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型人类城市,让人类成为多星球文明物种,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没有之一。
当第六枚星舰直指苍穹,当特朗普与马斯克并肩而立,这个伟大梦想又近了一步。
星舰第六飞
北京时间11月20日清晨06:00,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16:00,SpaceX的星舰在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基地再次点燃引擎。
这片曾经的荒原,如今已成为人类通往星际的桥头堡。这是星舰的第六次集成飞行测试(IFT-6),也是第一代星舰的收官之作。
本次发射预定流程宏大:
T+0:02:起飞
T+1:02:Max Q(舰身承受最大动压)
T+2:32:超重发动机关机
T+2:39:热分离,星舰独立飞行
T+2:44:超重返程点火,开启回收模式
T+2:49:超重发动机关机
T+3:40:热分离环抛离
T+6:38:超重着陆点火
T+7:00:超重发动机关机、发射塔捕捉
T+8:27:星舰关机
T+37:46:星舰在轨再次点火演示
T+47:13:大气层再入,考验热防护
T+65:01:着陆点火
T+65:01:预定海面着陆
马斯克在X上分享了本次测试的主要目标:
星舰首次尝试真空点火,这会让飞船以更大的角度进行再入,有助于飞船以更高精度着陆,这是星舰未来进行全轨飞行、部署卫星、捕获回收的必要条件。
进一步验证星舰更高精度的着陆能力,预期目标达到厘米级精度,这项能力将为星舰7尝试空中捕获回收奠定稳固基石,也是第二代星舰高频亮相的基础
再次验证超重型火箭原位返航、空中捕获、卸载推进剂的全过程技术,提升超重型火箭捕获回收的可靠性
再次验证星舰再入能力,测试点主要有前襟翼、新型隔热片材料、星舰两侧拆除8列隔热片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太空中重新点燃猛禽发动机,也是迈向未来轨道有效载荷任务的关键一步。
由于发射塔无法满足,为了安全起见,SpaceX团队决定在星舰基地附近的海面进行软着陆,于是,助推器从天而降,着陆点火,最终在墨西哥湾溅落。
超级重型助推器B13,在发射约2分45秒后与星舰二级飞船S31分离。
助推器开始返回发射场,但大约一分钟后,控制中心宣布“助推器离场转向”,表示助推器将不会返回发射台。
很遗憾,未能重现第五飞时的"筷子夹火箭"奇观。
失望的网友们在评论区留言,"塔架捕捉助推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抓住火箭,我不在乎条件,做吧!""当你曾经抓住过火箭,把它溅落下来真的有点让人失望。"评论区里满是对"筷子夹火箭"的期待。
但对于SpaceX来说,这称不上失败,而是一次意料之中的谨慎选择。
SpaceX 制造工程经理、现场直播主持人之一 Jessica Anderson 回复说:「开发测试,顾名思义,是不可预测的。但这正是我们进行测试的原因。」
在通往星际的征程上,每一次谨慎的选择,都是为了更远的飞行。
虽然溅落之后也无法回收,但SpaceX将在任务结束后进行打捞,来看看当时IFT-4的B11打捞场景,恍惚如科幻电影。
IFT-6 星舰组合
执行本次任务的是由星舰二级火箭SN31和超级重型助推器B13组成的组合体。
这座高达121米的"太空巨人"(其中星舰50米,超级重推71米),直径9米,比自由女神像还要高出34米,马斯克在一次会议上,把它比作哥斯拉。
它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尺寸最大、推力最大、运力最大的火箭,更是首个被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超重型运载火箭。
第五飞的时候,就是它“夹住”了星舰飞船的超重型助推器。
来看看它的技术参数:
一级火箭装配33台猛禽发动机,总推力相当于40架波音747同时起飞
内圈3台、中圈10台可摆动,外圈20台固定,编织出完美的推力矩阵
装载约3400吨燃料,相当于14节铁路油罐车的容量
二级火箭配备6台猛禽发动机,推力超过阿波罗登月火箭
可携带1200吨燃料,轨道运力达100-150吨,是现役最强火箭的两倍
特朗普突然现身?
“第一兄弟”马斯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次发射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现场观礼。
11月13日华盛顿共和党会议,14日海湖庄园晚宴,16日UFC比赛现场,再到19日的星舰发射,马斯克与特朗普已经形影不离,俨然美国兄弟二人组。
华盛顿共和党会议~
海湖庄园晚会~
UFC终极格斗冠军赛现场~
对特朗普来说,这已是他第二次见证SpaceX的历史性时刻。
2020年5月,他曾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亲眼目睹载人龙飞船首飞,见证美国时隔九年重获载人航天能力。
如今,他再次现身发射现场,见证人类迈向多星球文明的关键一步。
从载人地球轨道到星际运输,SpaceX正在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V2时代的序幕
当第一代星舰画下句点,更令人期待的篇章正在展开。
从IFT-7开始,全新升级的V2版本将接棒登场。这不是简单的迭代升级,而是通向火星的关键一步。
SpaceX总经理Kathy Lueders已经勾勒出一幅令人振奋的蓝图:2025年将发射25次星舰,平均两周一次的发射频率将使太空旅行变得如同乘坐远程客机。
马斯克已经开始谈论V3版本的宏伟构想:
推力将达到土星5号的三倍,总推力突破一万吨。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相当于100架波音747同时起飞的力量。
新增的加油版本(Tanker)更是可以携带约200吨燃料,为深空任务提供轨道加注服务。
通过不断改进星舰的设计,使未来的星舰具备更大尺寸、更多推力、更多轨道与火星运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
马斯克早年曾经提到的,希望ITS最终的成本可以在数百万之间。
这样才有可能生产成百上千的星舰,往火星发射数百万吨的物资与设备,建设自给自足的火星人类城市。
八年的追梦之路
2016年,当SpaceX还只是一家试图实现火箭回收的"创业公司"时,马斯克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提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计划:建造星际运输系统(ITS)。
在那个火星探测器重达一吨就要载入史册、每次深空任务都以十亿美元计的时代,这个计划简直像是科幻小说。
但马斯克和他的团队用行动证明:不可能正在变成可能。
从IFT-3首次突破大气层,到IFT-4实现超重精准返航,再到IFT-5上演"筷子夹火箭"的奇迹。
每一次飞行都在改写航天史,每一次突破都在拓展人类的边界。
正如Lex Fridman在目睹"筷子夹火箭"后感叹:"我一遍又一遍地重看这个视频,它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人类太了不起了。"
Elon Musk,不计成本的理想主义
在这个追求效率和利润的时代,马斯克的"不计成本的理想主义"几乎显得格格不入。
但正是这种在外人看来近乎疯狂的执着,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因为在通往多星球文明的征程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只有运力达到百吨级别,才能运送建设火星基地所需的重型设备
只有实现完全重复使用,才能负担起移民火星所需的上万次发射
只有将成本降到"廉价"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星际航行才可能从政府项目变成人类日常
而今天的博卡奇卡发射场,这片德克萨斯的荒原,已不仅是一个火箭发射基地,更是人类通往火星文明的第一个门户。
当第六飞的火焰再次点亮夜空,当那道橘红色的光柱直指苍穹,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次火箭发射,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马斯克曾说:"这个世界上必须有些东西能激励你前行,能打动你的内心。而我给出的答案就是,要让人类文明成为能够开展宇宙飞行的文明,让科幻小说成为现实。"
这不是一个商人的野心,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
生活从来不是科幻小说那样一帆风顺,每次尝试都充满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些不断的尝试,让我们一步步接近那个看似不可能的未来。
埃隆·马斯克,不负钢铁侠之名。
参考来源
SpaceX https://spacenews.com/spacex-launches-sixth-starship-but-aborts-booster-landing/
以上,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在看、转发三连吧,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也可以给我个星标⭐~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