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至9日,出席丹东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东港代表团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市委书记孙晓晖,市委副书记、市长迟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福威,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田广参加审议。
审议中,代表们踊跃发言,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谈感受、话发展、说民生、提建议。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简洁、干货满满,一件件举措、一项项数据真实客观反映了2024年丹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明确提出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在扩大内需、工业强市、乡村振兴、文旅整合、绿色发展、开放赋能、改革创新、民生为本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工作思路清、目标设定实。特别是报告中11次提到东港,充分表明东港对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令人备感振奋、信心满怀。期间,郑家健、于泳、王德胜、黄桂东、尹洪军、李奇、于强、孙延娜、孙致宗、王秀琴、李广海等代表就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打造杂色蛤产业集群、提升渔船管理效能、强化城市供水安全、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农村垃圾收储运一体化建设、推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发展匹克球运动、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标地、建立互助养老新模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孙晓晖、迟长春、金福威、张田广认真聆听代表发言,并指出,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报告本身、放眼丹东全局和东港发展作出了深入思考,提出的意见建议很有见地、贴近实际,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市领导强调,东港要按照报告提出的2025年各项具体工作部署,打准发力点,细化分解任务指标。要认真落实好宋诚书记参加东港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要求,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利用边境互市贸易、对俄贸易结算等契机,梳理对俄等五国贸易渠道,积极开通对俄航线,建设木材、煤炭、水产品、日用品等大宗贸易产业基地、保税库等,利用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延链补链,推动大宗贸易落地加工园区,将人流物流资金流引入丹东港区域,加快打造特色港口。要抢抓新能源发展契机,高位布局精细化工园区、钛产业园区和海上风电产业园区,科学谋划海洋装备制造、新型储能等产业发展;发挥互市贸易纽带作用,积极引进海洋牧场、工厂化养殖等特色项目,推动互贸商品落地加工、海产品加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要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制定相关政策,健全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提高东港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东港草莓、东港蓝莓、东港大米的高端农产品品牌,更好促进我市农业支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打造杂色蛤产业集群,锚定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三道主线,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解决苗种繁育、海域生态、精深加工等制约因素,将现有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推动杂色蛤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要以机制提能、项目提速、服务提优为抓手,强化统筹调度,完善要素保障,持续优化环境,以项目建设火力全开支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力夺取决战决胜。
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
图文|孔丽娜 刘光曌 高祥奥
排版|金广宝 责任编辑|吴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