤子里倒腾积存的优质小麦,精心“拌麦”,排队推磨,准备足够多的白面粉。提前三五天调酵头子、揉发面,邀请左邻右舍的媳妇帮忙揉面,蒸制出两百多个馍馍,包括花卷、莲花、合久、桃儿等。女方家也要准备被子、褥子、毛毡、脸盆、碗筷等陪嫁物品,较男方家稍微简单些。提前聘请主事大东,由大东在结婚前一天,组织专业屠夫宰杀提前喂养的大肥猪、大羯羊和牛犊子,派人购置新鲜蔬菜,派小东到各家各户借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盘碟等摆酒席的用具。
(三)铺床。结婚前一晚,聘请一位“全福人”铺床,在床铺四角撒入双倍的花生、核桃、红枣、桂圆、花糖、银钱等,寓意“早生贵子”。全福人指“父母双全、儿女双全、婚姻美满”。
(四)压床。结婚前一晚,新房新床上安排本家未成婚的童男子与新郎一起睡,俗称“压床”。
(五)娶亲。结婚当天早晨,前院后门及各屋门,贴好喜庆的红对联。新郎官小伙子穿戴一新,容光焕发地由媒人、娶亲奶奶等人陪同,一大早前往女方家娶亲。姑娘也起个大早,梳洗打扮一新,穿上新嫁衣,在送亲奶奶和数十位娘家人的陪同下,抬上准备好的嫁妆,出闺房,上花轿,当新娘子。新娘子的弟弟压送嫁妆,俗称“压轿”。男方父母给压轿钱,方可下轿,允许抬拿嫁妆。
随着时代的发展,娶亲的交通工具也在发展中变化,基本经历了步行、骑马或骑驴、马车或驴车、四马拉的皮车、自行车、大汽车、小汽车、高级小轿车等阶段。
(六)结婚典礼。在新郎家的堂屋或院子里举行。新婚夫妇并肩站立在布置好的大红“双喜”字前,由主婚人主持仪式,简单介绍婚姻形成过程、叩头或鞠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喝交杯酒、双方交换礼物、颁发结婚证书、送上祝福的话。
所有参加婚礼的亲戚,送上一定金额的银钱,俗称“搭礼”。搭了礼,才能吃酒席。
(七)端针线。新娘子为丈夫、公公、婆婆、叔叔、伯伯、舅舅、舅妈、姑妈、姑父、小姑子、小叔子及其它重要亲戚送上礼物。包括衣服、鞋子、鞋垫子等各种针线活。收到礼物者,都要给新娘子回礼,钱币或实物,俗称“针线钱”。端针线,既是新娘子针线手艺的展示,也是新娘子与众亲属相互认亲、相互接纳的方式。
(八)闹洞房。闹洞房俗称“攘床”。结婚当天,日落月升时,新郎的弟弟、邻居、同学、朋友等年轻人,引导一对新人做各种游戏,娱乐,增加喜庆氛围。
七、回亲
新婚第二天,新郎到新娘家吃饺子,新娘家用五味水饺子招待,寓意是生活里有酸甜苦辣咸,希望新郎好好对待新娘。
八、回门
婚后第三天,夫妻二人到娘家回拜吃饭。吃完饭,必须第一时间抓紧回到婆家,不得多停留,以免在未来的日子里,新娘子回娘家、屁股沉。回到婆家后,新娘子第一次下厨房,擀面做饭,俗称“试刀面”。
九、坐对月
婚后半月或一月,新娘子回娘家小住,住够半月或一月,俗称“站对月”。
十、躲灯、躲五
结婚第一年,新娘子在正月十五前站娘家,俗称“躲灯”;在端午节前站娘家,俗称“躲五”。
十一、媒人
媒人俗称“媒婆”,是一种职业,有些人依靠说媒过日子。她们大多拥有一张巧嘴,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在民间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不可否认的:当媒婆,必须有一张厚脸皮,不怕被训斥、被刁难,拥有锲而不舍、死缠烂打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耐力。实话实说,真心牵线搭桥,成就美好姻缘者,媒人也;贪图钱财,隐瞒真相,造成悲剧的,也是媒人也。
历史上,永昌民间多是包办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嫁娶婚俗程序既正式又隆重。
(作者简介:刘建慧,甘肃省作协会员、电影家协会会员。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骊軒》编辑,政协永昌县第十届委员会文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