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阻力之路》:人生最大的失败是,无论怎么做问题总是反复出现。普通人靠解决问题改变生活,而高手则通过重构问题创造生活。

2024-11-16 19:10   宁夏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一起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小阻力之路》

【美国】罗伯特·弗里茨   著


你知道吗?美国波士顿的城市样貌居然是十七世纪的牛走出来的!

如果你去过波士顿就会发现,城市里有很多迂回曲折的街道,城市规划没有规律可循。

实际上,那些街道完全是利用既有牛径拓宽而成的。

那么,这些牛径又是如何而来呢?

原来,17世纪时,波士顿地形主要以山丘为主,地势高低起伏。

牛在行走时,通常挑选最容易的路走。

如果前面有山,它不会强行攀爬。

相反,它会避开岩石,走最好走的路线,哪怕是要绕到山的另一头。

换言之,牛的行走路线取决于地形结构。

久而久之,牛径自然成形,行走也越来越方便。

所以说,地形结构决定了牛群移动的轨迹。

这便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弗里茨在《最小阻力之路》中所提到的:结构决定行为,所有的能量会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进行。

与波士顿道路的形成方式类似,我们惯常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也是由既有结构中已经做过很多遍、阻力最小、最顺其自然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决定的。

这些模式就是我们人生中的潜藏结构。

如果生活中的潜藏结构不变,那么我们就只是遵循着人生既有的方向前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去改变生活,但问题总是反复出现,而导致人生反复失败。

罗伯特·弗里茨的《最小阻力之路》告诉我们:

最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打破固有结构,重构问题。

只有创造,你才不会遇到问题,从而拥有想要的生活。
01.
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
多年前,埃塞俄比亚由于战乱和灾害,不少人被饥荒夺去了生命。

当时,各大媒体会纷纷报道,鼓励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因此,很多公益组织发起募捐,明星举办慈善演唱会。

筹募到的大量物资送到了埃塞俄比亚。

饥荒缓解后,人们觉得问题已经解决,媒体也不再报道。

然而,食物救援只能暂时舒缓了饥荒问题。

当地混乱的政治局势和缺乏食物生产资源而造成饥荒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被解决。

因饥荒而失去生命的悲剧依旧持续发生。

在《最小阻力之路》中,作者指出:

解决问题往往只是在既有框架内寻找答案,问题虽暂时得到缓解,但由于根本结构未变,问题仍会反复出现。

想想确实如此。

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疲惫,很多人都喜欢喝咖啡或功能饮料来提神。

然而,这只能缓解表面的疲劳症状。

事实上,疲惫的根本原因是长期过度劳累、缺乏睡眠或不合理的工作安排。

简单的提神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持续的过度劳累最终可能会导致身体和精神状态进一步恶化,疲劳问题依旧会反复困扰。

有句老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非良医。”

只处理表面症状,而忽视疾病根源的治疗,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

就像在一个有漏洞的水桶里加水,而不是修补水桶,水(问题)总会不断地漏出。

必须认清,原地踏步式的解决方法只会让问题如影随形,只有洞察深层结构,才能找到挣脱问题枷锁的希望。
02.
重构问题,从根源上改变

重构问题是跳出原有的问题框架,从根源上改变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如,若将与同事沟通不畅的问题重构为建立高效和谐的沟通模式问题,就会从重新审视沟通流程、风格和目标等多方面入手,从而避免矛盾反复出现。


乔布斯说:“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


重构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通过整合资源与改变视角,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例如,在组织管理中,如果员工积极性不高,仅仅通过提高奖金激励可能效果不佳。


重构问题需要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如工作内容是否单调乏味、员工是否有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团队氛围是否和谐等。


如果是工作内容单调,可通过重新设计工作岗位,增加工作的多样性和挑战性;


如果是职业发展受限,可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积极性不高的状况。


如果问题是一把锁,重构就是找到那把真正匹配的钥匙,而不是在旧锁孔里反复试探。


重构能够让我们跳出循环的怪圈,以全新视角挖掘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去高效改变。

03.
五大步骤,创造想要的生活

达芬奇说:“一旦你尝过天空的味道,你就会永远向上仰望。”


虽然人生的潜在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发展路径,但我们可以打破这些固有结构。


一旦打破固有结构,就可以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模式和路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


《最小阻力之路》中提出创造想要的生活有五大步骤:


首先是明确愿景。


例如,想要拥有健康的生活,就需要清晰地描绘出健康生活在心中的样子,包括身体状态(如精力充沛、无病痛)、饮食结构(合理均衡)、运动习惯(定期锻炼)等具体内容。


这就像绘制一幅蓝图,为创造生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二步是了解现状,对比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和健康愿景之间的差距。


可能会发现自己目前饮食不健康,经常吃垃圾食品,缺乏运动,睡眠时间不规律等问题。


这种对比能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


第三步是设计路径,根据差距制定实现健康生活的计划。


比如,逐步调整饮食,每周增加几次锻炼,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等。


这一步是将愿景和现状连接起来,规划出具体的行动路线。


第四步是采取行动,按照设计好的路径开始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阻力,如惰性、外界诱惑等,但要保持行动的决心,别轻易放弃。


最后是反馈调整,在行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某种锻炼方式不适合自己,或者饮食调整后身体有不适反应,及时修改计划,确保始终朝着健康生活的愿景前进。


这五大步骤如同一套精密的导航系统,指引我们摆脱问题反复的困境,打破现有的不理想生活状态。


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能逐步实现生活的创造。


真正的转变,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觉醒和勇于改变的决心。


想要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塑造理想的人生,那就去行动,去实践,就此刻。

写在最后:

解决问题只是权宜之计,重构问题才是根本之道。


不要做困于既有结构的被动者,要成为主动创造的强者。


从现在起,试着用心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打破固有模式,用行动和决心向着心中愿景前行。


无论旅途多艰难,都向着想要的生活进发,让生命因创造而闪耀。


最后,愿你在追寻理想生活的道路上,常有星光为伴,心怀希望之光,永远被世界温柔以待。


点亮【赞和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往期精彩:
1.《红与黑》:人生没有捷径。你以为的捷径,可能是最远的弯路;你渴望的坦途,也许要历经更多的崎岖。世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每一步都算数
2.《飘》: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却是生活中最璀璨又令人心碎的部分,而生活本身的意义,就是在磨难中不断前行,寻找幸福的可能。
3.《悉达多》:人生一世就是体验不同经历、品尝生活,最终找到自我、领悟真谛的过程。要勇敢去经历、感受、探索,接受世界,爱它并属于它。

不归读书
在读书和写作中,完成每一次心灵成长的疗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