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康社区通过邻里关爱、互帮互助和宣传引导三大策略,形成了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社区兜底的良好局面。邻里关爱知冷暖。社区第一网格人口流动性大、无物业小区多,居民诉求繁多。为此,社区组织热心居民成立了居民代表团队,以小区门房为心愿联络站,打造邻里型网格。居民代表们入户走访,了解居民需求,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并整理形成愿望清单。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推动问题解决。互帮互助感温暖。第二网格则充分发挥在职党员数量多、居民素质高的优势,打造红色服务型网格。社区构建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推行楼栋精治工程。同时,通过组织联建的方式,整合了多个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建资源,组成社区“大党委”,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外,社区还设置了“人大代表接待日”,每周五上午在社区人大代表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宣传引导共取暖。为了凝聚共识,汇聚建设和谐社区的团结力量,第六网格被打造为红色教育型网格。该网格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建了红色志愿者服务队,跟进居民需求解决情况。同时,还组建了红色教育宣传队伍,邀请老党员讲红色故事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4年以来,社区已解决居民诉求28件,居民满意度达100%。
社区串联了警网融合型、就业型、楼宇共建型网格体系,强化了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的赋能作用。职能部门赋能。第三、第四网格因存在部分未就业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被打造为警网融合型网格。社区按照“党建引领、警网融合、同向发力”的工作思路,建立了警务网格与社区治理网格融合叠加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隐患在网格中联化、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的效果。通过这一模式,社区成功打造了多种矛盾化解格局,有效减少了投诉事件的发生。社会组织赋能。第九网格因失业人员多、就业难而被打造为就业型网格。社区开设了“万家福手工坊”,邀请创业能手、手工艺人等免费为未就业人群开展培训、传授技能。同时,社区还对接了社会组织就业窗口,与呼和浩特市青马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合作,计划引入“企业+手工工坊”模式,拓宽手工坊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再就业人员收入水平。2024年,社区通过宣传发动、培训促动、岗位推送等方式,成功促进了辖区创业就业和关爱帮扶工作。企业赋能。第十、第十一网格管辖的商住一体楼被打造为楼宇共建型网格。社区通过“党课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抓实了商务楼宇内党组织工作全覆盖,并延伸了党建工作触角。在增强企业政治认同感、提高党组织引领力和号召力的同时,楼宇党支部也成为了协助社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社区串联了志愿型、民族团结型、文艺型网格体系,深入聚力促共建、聚慧促共治、聚爱促共享。聚力促共建。第五网格因陪读人员多而被打造为志愿型网格。社区搭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各志愿分队—志愿者”志愿服务线,并着力打造“1+N”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兴康社区已有6支志愿者队伍,涉及文体、康养、党员、巾帼等不同类型,开展了关爱困难群体、环境保护、社区美化、法律援助等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聚慧促共治。第七网格因流动人口多、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聚集而被打造为民族团结型网格。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开展了民族工作,并通过思想宣传聚力、教育聚心、文化聚情三步走策略,做细做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聚爱促共享。第八网格因艺术团、文体局退休人员多而被打造为文艺型网格。社区广泛动员有文艺特长的居民组建了社区文艺活动队,并免费提供排练场地。文艺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兴康社区以“一网一特色、格格树品牌”为抓手,通过做强网格、做活治理、做优服务,兴康社区不仅解决了辖区内的治理难题,还助力了全区精细化服务示范带建设。未来,赛罕区将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网格化管理的新经验,通过优化网格设置,细化网格职责,确保每个网格都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提供更为贴心、高效的服务。